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許多新文章,會散布在 Facebook 與公司網站。如果你想找最新課程,可以到普拉爵課程中心 這裡找找看。
聽過演講的夥伴,歡迎你來普拉爵的文創基地按讚,讓我們繼續保持聯絡。
如果你想聯絡我,可以留下資訊,或是到 Facebook 來互相切磋。

26 3月, 2011

文創是文化加上創意

文創文創,文創是文化加上創意。

文創包含更多文化的元素在裡面,而文化是一種認識、理解、詮釋、反思的混合過程與結果,想要添加文化在設計裡,就必須先深入汲取文化的精隨。沒有文化在其中的創意與設計,根本談不上是文創。就像沒有靈魂的文章、音樂、電影,是絕對勾不起讀者共鳴的。

好設計是一種創造、發明的結果,我相當佩服那些近乎天才的好設計,那些表現在功能、顏色與造型上設計,常讓人嘆為觀止。但是文創,不能一味強調改變、創新與創意。真正的文創精神,是包含一種文化層次在裡面,是融入一種精神與運動在其中。

為什麼常聽到大家說,文創需要有故事,就是這個道理。好的文創,背後必然有歷史、有因果、有著動人的一段源由。這也是為什麼文化創意商品,能夠吸引人去購買、使用的原因。因為大家買的不僅是一個商品,還透過購買商品去認同了一個文化

且看吉田兄弟 (Yoshida Brothers) 如何玩轉文創吧!




文創需要改變心態、認知,更需要一顆童心

小王子一書的作者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曾經說過,「成人永遠都無法了解一些事,這對小孩而言是非常辛苦的,因為他們要不斷地向成人解釋每一件事。

這句話對許多人來說是挺奇怪的,成人來自於小孩,成人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小孩的事呢?這不是太詭異了嗎?

這一點都不詭異。一個生產玩具的老闆,同樣也曾是消費者(至少他曾是小孩吧),但是常摸不清現在的消費者(小孩)需求。賣日式煎餅的頭家,當然也會吃飯,不過他能知道消費者喜歡什麼樣的口味嗎?就連大型公司都不斷在摸索,消費者到底想買什麼?

我們要談的,是心態與認知這兩件事。

服務的心態

在十八世紀蘇格蘭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年代,或許你生產什麼,大家就會買什麼。當我們生產有剩餘,可以累積轉化成為貨幣,或是做加工、再造,變成其他商品。當供應低於需要,賣什麼都很方便。物以稀為貴,連麵包、清水都不易取得時,有資源者便成為贏家。

今日科技發達,資源與技術取得非常容易,除了少數我們一般製作工程較為繁雜、毒性或是設備太貴的「高科技」外,外包也都能解決我們的需求。

因此,想要把商品銷售出去,獨家、優勢、奇特、設計商品本身的競爭力正在下滑,因為有時候這樣的產品難逃惡質山寨模仿的命運。品牌是一種解決方式,不過品牌是奠基在「忠誠度」上,三、五年經營都算是短的了,耐心與堅持考驗著經營者的能力。

不斷靠設計維持競爭力成本頗高,許多經營者轉而注意到了軟性能力模仿很難,比方說各種服務,這個成本相對低多了。我曾為幾家公司規劃過「服務」動線,協助店家調整接待方式、處理原則,用這方法慢慢抓住消費者的心。

我發現,軟性服務的設計,連SOP都要添加許多軟性元素。一位動作標準、迅速,但是卻張著晚娘面孔的服務生,怎麼可能贏到消費者的稱讚?所以我會在軟性設計中增加兩個元素:一是要服務中訓練員工改變心態,一是要訓練改變態度。

就像核能反應一樣,這兩種設計是有半衰期的。剛受訓效果最好,但是約一季後會衰退一半,然後是再一半,一年內多數人會恢復到「幾乎是原狀」。這跟訓練方式沒什麼關係,反而是跟人類的天性有關,人會慢慢遺忘初衷。因此復訓、再訓就變成公司的重要工作,要維持競爭力,就要不斷把這一塊軟實力補起來。尤其是每季公司要針對這些項目再補強,連續一年後,把這些內化成「企業文化」,那麼效果就不會這麼容易衰減了

對世界趨勢的認知

文創者的第二個誤解,是錯把世界趨勢看做是永遠不變。這是一個變動的世界,每分每秒都不可能一樣,歲月也不可能重覆,因此我們會不斷活在很新、很多元、很複雜的世界。我們之前熱銷的,現在未必可以賣。現在熱銷的,將來也未必可以賣。至於手頭的黃金銷售方程式,未來也可能會變化、失效。

這很正常。流行、社會、想法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因此,不要把自己固定一個思維框框裡面,不然你遲早要後悔的。

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回答「為什麼成人永遠都無法了解一些事」。因為他們「自以為了解」,其實他們了解的是他們「那時候」的想法、是在那時候的「時空背景」下的經驗。因為時間不會回溯、歲月不會倒退,那一刻再也無法重現,所以拿以前的經驗來跟現在比,只不過換來「你不懂啦!」

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許多年紀輕的朋友。他們學會如何應付家長,知道家長要什麼標準答案,所以盡量都能敷衍。然後暗地裡,照樣聽自己想聽的音樂、看自己愛看的書、交男女朋友、偷偷去看電影。哈!我們自己不也這樣過來的?之後的每一代,也都會不斷的演下去吧。

想要更了解世界趨勢,就跟世界一起變吧!別抗拒潮流、刻意阻擋它們。它們不是怪獸,反而是自己致勝的關鍵資訊。保持一顆孩童的心,平常心面對這個多變的世界,相信你會慢慢抓到那個感覺的。加油!

