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許多新文章,會散布在 Facebook 與公司網站。如果你想找最新課程,可以到普拉爵課程中心 這裡找找看。
聽過演講的夥伴,歡迎你來普拉爵的文創基地按讚,讓我們繼續保持聯絡。
如果你想聯絡我,可以留下資訊,或是到 Facebook 來互相切磋。

23 8月, 2007

駭客任務4

2003.11
1995年夏天,我有機會接觸到Unix系統的設計人之一,雖然我到現在為止從來沒有見過他的真面目,但是他確實是一個和藹可親又技術高超的高手,在網路上大家都叫他K(這當然是化名)。K的工作相當複雜,其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定期維護他們公司所銷售的Unix系統。

這裡說明一下那個故事發生時代的背景:螢幕才剛開始有顏色,BBS是網路上最風靡的通訊與社群工具,HTML網頁在那時候還不怎麼常見,而我在當時,認識某位計算機中心的高手,因為他知道喜歡怪玩意,所以常邀我去參觀電腦機房。這個機房很有趣,前面有一排閃亮的燈號,頻繁的燈號讓整台機器看起來很神秘。「這些燈號只是裝飾品啦!主機其實只有幾個燈號顯示運轉狀態,但是為了突顯功能,給那些不懂電腦主機的人看,所以故意做一個閃動燈號面板。」那位高手苦笑著告訴我。

K所屬的公司,除了將設計好的Unix系統賣給全世界的公司與學校,還負責定期檢測運作狀況,以便了解顧客的應用狀況。K維護的方式很特別,這也是我認識他的原因。首先,它必須登入到他們公司所賣出的Unix主機中(透過網路連線),然後取得最高使用者(root)權力,接下來就能看出安全設定上是不是有瑕疵,或是容不容易被壞人破解,還會像買菜多送你一把蔥一樣,幫你好好調校一下設定數值。為了節省時間,他通常不會詢問系統管理者密碼,而選擇直接從某個埠(port)偷偷溜進主機,然後就四處察看設定……就在某個下午,我們在機房圍堵到這個超級不速之客。

撇開前面三台電腦架出來的防火牆被解除武裝不說,實在也找不到這個人是怎麼登錄進來的,所用的指令都是直接組譯程式,並且馬上就取得最高使用權限……比真正的管理者還像管理者。「你們機器設定還算嚴格的,我花了半個多小時!」K說,「很高興認識你們,我是這個程式的設計者之一。」難怪!幾個月的規劃功夫,人家半個小時就過關斬將,資深工程師這時候突然也不會覺得丟臉了。

K透漏,很多人買軟體回家,從來不去更改密碼,比方說密碼與出廠設定值相同(很多網路伺服器的預設帳號與密碼都是admin),這只要一秒鐘就破解了;有些人改了密碼,卻沒有關閉不要用的入口,就像出門卻忘了關窗戶,「通常我會進來幫他們關窗,並且留張字條請網路管理員改進。」不過諷刺的是,「下次去的時候字條還在……」

「有防火牆,相對難破解一點,我要花幾分鐘想一下,因為沒有所謂的預設值」K很頑皮的用了「:-p」說,「這裡還算有準備,我花了半個多小時,是這幾個月來花最久的一次。」

原來,為了設計與維修上的方便,許多大型程式都留有「後門」,這可不是什麼「彩蛋程式」喔!(彩蛋程式是程式設計師隱藏在程式主功能外的噱頭效果,比方說在Windows Me以上電腦的螢幕保護裝置,選擇「3D Text」並且設定文字是「volcano」,然後預覽看看。發現沒?竟然出現所有火山大名的輪播!)後門相對於前門,是不需要經過正常管道進入的地方,不過看過駭客任務3的人,不需要我解說也一定知道後門是什麼了。

用一把特定的鑰匙,就可以開啟前往不同位置的通道,這就是後門最簡單的工作,或是說,程式設計師有時候為了簡化進入的程序步驟,以便日後維護方便(或是對老闆報仇?),就直接設計了「後門」,以便繞過層層機關的「前門」。說是這樣說,我們畢竟不是「救世主」,反覆檢查加上測試之後,實在還是看不出K說的「後門」到底在哪裡。

並不是所有的程式都會有後門,很多工程師設計系統時,沒有考慮要設計個後門的主因是:不要給駭客有機會下手。不過百密必有一疏,就算沒有也可以開個後門,特洛伊程式就是屬於這種恐怖的「後門助手程式」。特洛伊程式(或叫木馬程式)的原理很簡單,首先準備一個秘密的遙控程式(足以偷偷取得電腦帳控權),然後披上糖衣外表,用各種方式誘使別人按下安裝,這樣你就把小型間碟裝置在別人電腦中了,就跟著名的特洛伊木馬屠城記的故事相同。接下來,你就可以透過網路驅動植入的遙控程式,執行對方電腦裡的相關程式,或是偷偷下載私密檔案(比方說序號、撥接密碼等等)回來……這些違法的事情,都可能是駭客的目標。

大多數糖衣有兩種,比較笨的是直接以電子郵件主題來騙人開啟,裡面夾雜像是「好康.exe」這樣的執行檔,開啟後電腦也就被植入間諜了;另一種相對高明是把間碟程式組合在另外一個程式中,開啟時會一次執行兩個程式,假的程式當然不會作用,但是間碟卻可以偷偷的藉由這次啟動而寄生在你的電腦中。最高明的應該叫做「敵我不分」,本身是個可用的程式,例如下載回的某個小遊戲,運作正常也很好玩,但是骨子裡卻是個間諜發報器,偷偷的將機密資料向外送。

所幸,多數防毒軟體已經會辨別「非執行性上傳」的警告(駭客從你的電腦偷偷下載資料,相對你的電腦而言卻是上傳),而且會出現偵測到特洛伊木馬的訊息,這就表示你中毒了,如果你的機器正存放非常重要的資料,別管他是不是我的好友K出現了,請立刻拔掉網路線吧!只要中斷與網路的連線關係,誰也不能動你一根汗毛(放心,這個世界沒有烏賊會來抓你)。下次沒下指令,硬碟卻不斷運轉,你就要小心了!


趨勢科技網站 http://www.trendmicro.com/
賽門鐵克網站http://www.symantec.com/region/tw/index.html
華納公司的駭客任務網站http://whatisthematrix.warnerbros.com/

Zinio能否敲開台灣數位出版大門?

2005.4.17

二○○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台灣地區首次公開發行數位版本的「Zinio電子雜誌」,包括《數位時代雙週》、《PC home電腦家庭》、《PC Office電腦上班族》、《漂亮家居》、《Smart智富月刊》都加入這次的行列。這幾本實體世界暢銷的雜誌,從此不但在書店、便利商店發行,還另外增加一項數位發行通路,直接透過網路商店銷售往全世界,改變了許多讀者一輩子作夢也沒想過的閱讀習慣。

綜觀全球數位書發展,美國一直是處於技術領先的地位,這不但是由於美國為軟體工業的發源地,也與美國每年書籍營業額高達兩百五十億美元有關(約是台灣圖書營業額的十五倍)。在龐大市場鼓舞下,美國挾著優異電子書軟體技術,搶攻包括美英歐洲等充足的英語市場,不斷尋求更多機會測試電子書銷售。參考Open eBook Forum的最新統計數據,美國二○○四年第三季銷售了約三百二十萬美元的電子書,比二○○三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二十五的營業額;銷售本數方面,二○○四年第三季共銷售了近四十二萬本電子書,也比二○○三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一。

這些增長代表電子書已經起飛了嗎?由數據可以看出,美國電子書營業額約占實體書的八千分之一,這樣的比例還太少,既使繼續以這種速度成長,恐怕還要五十年才會真正影響紙本書的銷售。成長緩慢的理由很簡單:第一、因為書籍出版是以「打擊率」的方式運作,這是指每本書籍都有打擊率,銷售好就代表有高打擊率,營運健全的出版社則意味著平均書打擊率夠高。

能干擾一本書銷售的因子實在太多了,包括作者、內容、標題、裝禎、行銷乃至於時間點都會讓銷售大起大落,無論如何計算總會有銷路不好的書(也就是打擊率偏低),「打擊率」就是這些特性的總和。

