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許多新文章,會散布在 Facebook 與公司網站。如果你想找最新課程,可以到普拉爵課程中心 這裡找找看。
聽過演講的夥伴,歡迎你來普拉爵的文創基地按讚,讓我們繼續保持聯絡。
如果你想聯絡我,可以留下資訊,或是到 Facebook 來互相切磋。

16 7月, 2006

找資料找到AV女優作者

各位讀者一定猜不到這是從哪找到的?

「周杰倫(Jay Chou,1979年1月18日——),綽號『周董』或『小天王周杰倫』,是來自台灣的流行曲歌手、作曲人、作詞人。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詞曲原創人在華人音樂界的地位, 而周杰倫自己也與另外數位知名的華語音樂製作人如王力宏和陶喆等並列成為近五年來影響華語音樂最深的人之一。」

「方文山 ,1969年1月26日出生。臺灣花蓮人。被吳宗憲發掘與周杰倫搭檔,為周杰倫填寫了不少歌詞。」

「Yua Aida (あいだゆあ) is a popular Japanese adult actress. She was born in Japan, in August 12, 1984.」

「あいだゆあ (1984年8月12日 - 、愛知県出身)は、日本のAV女優。2004年にデビューした。2003年にグラビアデビューし、2004年1月、『Pichi Pichi』でAVデビュー。88/57/87センチのプロポーション(デビュー時)で、『新くびれ女王』とのキャッチフレーズも。」

可能很多讀者猜不到,這是維基百科(wikipedia)的搜尋結果。是的,維基百科能找到的,快要超出大家想像了。

找東西找到AV女優

每次上網找東西,只要是有點難度的,幾乎都可以些成一篇「遊記」,其精彩程度有時候一點都不輸給西遊記裡的章節。故事要回到幾天前,碰巧在書店看到《奇怪ㄋㄟˋ—一個日本女生眼中的台灣》這本書,還不算厚又很好看,忍不住當場就從頭到尾看(翻)完。

作者是一個來台灣求學的六年級日本女生青木由香(目前在台灣某雜誌社上班),你會發現書裡面有很多她對台灣獨到又有趣的理解與經驗。比方說她認為台灣人是「替醜東西找套子遮住」,有點掩飾、遮醜的味道,而日本人是「套子遮住以避免弄髒」,兩地的文化相比之下差很多。又好比她第一次用大同電鍋,就把米蒸到滿出來(推估應該是把內鍋都裝滿米了吧?),她還發現電鍋底部有「大同」字樣哩……風趣的插圖讓筆者邊看邊在書店裡傻笑。

裡面還有一篇「AV惹的禍」,寫到Kimochi與Yamete這兩句日文,台灣人似乎非常愛聽(這是她被按摩時,別人叫她一再重複講這兩句話所觀察到的)。她推估這都是日本AV女優惹的禍,而這兩句在她這位日本人聽起來,其實是很平常的一句話哩,更情色的其實並非這樣說(讀者不妨買她的書來看看解答)。

因為很有趣,所以想回家再買(網路書店有時比較便宜,大家應該都知道)。沒想到,回家輸入關鍵字搜尋的結果,輾轉發現維基百科上有幾乎所有AV女優的清單(真是詭異的巧合)。
維基百科找得到「鄧麗君」嗎?

如果你用過維基百科,不難發現它是以語言當作搜尋的要件,因為語言來自於相異的文化與民族特性,維基百科又是典型的由各國「業餘網友」所編纂,自然而然會呈現出該民族的一些「特色」。

這樣來看,AV女優在維基百科被編纂成傳記就不奇怪了,尤其日文版的維基百科最齊全,英文版這方面的介紹就比較粗略,甚至於被「強迫下架」。以Yua Aida為例,英文版的維基百科顯示:「It is proposed that this article be deleted, because of the following concern: non-notable bio(有提議將此文章刪除,因為有這樣的疑慮:不值得注意的個人小傳)」而且管理者留言是:「The article may be deleted if this message remains in place for five days (This template was added: 15 May 2006).(假如此訊息持續五天,這篇文章將會被刪掉,自五月十五日起計算)」。也就是說若沒有人抗辯,這Yua Aida的小傳再過兩天就要消失了(今天是五月十八日)。可見西方人可能認為這樣的條目,還不便登上大雅之堂。