當電子書因擔心侵蝕紙本書市場,避開挑選暢銷書轉成電子版,而是挑次級書轉換銷售(挑選低打擊率的選手出賽),那電子版的書業績肯定會更差,這就是美國電子書的現況。第二、目前美國電子書形式是採用印刷前製檔案直接轉換,外觀完全跟紙本編排相同,不考慮螢幕閱讀的舒適性,很多讀者未必願意接受,與其忍受比米粒還小的字,還不如到街角挑本二手書來的方便。

雜誌發行比書有更多優勢。首先,雜誌會吸引社群並形成訂戶系統,對測試發行來說,穩定成長或下滑的人群可以當作預估發行量,總訂量也能被當作銷售指標追蹤。其次是雜誌多了一項廣告收益,財務比僅靠販售B2C的書籍要健全,初期能夠透過由B2B得到的收入,彌補B2C發行上暫時不足的缺口。

從二○○○年開始營運的Zinio公司便是挾了這股優勢,其專為雜誌閱讀動線所設計的Zinio Reader在美國推出就得到好評,其格式不但被美國《商業週刊》、《PC Magazine》、《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知名雜誌採用,前期更創下超過百萬次的下載量,遠超過電子書的成長曲線。受到美國數位出版的鼓舞,「Zinio電子雜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宏碁公司引進台灣,並與城邦公司、博客來網路書店在二○○三年共同進行階段性測試,並且分別扮演系統商、出版社與通路商的角色。

所謂「Zinio電子雜誌」是一種新型態的電子書製作技術,包括轉檔技術、軟體閱讀介面、加密技術還有數位發送技術,出版社只需要交付出版流程中的PDF印刷檔案給系統商,就可以製作成「Zinio電子雜誌」。當讀者透過通路商與出版社訂閱後,讀者將會每月固定收到下載通知,或透過Zinio Reader上的自動下載通知,下載取得當期最新電子雜誌。

在台灣,比較「Zinio電子雜誌」二○○三年與二○○四年的銷售業績,儘管營業額平均成長百分之三十,與美國電子書成長比例相當,但實際營業額並不符合預期理想,顯示尚有許多待改進之處。藉由這兩年的經驗開始修正,包括銷售通路的不足以及出版社無力負擔繁瑣的對帳、客訴以及行銷問題,城邦公司於二○○五年第一季起開始推動通路整合平台建置,希望藉由客戶服務平台與多點通路建置(multi-retailer)達到增加銷售的目的。未來出版社只要跟城邦「美好一書總代理(anicebook.com)」簽約,就能立刻在海內、外超過二十個數位商城上架販售,並透過監測系統,隨時掌握電子雜誌在各經銷點的發行動態。

除了底層架構的建設外,供應鍊上端的出版社也在這幾年陸續加入「Zinio電子雜誌」行列,並且充分利用電子媒體特性,在內容與行銷上大出風頭。例如增加影片內容在電子雜誌內的《尖端科技》雜誌、把原先隨雜誌附贈CD改成可點選播放的《大家說英語》雜誌、販售過刊創下業績新高的《漂亮家居》雜誌、不斷推新玩法的《數位時代雙週》、《Smart智富月刊》以及充斥創意動態廣告的《犬物語雜誌》等等,都徹底改變了一般人對雜誌的既有觀感。從媒體的演進觀察,電子雜誌不過是提供出版社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電子紙」工具,如同最早初次接觸到紙的人類一樣,還在學習如何活用並發揮它的長處,而真正的出版革命才正要開始呢!

Download下一代電腦

2005.4.9
當大家還嚷著要升級硬體、更新軟體的同時,另一波電腦革命正悄悄的展開。「新電腦」不僅改變一般人對「電腦」的想像,還說服另外一群從來不用「電腦」的人,開始使用「新電腦」。即時通訊?它做得更好,而且還是影像與聲音一起傳輸;記事提醒?它比電腦PDA都容易攜帶;上網收信?不但隨時隨地可以收信,它甚至連網路線都不必接,看網頁、找資料、線上購物也都不是問題。這個結合聲音、影像與運算功能於一身的「新電腦」,就是大家口中的「手機」。

有次跟幾個朋友閒聊天,大家一致認定幾年後的殺手級硬體要不是遙控器,就會是攜帶電話(或是親切一點叫做大哥大、手機)。今天的遙控器功能比較單純,除了開啟、閉機鍵之外,就只有「選台」以及「音量」兩種常用功能鍵,多數設定是完全不會使用到的(比方色彩、時間、定時等等,閒聊時一眼瞥見這位朋友的電視,上面還是閃爍著12:00的預設值)。不過幾年後這情況一定會改觀,遙控器可能會比信用卡、現金卡還要好用,最常使用鍵也會變成「我要買」或是「宅配」之類的(另一位玩PSP朋友則是認為,上下左右攻擊和跳躍鍵會成為遙控器的主流功能)。

遙控器當然也可以設計出更多功能,比方像PDA只要安裝個小程式,就能利用PDA的紅外線遙身變成電視、廣播遙控器。常逛電器用品店的朋友,一定會發現有些特殊遙控器不但可以遙控電視,要搖控錄放影機、冷氣跟電扇也都沒問題,達到真正一機多用途。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機上盒的遙控器了嗎?不知功能的怪鍵確實多了一堆,至少像是「上一頁」、「下一頁」、「確定」、「取消」這樣的鍵已經出現,相信數位電視正式上線後,新功能一定會如排山倒海般不斷推陳出新。

未來或許遙控器跟攜帶電話是同一支,不過行動電話肯定不再只是講話工具,它會變成下一代的電腦,或許就叫做「新電腦」。使用黑白手機的朋友可能還不能想像,另一群使用內建Windows CE 、Linux或是Cenbien作業系統的朋友,則是點頭如搗蒜般,「這東西以後一定比電腦普及率還高,功能則比電腦更強,」工程師出身的一位朋友表示:「而且這種電腦根本不需要什麼學習,一定會容易上手,就像呼吸一樣」。

趨勢望遠鏡--從「2005年台北國際書展」看數位出版新趨勢

2005/2/22

在2005年台北國際書展裡,隱約可感受到一股不凡的活力,不過這種活力,並非來自於現場所展示的出版品,而是另一類「非紙類出版品」,一般人習慣上又稱它們是數位出版品(Digital Publish)。

台北國際書展基金會今年與數位出版相關的主題或活動主要有「亞洲閱讀新趨勢」特展、一場「數位出版新未來研討會」以及「數位閱讀趨勢」網路展覽(網址是http://www.tibe.org.tw/digital)。展出內容與受邀對象則包含了亞洲地區的重要角色,並且對數位閱讀發展近況、數位閱讀工具有大致性的介紹,對出版人、軟體、硬體業者也達到了小規模的交流活動,可以說是個小型的數位閱讀嘉年華會。

儘管這些展覽活動在組合上有些不連續,切入的角度也缺乏一致性,對想加入數位出版的新手難免有些摸不著頭緒,但仔細觀察這些活動後不難發現,參加活動的出版社相當踴躍,絲毫不會因為領域陌生而怯步。伴隨國際書展的熱潮,每場次都一定出現對數位出版有興趣的出版人,或是想找出版人(內容供應商)合作的軟、硬體業者,相互都希望能促成一些實質合作,從每場會議完的交換名片儀式中,不難看到彼此眼神中都充滿祝福、希望跟期待。

數位閱讀風向球


2004年起,整個亞洲數位閱讀風向球有不同的變化。

日本一直是以硬體閱讀器為研發重點,近幾年Sony與Publishing Link公司努力推展的Librie電子書閱讀器曾一度受全世界矚目,這不但是因為它的造型輕薄短小、攜帶方便,多數觀察家更期待它有機會取代傳統紙張,創造出新的營運模式。不過依據這次來談參加研討會的日本「書與網路」總編輯津野海太郎表示,儘管各方面都努力了很多,但這樣的型態在日本尚無法被大眾接受,其他類型的電子書也遭到類似的命運,他認為:「這種電子書被證實在日本是失敗、行不通的」。不過,津野先生認為數位出版仍有發揮空間,例如將漫畫電子化可以拯救疲弱不振的紙本市場、學術期刊數位化將衍生出新的市場等等,他也提醒與會聽眾:「在數位環境下看紙張書是不可能成功的」,數位環境中應該要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與內容型態。

韓國有著與亞洲其他國家與眾不同的發展,從「數位閱讀趨勢」網站的資料顯示,「韓國出版業為了開發數位閱讀與出版,先在2000年由25家出版社和34家IT相關企業共同組成Electronic-Book Korea訂下韓國電子書的標準規格。大約同一時間,決定各家不單打獨鬥,而由120家出版社集資70億韓圜成立Booktopia。」這樣的團結是前所未有的,共同制訂規範對單一市場的秩序與發展很有幫助,至少限定了大家皆可遵守的遊戲規則,後續發展相當令人期待。

香港的數位出版顯然對教育以及資料庫情有獨鍾,這當然也跟香港本身出版業腹地小,相對於教育事業較不發達的緣故。香港政府規範教科書必須有數位教材輔佐,因此補教業對數位出版、數位學習的開發較為努力,各圖書館、大學以及私人企業則偏重資料庫(數據庫)開發,例如漢達古蹟庫、迪志文化的四庫全書等等。

世界新興出版巨人是中國,從2000年起的四年間,中國已經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數位出版王國,擁有合法與不合法的電子書超過一百萬種,如果把中國政府數位化的統計類文件算進去,還可能超過這個數目(電子書種類的計算本來就匪夷所思,按檔案數目、按主題、按篇章計算都會有不同結果)。對台灣來說,這樣的壓迫來自於這兩種文化在書寫文字與習慣上差異並不大,網路無國界,一旦失去了網路上的發展空間,台灣將立即失去華文數位出版的立足點,這個問題值得政府、出版人們深思。

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的數位出版顯得分散且不安,多數內容供應商並不太願意將其內容交付給軟硬體業者,然而軟硬體業者這方面,又缺乏出版業版稅、著作權、製作方面等等的基本常識,以致多年來雙方一直處於雞同鴨講的地步。隸屬與城邦商周的新局網(http://www.easy221.com.tw)是開拓出另一片天空的例子,它以數位出版社與軟體設計者的雙重角度出發,一方面尋找適合的作者創作數位內容,一方面又以自行開發的程式包裝成有聲數位書並銷售,目前已經與城邦既有數位出版品整合成數位出版通路商(digital publish channel)。另一方面,遠流智慧藏(http://www.wordpedia.com)則開發出資料庫型態的數位出版品,針對各種類別的資料,開發出各種專屬應用,儼然就像隨時有超級智庫陪伴。積極摸索營運模式、從台灣出走到大陸的新數通,挾其X-plus點對點技術(p2p)的優勢,成功開拓出數百萬會員。免費下載的閱讀方式,預計2006年將會吸引大陸高達千萬的會員,屆時勢必掀起另一波數位閱讀高峰。

「數位出版是潮流與趨勢,」聯合出版集團總裁陳萬雄先生說:「數位出版未必在今天發生,但是要從今天開始做起。」從這次國際書展來看,數位出版已經是現在進行式,眾多人馬也蓄勢待發摩拳擦掌以待,只是還有一大片尚待摸索與開發的空間,將持續考驗出版人、軟硬體業者的耐心與毅力。

你放心,有Encyclopaedia就搞定了!

2003.8.26
這是仿照很多年前,一句電視影集中男主角的台詞,描述一個叫「大榔頭」的半脫線警察,用機智和運氣偵破無數案件的故事。劇中男主角最喜歡說「有我就搞定了」(其實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他是靠不住的),當他本人自信滿滿的那一刻,也就是鬧笑話的開始。

有了網路,你還真的可以這樣說。比方說,你會不會說法文的「你好嗎?」,想不想知道什麼是德文的「Ich liebe Sie.」是什麼意思。不知道「pixel tag」事小,被問到「blue tooth」不會有些丟臉,這時候翻字典也未必找得到這些怪東西(何況,誰天天帶本最新更新版本的字典?)。告訴你,要馬上查到還真得很簡單。

據國外團體調查顯示,英文每年會增加近百萬個單字,範圍包括街頭俚語與專業用辭,這個數字很驚人,當然也跟字母文字的特性有關,只要有基本屬性與法則,英文26個字母組合、造字相對比中文容易。這些增加的語彙中,科技用語還是佔了一定的比例,每年「發明」出來的電腦名詞,像是Centrino、Tablet PC等等不勝枚舉,更新的速度比市面上的字典還快……

當然多數人會推薦Google,他的搜尋也以量多與速度快著稱,不過找得多未必派得上用場,專門性的「網路字典」還是需要來這麼幾本。

http://whatis.techtarget.com/

你向左走,資料向右走

2003.10
假設一個狀況,你坐在一個擁有全世界所有珍貴圖書的大房子裡面,請問你要花多少時間,把這些書都看過一遍,才會變成一個什麼都懂得萬世通?不可能嗎?那範圍再縮小一點,處在那樣的環境中,我問什麼問題,你都能迅速利用這些資料,馬上告訴我答案嗎?

當然不可能,資料茫茫如海,哪能馬上知道在哪裡找得到。不過這個狀況跟現在的網路生活倒是很接近,每天接收到的資料多得不得了,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下手:你的資料不是不足,而是過多;資料不是不夠好,而是不知道好資料在哪邊。或者我可以用另一種說法,現在的「有用」跟「沒有用」的資料混淆在一起,真正困難的,反而是怎麼去「找有用資料」。

回過頭去看看我們受的教育吧!歷史、地理、物理、化學……這些所謂的學科,都匯聚成已分類好的知識。經過時間與教育家的洗禮,演化成一套學習歷程,只要按照書中由簡到繁的某些步驟,你就會懂得很多知識。如果因故脫了節,這也沒關係,回過頭從失落的章節開始閱讀,原本中斷的知識又能立刻銜接。

但「逛網路」就完全不同,如果你把這個看做是一種技能(很明顯的,網路要比學校課本上的知識更新快得多、也更廣泛),那你要怎麼逛出個名堂,可就不能只是連上個首頁,點幾個標題,或是打開萬能的Google大神,輸入個關鍵字者麼簡單。更進一步來說,以前你在課本上學到的是「有系統的知識」,一但到了網路上,麻煩你要「將知識系統化」,這樣才能方便找到你要的東西。

比方說,今天作業(或報告)需要一張台灣地圖(照片、地形圖或是衛星雲圖),你該上哪邊找,才會找到最合適的照片,不會明天交報告時跟同學、同事「撞衫」用同一張?本事普通的,連上PC home online的「找圖」;高一階的,按一下Google有「圖片」,並且輸入「台灣」;更高一階的,可能會輸入「taiwan」,因為外國圖庫肯定比繁體中文多。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圖,就是最頂尖的高手。

這種高手養成是學校教育中學不來的,不過好消息是,一但學會就很難忘記,就像吹口哨或是游泳,它會變成是一種本能。不過多數人還是想知道,我可不可以也變成這樣的人,要變成這種人會很難嗎?

22 8月, 2007

DRM,電子書殺手級應用出籠?

2004.1.8
請留意:本文提及之資料與數據保鮮日期已過

如果你想看的書都只發行數位版本,這種既有效率又使用便利的電子出版品你絕對無法拒絕。

不知道你看過電子書或電子雜誌了嗎?先想像一下……
回到家中,打開Notebook連上網路,螢幕上彈出視窗告訴你「您訂閱的雜誌目前正在傳送中」,從下載比例5%到100%不過花了五分多鐘。「您要馬上閱讀嗎?」是的,下載後馬上就可以開啟這本雜誌,而且不受到連線閱讀的限制,斷線後還是可以在搭捷運、坐公車或是客廳裡慢慢看。透過數位化的幫助,雜誌的呈現擺脫死板形象,開始互動、點選,讀整本雜誌有點像在玩互動遊戲,就像你目前看這段文字的同時,背景正播放著Albert Pla的Qualsevol nit pot sortir el sol(請先想像這種輕音樂的氣氛吧!),……不過,這好像離我們平常的生活習慣還有點遠。

紙張,並不是出版的唯一形式

「我喜歡紙張的香氣!翻起來書香四溢!」、「紙張又輕又薄,電子書重的跟石碑一樣!」、「紙張不耗電,可以保存很久,電子書想看還要打開電腦,好麻煩!」

未來出版真的是這樣慘澹嗎?回想一下現代印刷的歷史,如果從西方世界的古騰堡(Johann Gutenberg,1397?-1468)印刷術開始,也不過才經歷了六百年,在十五世紀中生活的人,應該也不是在一天之內把所有的羊皮書都丟棄,一股腦兒都換成了紙張書。現在,不同的電子出版品也會是個開端,不斷感染與擴散使用者的經驗,紙張印刷品的數量勢必會逐漸縮小。

五年前樓下郵筒的廣告傳單,塞滿了各種大小單據,今天雖然還是有人往郵筒裡丟東西,可是就效益來說,似乎電子郵件更省錢、更省力氣,甚至更快。就拿網路家庭epaper的電子報服務來說,截至目前包含了278種無料的報紙可以訂閱,發行量達12,888,659份;如果是該網站的個人電子報,則高達66,758種電子報紙,累積發行量是418,923,449份,這還僅是網路家庭的統計而已。這些多采多姿的數位出版,不是早就找到一條捷徑了嗎?