如果連這麼冷僻的詞彙都找得到,那麼,維基百科找得到「鄧麗君」嗎?還好,維基沒有讓我失望,不過「找不到」的實在太多太多了,各位可以看看「http://zh.wikipedia.org/wiki/Category:台灣綜藝界人物」這一項目,居然只有(或是說「竟然有」)洪曉蕾、Sunday Girls、徐子婷、劉真、卜學亮、呂孔維、方文山、林志玲、白冰冰共九個條目,台灣綜藝界人物還真是少。

反過來看日文版的「芸能人(藝人)」吧,僅僅在「お笑い芸人(諧星)」這一項就有八百多個人物的小傳,其他就更不必說了。

創作加油!

姑且不論「名詞」是不是該被找到,也不管「女優」的職業貴賤,且論各種語言在網路的生態吧!為什麼這些業餘創作中,英語有1,138,657個articles,日文有213,689本,而繁體中文有68,149篇條目呢?(附帶一提,簡體中文有66,822篇条目)當英語系國家的學生真的很幸福,因為他們有更多的詞彙容易被找到。

幫中文名詞寫「傳記」難嗎?看看「知識+」的5,562,918個知識數,真的一點都不難,只是大家願不願意做沒有立即效益的義工罷了。各位有閒情逸致寫blog的網友們,是不是有興趣一起來為台灣各種名詞寫「傳記」呢?

http://ja.wikipedia.org/wiki/Category:%E6%97%A5%E6%9C%AC%E3%81%AE%E8%8A%B8%E8%83%BD%E4%BA%BA
(或是http://ja.wikipedia.org/wiki/Category:日本の芸能人)
http://www.cite.com.tw/act/sbooker/
http://tw.knowledge.yahoo.com/index

Web 2.0:普羅大眾崛起的力量

就在最近的課堂上,一位學生提出了一個頗令人玩味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常用的網站,都不是傳統企業建構的網站?為什麼最常瀏覽的網頁,內容都不是來自於傳統的內容生產者?而是來自於個人創作?」

如果把這位學生的問題寫成肯定句,答案就像極了前陣子流行的Web2.0,不過這位學生一時之間還沒整理出頭緒,只隱約感覺到世界有點變化,但又不知道這改變是在什麼地方、什麼型態以及將用什麼方式變化。

速度太快

連Web2.0都已經是「前陣子」的事了,你就知道網路時間是用比地球還要快的時間在運行。這當然是因為地球是圓的,全球人類輪著過白天、黑夜,無論何時都有一大群人處於非睡眠狀態。網路上隨時總有數以億計的人在交流,不會有現實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規律。

網路特性產生一種恐怖的創作速度,我的一個googlegroups帳號,每天會收到各種時區的發言,幾乎每小時都有人在發表見解。你可以想像以前一件事情,天黑就散伙下工,什麼事一律請留待明天講;今日卻大不相同,你的黑夜是另外一個時區的白天,時候到自然有人來接班,於是每件事情都以三倍速以上的驚人方式進展,一起頭就根本停不下來……

傳統守門員消失

許多人以為的Web2.0其實還不算真的2.0,就像創始者Tim O'Reilly的說法,多年來已經有太多人濫用,甚至於是當作行銷名詞來使用,而本質上卻脫離了他的初衷。Web2.0並不是突然發生的,它可說是某種原則或是理念的實踐。為了說明1.0與2.0的差異,他與他的腦力激盪小組明確的列了出一張比較圖,列舉哪一些是1.0哪些又是2.0的範疇(你可以在附圖的網址找到這張圖的網頁所在)。

屬於1.0的像是個人網頁、大英線上百科全書、下載檔案、發佈行為、以好網址做行銷等等;進化到2.0時,就對應成了部落格、維奇百科(Wikipedia)、點對點分享、共同創作、搜尋引擎優化。