DRM是出版的魔戒

雖然電子報(或是垃圾郵件)大家早就看過了,但多數人應該還沒有看過電子書和電子雜誌。去年年中開始,數位出版已經悄悄的在美國與日本掀起一股炫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直被出版者(作者)擔心的著作權和盜版問題,終於有了小小的突破。

「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數位版權管理機制」是一種控制電腦檔案使用權的技術,保障檔案使用時會發生的安全問題。比方說Word檔案另存新檔的時候,可以在「工具」選單中選擇「安全選項」,設定這份檔案的讀取權限,或是挑自己信任的加密技術,比方說以RC4的編碼原則將檔案內容弄成暗碼。之後,除非你輸入正確的密碼,否則用駭客的方式也未必打得開這份檔案。

可以想見的,辦公室中的機密檔案會很喜歡這樣的設計,甚至於最好有「本資料將在30秒內銷毀」之類的功能。目前的電子書,就廣泛的運用DRM的技術,控制電子書(別忘了,這個叫做「書」的傢伙,本質上還是個電子檔案)的使用者權限,限制使用者列印、複製或傳遞。換一個方式來說,就是把原本隨便可以複製的電子書檔案,搖身一變成為受保護的資料,因為唯有保障著作物本身,出版社才能從銷售中獲得利益,出版社也才有資金運作並出版更多的書。

底層技術相同,表現全然各異

從目前美國網路上風行的幾種出版品來看,會看到「特化」軟體形式的極致發展,也就是這些電子出版品不僅外觀看起來與紙張版本排列相同,而且還刻意模仿實體出版品的使用習慣,不過探究其底層架構,竟然都是以Adobe的PDF為核心技術。比方說以報紙出版品為主的Newsstand、雜誌出版品為主的Zinio和以書出版品為主的Adobe Reader。

看報紙利器Newsstand上哪裡買?
http://www.newsstand.com
一整大張的〈USA Today〉版面,應為螢幕太小,看的時候要用滑鼠拉來拉去。
這是目前主要的數位報紙閱讀器,可以放大、縮小、註記或是做記號,使用起來有點怪,因為有點像在看一張很大的螢幕桌布,只是這張桌布就是報紙。Newsstand有個很強的優點,那就是可以一次搜尋到全部以下載資料中的關鍵字,比方輸入某個政要高官,就會在目前資料中過濾出何時、何報出現過何種的報導,然後按一下便會連結到那一頁。

讀雜誌幫手Zinio上哪裡買?
http://ebook.cite.com.tw
翻頁效果和視覺效果都不錯,但是目前介面沒有中文。
包括全美最暢銷的〈Business Week〉、〈Popular Science〉以及〈PC home電腦家庭雜誌〉總共超過50種各樣類型的雜誌使用這種格式。和多數電子書軟體相同,能夠翻頁、書寫、註記和查詢,較為強勢的是這種格式的電子雜誌不但能嵌入動態QuickTime影片,連會動的Flash也沒有問題。

普及最高Adobe Reader上哪裡裝?
http://www.adobe.com.tw
這是〈Popular Mechanics〉的PDF版本電子雜誌,這種PDF經過加密,任意複製可是會被DRM制止的。
隨便連線上www.amazon.com就能買到大批電子書,這些書要不是Microsoft eBook Reader,不然就是Adobe的PDF版本。對於使用中文的我們來說,Microsoft並不支援中文內容,所以這種格式下全部都是外文書(少數像是雙橋有些解決方案),PDF還有一些渺茫的機會買到中文書。可惜這種格式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書,反而像是「檔案」,開啟後就像Word檔一樣,不過對買好書的人來說,價格便宜實在也非常划算!


我只能買電子書!?

現在市面上,已經很難買到歌手的「錄音帶」了吧?這幾年出生的小孩,長大後恐怕要從博物館才會見到「錄音帶」,它所有的功能,全都被錄音筆、CD唱片取代。成本更便宜、更方便,再加上卡匣式錄音機愈來愈沒人買後,反過來也讓歌手的最新專輯也不再考慮出「錄音帶」版本。假以時日,會不會書的命運也是如此?工具的推陳出新,把比較不好用的逐步淘汰,然後終於「電子紙」取代了紙張。五年後,哈利波特第十五集,數位版本,檔案開啟後作者羅琳直接唸給你聽,隨「書」附上精采電影片段和「哈利探險小遊戲」,這樣電子書還能不流行嗎?

誰說我沒有人工智慧?

2004.2.3
最近一位朋友在玩即時對戰遊戲時,他描述了一些狀況,包括「電腦總是會先防守基地,所以只要干擾便能趁機發展勢力」,或是「電腦會先攻擊最弱的一方,似乎是先計算好彼此兵力,此時只要犧牲掉某些利益,電腦就會上勾」。討論到熱烈處,嘴角上揚得意的說,「電腦真的是太笨了!」

電腦真是太笨了嗎?我可不這麼認為,應該說設計的人不夠「心狠手辣」。

病毒算是第一個人工智慧

1982年,一位在美國匹茲堡唸九年級的學生Skrenta(現在已經是美國某企業大老闆),基於對蘋果二號電腦(也就是Apple II)的特殊研究與深度了解,開發了一系列跟同學惡作劇的程式。他把程式拷貝給同學的同時,順便幫這些程式加料,像是開啟這個程式幾次,電腦就會自動關機,或是突然出現一段話(像是詩詞)之類的。

接下來,為了迂迴讓漸漸學乖的同學上當,他開始研究如何把「毒」下到磁片上,讓同學在複製時會互相傳染,結果當然很成功,又是一陣呼天搶地。這種會自我複製的「毒」,當時還沒有人取名字,不過這極可能是人類史上的第一隻「電腦病毒」,Skrenta的貢獻讓人類進入虛擬迫害威脅長達二十一年,至今還沒有根治之法。

接下來的數年間,病毒慢慢開始流行,夠狠的病毒也逐漸出籠。像是會破壞硬碟零軌、傷害BIOS資料、殺光檔案位置表(FAT)、破壞系統、木馬入侵偷資料等等,每一個都會要你電腦的命。如果你說寫病毒的人真遜,沒有把你的電腦搞掛,那還不如說,是寫病毒的人對你太仁慈!

自動回答機

另一種人工智慧比較有趣,比較起來像大公司或信用卡客服中心的轉接系統,按多少號碼會接到什麼部門,我簡稱做「自動回答機」。在很早以前,BBS流行的時代(現在應該是即時通訊時代吧!),有心人就仿照應答邏輯創造了自動回答機。

原理大概是這樣:首先,在資料庫中建立大量的關鍵字,每個關鍵字都會出現刻意安排的對話,而且隨著應答數量增加,資料庫還會自我學習。當你輸入「How about the WEATHER?(天氣如何?)」電腦就會自動以「WEATHER」為題目發揮,繼續用不同的方式追問。不過可想而知的,要賦予電腦可以交談的智商,可能要考慮所有的可能對話和預測反應,難度過高下這套軟體後來當然也就成為「軟體化石」。

練功機是這種軟體的另一種形式,依舊還是「遇到什麼就做什麼」的舊模式,對線性思考的環境最為適宜。練功機就像是多出一位虛擬人物(所以練功機又叫做「機器人」),幫你在電腦中前不斷執行重複的工作(像是挖礦、練功等等),就算離開座位一段時間,遊戲不但不會中斷,說不定會意外發現已經升級了。但這畢竟違背遊戲宗旨,所以也常見到巡街GM(遊戲網站總管)四處問話:「你是不是機器人?」

你以為是誰讓你「打怪搶寶」的?

說了這麼多,那遊戲裡面的人工智慧又是如何?當然還是運用跟「巴伐洛夫的狗」相同原理,幫程式裡面的怪物寫好反射機制,碰到什麼情境就會出現什麼動作。這裡用一種古老的MUD遊戲當例子,這是一種多人線上文字遊戲,為了增加遊戲樂趣,裡面添加了MOB Program機制,也就是專門為怪物設計的行為語法。裡面有一些專屬的語法,讀者大可不必了解實際上程式原始碼,只要看看設計師如何創造怪物行為,這就已經很有趣了。(請注意,為了讓大家了解程式的用意,【】內的筆者添加的說明

speech_prog bestow~【如果有人說「bestow」就開始啟動】
if class($n) == Cleric【如果你的職業是牧師……】
if level($n) == 1【等級又是1級】
mpoload 10321 1【那就創造出10321號物品一個】
put potion bag【把這個藥水放進包包中】
give bag $n【然後把包包交給你】
mpechoat $n type QUAFF POTION.【告訴你要怎麼使用藥水】
mpforce $n wake【叫你起來】
else【如果你不是牧師,等級又超過一級,那……】
smile $n【會對你傻笑】
mpechoat $n You are too high a level to need my assistance now. 【然後說你等級太高,所以無法給你幫助】
endif
endif【結束】


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對話與動作,就已經可以這麼生動了,可想而知的是加上戰鬥語法,像「生命力低於多少,火球數施展比例提高四倍;再低於多少,有10%的機率會逃走」或是按招接招等等的有趣設計。

回過頭想想,電腦一點都不笨,而是設計師不希望你被痛宰而喪失樂趣(或自尊心),因此才設計得簡單一點。所以,拜託請別討打了!


參考網址:
科技狂http://www.roboticfan.com/default.asp
MUD Samaug主網站http://www.game.org/smaug/
人工智能研究所http://www.souwu.com/bitfarmer/


如何下載MUD並且安裝遊戲?
這裡提供兩個版本的遊戲程式,雖然都有點接近活化石,不過這可是今日多人線上遊戲的始祖喔!裡面可以找到撰寫的語法等等相關說明,有興趣的人可以好好研究一番。

版本Diku的Smaug系列
作業系統:Windows 98/Me/2000/XP
下載網址:ftp://ftp.game.org/pub/mud/diku/merc/smaug/s102a32s.zip
1.首先,將解壓縮後的cygwin.dll複製到c:\windows\system(此為Windows 98/Me系統,若是Windows 2000/XP則複製到c:\winnt\system32)。
2.在MS-DOS模式下,切換到area目錄,然後執行smaug.exe程式,這樣就會使用到這邊的地圖集。
c:\>cd dist
c:\dist>cd area
c:\dist\area>c:\dist\src\smaug.exe 4000
3.最後用telnet localhost 4000就可以連到自己電腦玩了!

版本Diku的Merc系列
作業系統:Windows 98/Me/2000/XP
下載網址:http://www.mudmagic.com/codes/diku/merc/windows/
下載並解壓縮「mercw32.zip」後,直接執行MERC22SV.EXE,啟動成功後用telnet localhost 4000就可以了!

我跟你,只有六人之遙

2004.2.27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經驗:收到一封內容很棒電子郵件,就迫不及待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後再轉寄給另外一群好朋友。可是沒過多久,竟然收到一封來自另一位朋友轉寄來的信,裡面不但是同樣的內容,連自己上次的「想法」都未經修改過就被寄回來。世界真小,不是嗎?

「每個人在這個地球上僅被六個人隔絕。六度的分隔,就是這個星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美國總統、威尼斯船夫,就算不是什麼名人,任何人都一樣,雨林裡的土人、火地島的居民、或是愛斯基摩人,我都可以在六個人之內攀上關係,這想法很有趣……為每個人開啟一道新大門,連接到另外一個世界!」這是1990年首次上演的舞台劇《六度分離(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劇中人Ouisa所說的名言。這齣舞台劇的作者約翰.桂爾(John Guare),用劇場表達現實生活中人的連結性,認為所有你認識或是不認識的人,都在「六人之遙」之內。也就是說,著名歌手瑪丹娜可能就是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順位是第六位),或著根本用不到那麼遠。

六人之內,必有熟識

這說起來一點都不玄,沾親帶故真的很簡單。數學家鄧肯.華茲 (Duncan J. Watts)就在他的大作《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中文版本《6個人的小世界》由大塊文化出版)描述這種情境,用各種證例證明六人關係的巧妙。美國科學作家布侃南(Mark Buchanan)更在《Nexus: Small Worlds and the Groundbreaking Science of Networks》(中文版本《連結──混沌、複雜之後,最具開創性的「小世界」理論》由天下文化出版)中提到,早先華茲和同事史楚蓋茲(Steve Strogatz)的研究。這兩位天才科學家曾經用實體信件作實驗,亂數寄信給不認識的人,要求他們寄給波士頓的某個股票交易員(這人是他們二位的朋友),用以驗證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性有多強烈。

這些透過亂數產生並收到信的人,當然不知道這位股市交易員是誰,所以大家都會把信寄給認為最可能轉交得到的人,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把信交給那位「某個股票交易員」,於是大批信件就這樣轉來轉去,不少信真的都被那位交易員收到了!而且統計下來,幾乎都不超過六封信!

關係維度只有六度

這能不能解釋為什麼自己寄出給A君的信,最後又被B君寄回來?(對了,你沒有收到自己的信被寄回來,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要檢討自己的人緣啦!)只要大家都按了轉寄(如果是強制性的),依據這樣的理論,很快就可以得到「回音」,所以聽起來似乎沒有問題。不過,實體世界這樣運作的方式,搬到網路世界也符合「六度分隔」的理論嗎?答案非常明顯:是的。網路不但奉行這樣的法則,這個理論還被擴充到幾個科學領域上,包括最新的「網路科學」和「人際關係學」。

「幸運信」就是個不錯的例子,最近從C君收到了個內容是「這是一封幸運信,你必須在N天之內寄給X個人,否則……」的電子郵件,夾寄的人不小心把「前人」的副本一並寄給我,裡面又有「前前人」的副本,以及「前前前人」的副本,隨便一算就有上百個幸運者。抽絲剝繭後,我把最古早的始作傭者當成散佈種子,把這封信修改一下(改變成你必須N-1天內寄給X+5人之類的)再寄出去給他,看看這封信會如何回到我手中,果然,這次已經不是C君寄給我,而是另一個F君,過程和路徑與前一次也有不同。

如果把這些人以線條相連,會構成如跳棋般縱橫相連的網絡。這個圖(或是說用這種方式表現的圖)常被應用在不同領域上,原因是他們相似度都太高了。社區裡每一個人的親友關聯圖、某間小學學生的親友圖、電腦伺服器的網路連線圖、電力公司供電圖、螞蟻的複雜巢穴圖、都會交通的運量圖,再再都顯示出「六」這個神秘層次。就像當電腦用P2P抓檔案的時候,每次下載的來源中,就有高達14-16﹪的可能顯示這個檔案是來自於你朋友,這真是有趣!


其實大家彼此都認識!

利用網路的特性,好幾個網站也包含了這種實驗功能,像是一個很有名氣的網站「http://www.orkut.com」。網站功能非常簡單,你只要把自己所有認識的人都邀進來,一起加入這個超級大家族即可。當這些人註冊後,他們又可以邀其他的朋友加入,然後一直接續下去,直到所有認識的都加入……(我猜這就是那位設計者的目標)。最後,利用譜圖顯示與某人的距離,你就會驚訝的發現跟印度某工程師的關係竟然只隔著四個朋友,和東歐某公爵也只間隔五個人而已。可別先急著拜訪這個網站,為了限制加入的速度和品質,Orkut可是採用會員制的,沒有人邀請你可是無法加入的(不過按照理論,你加入是遲早的事)。

這種奇妙的現象,在設計軟硬體上也很有用處。各種東西的關聯性,如果超過六項時,關聯性便開始產生,結構也會複雜,所以盡量避免超過六層結構;相反的,如果要想溝通一定數量的人事物,達到具規模的宣傳效果,複雜度就要足夠支撐六個維度。看來,網路上愛搗蛋又沾沾自喜的人要當心了,天下一家,小心哪天害到了自己哩!