前後兩者間有許多明顯的差異,原先是少數企業或公司以有限資源進行內容生產,而現在是全民參與內容生產。大量內容生產的投入,導致在數年間資訊成長量以等比級數暴增,一個成年人已經無法以畢生之力讀完這些人類創作。雖然可參考的資料變多了,但是往壞的地方想,以往透過媒體刊載需要許多關卡,甚至要百中選一、千中選一才能獲選刊登,今日卻不需要媒體守門員即可刊登,這些資料真偽便受到許多的質疑(尤其是五年級以上的人更會質疑),也難怪許多人表明「網路只能參考,不能當真」。有時候你會發現,甚至連網路新聞(即使是標明各大報提供)的錯字出現率都比一般新聞、報紙多上好幾倍。

集體智慧

雖然沒有正式守門員,別忘了還有業餘守門員。今天檯面上所活躍的作家、編輯,他們與多數網友相比搞不好並不會厲害到哪裡去,更何況網路到處都是臥虎藏龍的專家,沒發言不表示他們不在看喔(只是懶得理你)。

維奇百科是很有趣的例子,這是一個糾合眾人之力所完成的集體創作,人人都可以自由參與並撰寫各種詞彙解釋。儘管許多敏感議題不乏有好幾派人馬各執己見,但維奇百科裡雙方的解釋卻趨向中立平衡,沒有定論的則會特別標上注記,提示尚未有定論供網友留意。較為嚴重的爭議,甚至標上「此頁現被保護,直至有關的編輯爭議獲致解決」的說明,以待大家冷靜一點再繼續編纂。可見得某種群體的智慧(或是多數意見的中性)還是存在的,制衡的力量只是暫時隱身在網頁之後罷了。

「檢舉此頁」效果也不錯,這就跟民選的糾察隊一樣,網頁生成速度多到一天全球有近七萬個部落格的時候,最好的查緝方式還是要依賴網友自己。「我要發表意見」則是另一種「以網友治網友」的妙招,網路書店、討論區、購物網站、網拍、交友、社群……愈多人參與,意見欲趨於正確性,只要發表的人數夠多,最好的與最壞的馬上就能現形,誰都躲不過大家的眼睛與集體智慧。
便宜與免費的衝擊
那麼,到底是什麼緣故引發了「常用的網站,都不是傳統的企業網站?為什麼最常瀏覽的網頁,內容都不是來自於傳統的內容生產者?而是來自於個人創作?」

我們可以稍微回顧一下,為什麼點對點傳輸會開始流行?會什麼部落格會開始爆發熱潮?如果五年內人類本身智慧沒什麼演化(至少還沒變成X戰警那樣),那麼很可能就是電腦與網路設備推波助瀾的因素,像是網路寬頻速度提升、免費空間增加、網頁服務加大、電腦設備降價、傳輸技術愈來愈厲害等等因素引起的。這些軟硬體設備提升,讓網友更輕易傳送大檔案、更多資訊以及擁有更便宜的網路空間。跟五年前相比,現在幾乎找不到「不能上網」的電腦。

這五年間,我們還間接訓練了一批新網友來加入戰場,這是一群從國小就用視窗軟體與電腦的人(26歲以下的朋友最有福了,因為他們一出生時市面上就有商業用電腦),這些網友是每天看著電腦長大的人,用電腦做功課、找資料、交朋友、玩遊戲、逛街、買東西,接下來用網路寫點東西也沒什麼不對。寫在紙張上投稿給你?呃~還是算了吧!有email可能比較方便。

新世代把重點放在「分享」遠遠重於「發佈」這件事的本身,於是「個人專屬」變成了必備的一項功能。無名小站、MSN小圖示、部落格的出現,無疑是幫助想要有個自己空間的網友一個機會,照片、文章、影像全都丟上去,一人邀五個馬上就成千上萬。

從功能分析,誰又會想要用規矩、限制多的地方?企業網站設置過多的規範、守門員(說不定網友眼中的守門員,竟是企業要維護自己利益的看門狗?)影響之下就是用戶愈來愈少,畢竟實在是規矩多又「太麻煩用」。論內容產生速度,內容製造商就算再厲害、再有錢,也沒有成千上萬網友每天po自己的日誌來得厲害,能滔滔不間斷產出這麼多形形色色的有趣內容。

http://www.web2con.com/
http://groups.google.c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