參考網站
http://www.orkut.com
http://www.tweching.org.tw/research/Year_paper/paper-92/p92-2-06.asp
http://smallworld.columbia.edu/

鍵盤之死

2004.4.3
最近花了一筆大錢,將自己心愛的那台超嬌小型Tablet PC內軟體升級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台電腦這麼好用,而以前使用的時候,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些優點。其實這種說法也不盡公平,因為Tablet PC在一年多前推出的時候,研發Tablet PC作業系統的微軟公司雖然畫出了美妙的夢想,但相對應的應用軟體卻少之又少,它的功能(可以運用的應用軟體)和能力(硬體真正可達到的效能)不成比例。

科技以萬變應不變

不知道讀者諸君有誰是從和筆者一樣的年代走來--那個古早的年代,每次想玩電腦遊戲前先要把錄音機接上電腦,然後把紀錄程式的錄音帶播放一遍,這才能將程式安裝進去。別懷疑你的眼睛,真的是錄音帶!(現在大家買歌手的新專輯,恐怕只考慮CD和MP3,錄音帶大概都算古董了吧!)當時錄音帶算是一種不錯的紀錄裝置,輕便好用又不占什麼空間,更重要的是取得相當方便,這種紀錄程式的錄音帶跟一般音樂錄音帶的構造其實沒有兩樣。如果你拿內部有紀錄程式的錄音帶放進音響,播放的時候會出現比鯨魚叫聲還奇怪,只有電腦才能完全聽得懂。

使用錄音帶的這段時間並不長,很快便出現了1.2MB的磁碟片,對喜歡玩「三國志」的人來說,應該還記得三國志第一代遊戲整套共有兩片。第一片是「系統片」,第二片是「資料片」;也就是說,每次要玩的時候,必須先把第一片放進電腦載入程式,如果不想玩,想要告一段落,隨時要把第二片放進去儲存本日進度。至於為什麼不乾脆寫到硬碟的問題,理由很簡單,最早硬碟僅有10到20MB而已(相當於今日40GB硬碟容量的兩千分之一不到),價格又貴得不得了,算是超級貴重的御用配備,像筆者當時的這種窮學生當然無緣得見。

新科技至多活18個月

如果以消費者週期來看,使用「磁碟片」這段時間算是最長的,直到今天都還有人習慣用磁碟片紀錄資料。事實也證明了它不被淘汰的原因,實在是1.44MB容量的磁碟片大小適中,塞幾篇簡單的文書檔案沒有問題,對很多人來說這種Size就很夠用了。大容量革命後,取而代之的CD、DVD一鳴驚人。一片DVD光碟如果以4.7GB來計算,容量一下就暴增到磁碟片的三、四百萬倍,可想而知的影響是:軟體程式的內容更加豐富。果不其然的,CD流行的當年就出現圖片材質、音樂、電影大補帖,也幾乎是當年,遊戲軟體就開始推出光碟版、雙光碟版等等超大卡司精裝鉅作(這些現在看來一點都不稀奇)。

當然另一股風潮就是不用磁碟片,改用更小型的隨身儲存媒體。不管你叫它大姆哥、隨身碟或是USB硬碟,這種可以當MP3隨身聽、可以紀錄電腦檔案、集多功能於一體的隨身碟實在非常好用。最早這種工具還需要驅動程式,可不是真的讓你插上去USB插槽就能夠使用,直到最近一年才陸續有這種功能,我們也悄悄的配合潮流逐漸習慣。

說了那麼多,就算你不是「過來人」也應該能察覺到週遭的變化速度,從更短的時間軸來看,還是有很多是急速變化的:比方像這個月還在2.8GHz或是233什麼的,下個月重新檢視發現變成3.0GHz與266。套用半導體業奉為圭臬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來說,每十八個月便會有一項新產品或服務,將比之前一代(密度、效能或速度)快上一倍,這種能量的來源正是科技應用到現實的結果。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下場是當你每買一個最新的科技產品,就等著半年後悔不當初「怎麼不多等幾個月才買!」

比起量變(像是128變成256這樣),質變的速度比較沒這麼明顯(尤其是在使用習慣上),不過卻造成極為深遠的改變。如果你不是靜下來思考,幾乎不容易觀察到一點,那就是大家依賴ICQ或MSN的比重愈來愈高,幾乎快要凌駕於E-Mail之上,或是新詞彙的使用要比「前一代」更多、更怪;彼此傳輸的內容,也從文字換到圖片,現在更是流行傳送小體積的「電影檔」(像是無間道之CD Pro 2篇)。這裡要稍微解釋一下,這裡提到的「代」交替很快,可能每個月到每數個月就算一代,而且網路世界的「代」完全用操作習慣來分野,玩什麼會決定你是哪一代。

你從來就不使用ICQ或MSN?那小心你會被歸類到「比較老的一代」(不過不用的人並不太像是我們讀者的風格);相反的,常用以下字句交談:「謝謝大大」、「也來推一下」或是「這個檔案怎麼下?」,就會歸類到「比較年輕的一代」。根據最新的網路研究指出,想要時時保持最新狀態,你生活週遭的網友群中必須要有人與其它「先進群體」保持聯繫,才會把最新的網路用詞、用法帶進你的群體。幸好,「網路只有六人之遙」嘛!

手寫功能正侵略傳統鍵盤

其實筆者這次升級安裝的軟體也不多,一個是把MSN換到6.1版,然後把Office 2000升級到Office 2003,另一個則是安裝了Tablet Planner筆記本。平常在桌上型電腦並無法體會這種改變,但是當什麼都可以用觸控筆寫的時候,狀況就不太一樣了。就跟手機一樣,從隱匿處抽出一支觸控筆,然後就可以按程式、寫字、畫圖。原本筆記型電腦僅是筆者展示的工具,現在搖身一變,它變成了素描簿、記事本、繪圖器、漫畫聊天室……就算你的電腦硬體沒有這項功能,也沒有安裝像蒙恬筆這樣的輸寫工具,別擔心,像是「韶光筆」這樣的書寫新科技,正在滲透進你的電腦中。

慢慢的,筆者的手機、PDA悄悄的就增加了書寫功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能書寫」升格成硬體標準配備之一。從前面的小故事來看,在電腦界中這種變化並不奇怪,總是跟著我們的硬體,遲早會被新科技淘汰(像是錄音帶、1.2吋軟碟機、CRT非液晶螢幕等等),我們也可以大膽預言鍵盤恐怕即將走入歷史,而後人會認為我們用鍵盤的時代,是這麼的原始與不可思議。

Tablet Planner
http://www.franklincovey.com/

Microsoft PowerToys for Windows微軟的強力玩具組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xp/pro/downloads/powertoys.asp

韶光筆
http://www.infopen.com.tw/

誰被網路軟體綁架了?

2004.4.25

網路軟體(Internet-base Software)並不是一個新名詞,不過在很多人尚未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之前,這種軟體已經佔領了我們大半個世界,隨處都可以看到它們橫行與攻掠的遺跡。這種軟體與其他軟體的不同點在於,它是個很不真實的半套軟體,必須靠網路才能運作順暢,如果沒有連線上網路,這種軟體就像沒有靈魂的軀殼,完全無法發揮既有的功能。不過可怕的是,它正在綁架我們的生活!

當第一套即時通訊軟體推出的時候,多數人嘲笑它的出現,因為既然電話撥接要電話費,那網路又能省下多少錢?其實這種省,在跨國聯繫時確實可以省下可觀的費用,比起高昂的國際電話費,這種撥接費用根本算不了什麼。寬頻時代來臨,連線時間開始與費用無關,而是跟頻寬有關,這對多數人來說可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既然花的費用相同,每個月都是繳一樣的月租費,那不是整天掛在網路上的費用最省?

你的頭殼壞去了!

早在四、五年前,筆者曾經為了寫一篇文章訪問過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過度上網行為,並認為這其實跟中邪(對某種東西的過度著迷,到了近乎瘋狂的程度)或是密室幽閉症(自己關在房間,不想出門接觸其他人類)很像。他有一個小結論:「成天在網路上閒逛,一週超過十小時就應該算精神病患;一週超過二十小時的人,應該馬上就醫治療。如果一週花上三十小時以上賴在網路,長期下來可能會死亡。」當時筆者就介於該送醫急救與瀕臨死亡的邊緣!幸好,我撐下來了。

這些當時「專家」的言論,現在看起來確實有些好笑。一週上網八小時算什麼,現在我一週應該超過五十小時上網,我想正在看這本雜誌的讀者,大家應該都沒事吧?不過就如同各位在網路上的生活一樣,網上步調非常一致,習慣幾乎也是不小心就養成。不過這必須強調一下,當網路群體人口總和不多的時候,網路現象可能還不普遍,網路原生創作的靈感發生也不夠快速,僅僅偶爾有「無間道CD-Pro2」或是「可憐的家燕」這些佳作在網路流傳,網路上沒有多元又大量的繁體中文資訊,實在是因為台灣寬頻人口沒有到達某種層次(或是說頻寬費太高?)。

以寬頻發達的國家為例,網路服務自然多采多姿:一個叫做Gohook的網站,正大肆集結二手資訊,你知道明朝蟠龍花瓶值多少?復古添煤炭蒸氣熨斗要價多少?只要輸進去,就會神奇地幫忙找到曾經或已經在網路上Post過的資訊,秀出它們目前的二手價格是多少。愛玩樂透又不知道本期該選幾號,randomnumbers.info或許可以幫得上忙,在這裡設定好數字範圍以及產生的筆數,自然會出現你的luck number!想要找人去爬山、想要透過網路買海葬服務?你能想到的服務在寬頻普及的歐美網路上幾乎都找得到。

三年內,黑變紅

流行病學上稱開始轉變成為大流行的那個關鍵時刻叫做「原爆點」,感覺起來好像事情變多、變複雜,都是從某個特殊點開始。2001年11月,Nokia第一次推出內建數位相機的手機,那時候許多人的心態都一致表示,這種華而不實的設計,就像是手機所附加昂貴又無用的裝飾品,不過流行的趨勢,卻一再敲擊這些專家的腦殼。

2003年全球可以拍照的手機已經突破八千萬台,如果大家再留意幾個數字:這個量是傳統數位相機的兩倍多、全球所有手機出貨量的三分之一;按下手機快門的比例也不斷升高,預計今年透過手機相機拍攝的照片將突破兩百九十億張。在這種壓力之下,傳統數位相機勢必銷售受到打擊,果不期然的,許多消費者在「反正手機相機也有一百萬畫素」的鼓動下,棄傳統投未來的使用者真是愈來愈多(一百萬的多數低階傳統數位相機的三倍)。廠商當然也抓住這個機會,推出了適合照相手機的各種硬體與軟體服務,像是Sprint公司的Picture Mail服務,就是提供一個網路中繼站,供使用者上傳照片到自己的帳戶中,再傳送給其他使用者。不久的將來,還能直接傳送到照相館,使用者能夠指定在哪家沖洗,洗好的照片將自動宅配到府。多數沖印公司(包括柯達在內)也都準備提供列印數位相機照片的服務,硬體廠商也即將推出可以與手機連線的印表機,像是支援藍芽及提供預覽功能的印表機。

實體加虛擬,卡位也卡錢

這種網路­-實體結合的案例將愈來愈多,現在這種MSN或ICQ的網路軟體普及化還只是大戰的開始而已。早期的軟體和硬體,除非用訊號線加以連接,不然這些單獨的個體間是不會有什麼關聯性,像是印表機和掃瞄器、手機和筆記型電腦,就算是發揮極致想像力也無法將它們真的組合在一起。歷史不斷的告訴我們,事情可不是如此!透過網路和協定大整合(這就像是說兩種不同語言的人類,突然吃下哆啦A夢的翻譯麻糬而互相開始了解),所有機器其實都是可以組合的,透過網路,如今廣播、電視、電影全部都變成一家人。

網路軟體為什麼可怕,在於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關鍵,有點像傳遞仲介的身分:「你←→網路軟體←→我」這就構成了所有的網路服務。關鍵在於,如果沒有了網路軟體的幫助,你、我便無法溝通,如果一但習慣某種溝通方式,想要更換就是件困難的事情了,這就跟被綁架沒什麼兩樣。如果哪一天,這個「服務」要收個手續費,我想大家也只有乖乖交錢的份。比方說,當大家還在用BT下載得很過癮的時候,數位電視正準備讓你非花錢不可:不可以複製(或是說很難)、不可以轉移(有編碼)、不能盜版(單向類串流傳輸)、不能偷偷摸摸(數位電視讓你家有固定IP),就連想要偷接也只能跟你說一聲「抱歉!你的金鑰密碼好像不符合喔!」,這下數位影音終於找到克制盜版的方法,從此大家就過著安心又合法的日子了。可是未來真能如此理想!?

查價格
http://www.gohook.com/
Sprint網站
http://www1.sprintpcs.com/explore/showcase/Showcase.jsp?scTopic=pictureMail87
亂數產生站
http://www.randomnumbers.info/index.jsp

網路謀殺了獨裁

在韓戰、越戰期間,老美對敵人(韓共、越共)的稱呼叫「穀客(Gook)」,這是一種很不尊敬的蔑稱;在伊拉克、阿富汗境內作戰,老美稱他們是「哈吉(Hadji)」,像是「我今天宰了五隻哈吉耶!」、「你割了(mowing down)多少哈吉的頭?」。諷刺的是,對回教徒來說,「哈吉」的原意是崇高的行者,跟中國的行腳僧、朝聖者意義很接近,是指曾經徒步走到聖城麥加(Mecca)哭牆朝聖過的虔誠信徒。我猜不久後,這個字義將會在字典中被改寫:「Hadji〔had(i〕1.朝聖者,2.老美對回教徒的蔑稱。」不過書店裡的字典還沒開始發燒,網路關鍵字卻已經反映現況。以前在Google輸入這個字後按「好手氣」,會連到跟聖徒、聖城有關的網頁,而現在則是連到「痛宰哈吉」的畫面。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我們一年前看老美攜帶戰地連線攝影機、衛星電話、視訊系統進佔伊拉克,這種媒體大戰,是美國人告訴全球如何做到資訊透明化。除了耀武揚威的展示軍力,還不斷塑造出英勇的想像,這種壟斷媒體的單方面報導,在網路上就引起許多正反兩方「迴響」,畢竟我們看不到另外一邊伊軍的畫面,否則電視分割視窗看戰爭一定更震撼!

網路提供消息均衡機會

無論如何,我想沒有人會反對這句話:「戰爭」應該是最後和平無望下最不得已的手段,而不是少數人的片面決定。以前,大家可能都被迫不斷接受資訊,現在也拜網路之賜,全球信息不必仰賴貿易風(trade wind,以前蒸氣船沒發明前,往返各大洋間必須仰賴風力)的鼻息,非得與某些力量妥協不可。就算假設所有電視頻道已經投靠獨裁專制的一方,成為政府操控的對象,網路始終維持自由開放原樣,任何人都可以打壓網路言論、阻止網路流通、甚至於派出專家破壞網路;但是只要在網路上,就會有另一組人馬出面維護、保障、為網路伸張正義,而且正義的力量,遠超過政府專家可以干涉的能力。

如果你留意媒體報導的資料來源,就知道網路資訊的普及與快速。「網路上」是第一個揭露美軍虐囚的地方,網路也是每天報導美軍、伊軍今天死傷人數的地方;就連伊拉克處決美國人質,把老美頭砍下來的錄影畫面都是透過網路,網路已經慢慢晉升到世界第一大自由媒體的地位。不知道你感覺到沒?有時候七點新聞報導的「悼家燕」、「虐囚案」都有點「落伍」,這種「新聞」對網路族來說,真是回鍋炒了又炒完所剩下的舊資訊啦!

隨時、隨地、互動的網路媒體

從媒體特性來看,電視、廣播、電影都是屬於主動傳送給大眾的媒體,它們具備幾種特質:單向傳送、固定頻道、固定時間播出,這種特質面對時間單位愈來愈短促的現代生活來說,漸漸出現不敷使用的窘境。這種單向的傳輸,不管是事先錄製好還是現場轉播,大眾都僅能扮演接收資訊的角色,卻沒有選擇訊息的機會,除非你換台或是把電視關掉,否則無法自由選擇。就像播出節目的時間點都固定,若並非正好開著電視、聽著廣播,那這份資訊就相當於從手邊漏失了。

網路一舉打破了這些藩籬,雙向、不固定、不定時。網路消息隨時可以重播,頻道(網站)人人可以開啟,訊息還能設計成雙向、三向以上的互動,如果對任何事物有意見,網路絕對是平等又自由的最佳發言場。「電視愛說謊(http://www.tvnewslies.org/)」就是美國民間的一個挑骨頭的地方,大膽批評從美國總統到官商政要的各種陰謀,又好比造成911恐怖攻擊的原因,白宮對此早就知情云云(讓筆者覺得像是在看陰謀論檔案)。「舊金山印地媒體(San Francisco Indymedia)」也不遑多讓,美軍虐囚案的分析,連續照片就大剌剌的刊載出來,想要知道更多,非傳統媒體帶給人的訊息更多元、更豐富。

接受資訊,卻要思考該不該相信!

媒體的單位在縮小,從大規模群體行動壓縮成個人單槍匹馬。以前要成立一家報社、新聞台所需要的成本非常高,採訪記者的數量、各地特派員數量絕對少不了,相對於今日,一台不錯的V8、數位相機、數據機就可以上陣,品質可能欠佳,訊息卻照樣忠實呈現。像是揭露美軍虐待伊拉克人的照片,不就是美國大兵自己所拍攝的嗎?(讀那些照片檔案的profile,還可以看出所使用數位相機的牌子)另外還有成千上萬手邊的範例,檢視朋友的eMail就不難發現:「台北最好吃的餐廳整理.xls」、「某家餐廳很難吃」、「某老伯很可憐要幫助他」、「尋找失散的某某」......網路不早就是我們訊息來源的一部份,而且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已經很久了嗎?

根據專家研究,資訊可信度跟資訊完成的時間成正比,好比說報紙壽命只有一天、週刊長達一周、月刊可以有一個月這麼長,這些媒體的可信度也應該是月刊>週刊>報紙,所以報紙上說的話隔天很容易就翻盤了。同樣的道理,訊息更通透的網路就更不易辨別真偽,資訊過度容易的取得,反而要停下來思考「這是真的嗎?」

從最早的網路傳言「衛生棉有蟲」到最近「選舉疑雲」,網路始終發揮它最盡職的功能,忠實把彼此的想法傳遞開來,人類所發明的網路讓我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極權獨裁都閃一邊吧!不過,在接受資訊的同時,大腦也該活動思考一下,否則「盡信網路不如無網路」。

【網站】
http://www.tvnewslies.org/html/bush___bin_laden_-_kindred_spi.html
http://sf.indymedia.org/news/2004/05/1692929.php
http://www.thememoryhole.org/war/iraqis_tortured/

15 8月, 2007

網路的「用進廢退學說」

前幾天的一個聚會,幾位朋友各自抒發對「網路服務」的解讀,有些人認為網路應該重在社群上,強調消費者對消費者的影響力遠比企業對消費者強,所以要關懷重度消費者;有些人則認為應該有更透明、更即時的資訊,讓消費者隨時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只不過怎麼聽都似乎與那關鍵因素有點距離,直到喜歡美食的詹姓友人分享了一個故事。
他描述有一次在網路上,驚異發現東港農會網站上面提供網路訂「toro(日語的鮪魚)」的服務。既然有這個「網路服務」,他很高興的立刻填完所有表格(當然是網頁上的表格),並且立刻就按下傳輸,完成了這一筆交易。
過不多久,一位閩南語口音的阿伯打電話到家中詢問,「阿你們是不是有誰訂toro?」
「是啊?」詹姓友人大惑不解的回答,「我從網路……」
「你什麼時候要?」阿伯打斷他的話。
心中存疑的他,已經開始質疑起這項服務:「請問你是?我明天下午就要請客,可以在那之前送到嗎?」
「我這是農會啦!毋要緊!那你緊去郵局匯款,然後把匯款單傳真給我。我收到就立刻拿去寄。」
他沒提到後來toro是不是安全、準時送達,只是淡淡的說「我跟他要了電話號碼,以後再也不跟他用網路訂了,因為我知道打電話更方便!」這就是他的結論。

未完

全文刊載於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2&f_SUB_ID=4&f_ART_ID=64031

網路現形記:原來○○就是你啊?

這樣的場景最近幾年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啊,你就是薛良凱啊!你好,我是□□□,網路上用的暱稱是○○!」喔,我突然恍然大悟,「原來○○就是你啊?」
你想得沒錯,在網路資訊風起雲湧的這幾年間,許多從未謀面過的朋友在見面前,早就拜讀過對方的大作。可能是閱讀上的巧合,也可能是工作興趣的緣故,某些名字就是會經常反覆出現。
不記得在哪一本書裡面寫的,「名片」在西方國家已經快要不流行了,取代的是另一種比名片更棒的背書。「你好,我是Tim,你可以上網google我(google me)。」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對方真的想瞭解我?就麻煩你上網看個仔細。
如果對方並不是個「菜市場名」,這或許有點效果,否則還真有點麻煩;另外,就是擔心跟另外一位「同名同姓」。比方我的一位朋友剛好與某位大陸同胞同名同姓,而對方又以活躍於強盜殺人領域著稱,所以我不只聽過一次他說:「若你用網路查詢,還有另一位跟我一樣名字的江蘇人,我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未完

全文詳見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2&f_SUB_ID=5&f_ART_ID=68073

開洋葷 v.s 網路更新倦怠症

逛屈臣氏對你而言,可能跟吃頓家常便飯一樣,不過在一個從沒有去過的「長輩」眼中,那是個全然不同的經驗。這故事,就發生在我一位好朋友身上。
就在上個月,她到宜蘭市探望外祖母。年逾八十的外祖母,年輕的時候,上街買菜、燒水煮飯、替人幫佣、受雇打掃什麼粗活都做過。到了這年紀,當然她已經不必再做這些活計,每年過節固定到幾個兒女家小住,自己偶爾還會跟其他親戚出國玩。不過,在那天之前,她這輩子從沒去過屈臣氏。
這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那只不過是一家販售日常用品的商店。不過吸引我的地方,是這位長輩沒去過的理由:「不知道裡面賣什麼葫蘆。」同時,還包括「不知道怎麼在這種店裡買東西。」
我這位朋友生動了描述了兩件事,第一個是這位老祖母「赫然發現」,有些商品的售價,比她常去的平價大賣場還要便宜,而且貨色更為齊全。除此之外,她還發現還有很多奇形怪狀的東西,但是因為上面標示字體過小,她視力又沒這麼好,因此一下子也分不清商品的真正用途。三不五時,老祖母就會拿東西向我這位朋友詢問用途,或是乾脆就只看不買。

未完

全文詳見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2&f_SUB_ID=4&f_ART_ID=72320

整合力:你知道「期待」永遠存在嗎?

「我已經叫我美國朋友訂了兩支,」H先生對我說,「如果你要,我也可以幫你帶一支回來。」
「難道你不知道它在台灣不能用嗎?」我好奇的說。
「怎麼不能用?現在已經有人破解,你可以上網、玩遊戲、聽音樂、當成記事本,更重要的是你不必等啦,我有親戚在AT&T喔,我有叫他幫我先留一打。」H先生最後附帶一句,「我是看跟你熟才問你,你知道多少人跟我要,我都不給哩!」
了不起,真偉大。你沒猜錯,這都是為了搶iPhone。一個據說沒上市就已經有百萬張訂單,上市後出貨都來不及的「手機」。

未完

全文刊載於: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3&f_SUB_ID=19&f_ART_ID=75992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