22 3月, 2011

(教育訓練課程) 7月班 發掘自我潛能:開啟自己的創造力大門 Your Potential for Creativity

發掘自我潛能:開啟自己的創造力大門 Your Potential for Creativity
 
科學家發現多數人大腦被開發、利用的部分不到20%,各種感官使用率更低。腦活動與感官的開發,是靈活運用自己的第一步,對自己終身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們能夠靠自己慢慢鍛鍊,開發自己的大腦與感官(眼耳鼻口舌身)的使用方式。

另一方面,我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也大幅衰退。每個人還是小孩的時候,能寫得出我最想要做的事,能夠胡亂說出天馬行空的想法,為什麼長大了卻說不出來?那是長久以來學校教育的打壓?礙於現實的壓力?還是熱情的衰減?我為什麼變成想個點子都很難?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個樣子?

練功都有罩門,那是我們要防守、不斷鍛鍊精進的地方。現在,我們願意了解自己的弱點,願意接受這個弱點,甚至把弱點改善。更高段的是,如何善用弱點,變成自己的強項,終於能練就金鐘罩鐵布衫。

本課程重新發堀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提升自我思考力,增加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創意能力。

【適用對象】
1.針對想要增進自我察覺能力者所設計,讓自己更認識自己、讓自己更認識環境,以應付這多變的社會環境。
2.適合想要提升自我思考力、想像力與創造力的人,能在此訓練中獲得更多創造能量。

【課程內容】
1.認識自己的能力
2.認識世界
3.打開感官與觀察力
4.增進自我創意
5.創意練習
6.創意分享與再精進

【預期效益】
1.升級更新自我軟件與硬件,提升自己的察覺能力,能認識自己的能力、世界的變化以及如何做會更好。
2.增加自己的創意能力,可以實際體現在工作表現上。

講師簡介
薛良凱

現任:
台灣社會向上發展協會 理事長
艾莉絲國際行銷公司 發展部顧問

經歷:
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網路事業處營運長
好果子智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協理
博庫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PC home雜誌總編輯
Cite城邦出版集團數位出版部副總經理
台北國際書展基金會數位出版展區策展人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學系講師等

工作專業:
(1)企業教練與品牌管家
(2)文創產業顧問
(3)教育訓練專家
(4)創意工程與市場行銷顧問
(5)數位出版與出版相關顧問

教學與專案經驗:
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世新大學、文化大學、高雄大學等學校部分學程合作講師、學學文創志業、台北市立圖書館、國立台中圖書館、國立高雄圖書館、行天宮圖書館、靜宜大學圖書館、資策會、國內知名學習中心講師、時報文化出版、格林文化出版顧問、故宮博物院、文建會、研考會、客委會、新聞局、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參與評審與計畫委員等

相關連結:

薛良凱的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Fox.Hsueh

薛良凱的筆記:行銷、品牌、文創、出版、教育、課程與網路的混搭空間
http://epublish.blogspot.com/

薛良凱:古埃及文字(Hieroglyphs + 象形文字)
http://egyptwords.blogspot.com/



【本課程已獲准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護照認證】

 
開課期間:2011/07/04 - 2011/07/18
講師:薛良凱(福克斯) 艾莉絲國際行銷公司 發展部顧問 /台灣社會向上發展協會 發起人
總時數: 6 hrs
價格:NT 1500
地點:學學文創志業內湖大樓
招生對象:一般大眾
備註:本課程請務必全程參與,請勿缺席,有助學習效果。
課程資訊
上課日期上課時間上課主題講師時數
07/04 (一)19:30 - 21:30發掘自我潛能:開啟自己的創造力大門1薛良凱(福克斯)2
07/11 (一)19:30 - 21:30發掘自我潛能:開啟自己的創造力大門2薛良凱(福克斯)2
07/18 (一)19:30 - 21:30發掘自我潛能:開啟自己的創造力大門3薛良凱(福克斯)2

(教育訓練課程) 6月班 創造力與圖像思考

創造力與圖像思考
 
用數字、文字思考已經過時了,現在更流行用圖像來記憶、用圖像來思考!
一般來說,文字是以線型作為紀錄的方式,沒有相對關係,沒有前後次序,而且不容易一目了然。文字紀錄受限於講者的說話速度、寫者的手寫速度,經常寫完後筆記本自己都「看嚨毋」;而且文字撰寫難以掌握「具體的結構」,事後追蹤與回憶當時「案發經過」難度非常高。

圖像記憶的效率比文字好,畫面比文字快速理解又能乘載更多訊息,透過圖像更容易表達一件事,之後回顧也很方便。而且,在簡報、企劃、講演、表達時,適時的用畫面解釋一件事,比用說得快上數倍,描述也更加簡單明瞭。有道是,「有圖有真相」,圖解的妙用真的多多。

但是,圖像思考跟一般文字思考不一樣,它必須具備三種能力:

繪畫:在思考前,至少要能畫出個圖吧。
解構:在思考時,至少要能把事情拆成一張張小圖吧。
結構:在思考後,至少要能把想法在拼成一張大圖吧。

為了能發揮圖像思考的效果,這三種能力你都會在本課堂上學到。害怕或不太會畫畫的學員也請別擔心,「繪畫」是圖像思考中,最不重要的能力。你只要曾調皮在小學課本上替國父畫上帽子、眼鏡,或是只會畫個圓形,添上兩點加一個嘴巴成為人臉。那麼,恭喜你,繪畫基本技巧方面的筆試你及格了。

在本課程中,你將會接觸到:
1. 介紹圖像思考的原理
2. 圖像思考的基本技巧
3. 介紹心智圖法與第二代心智圖法
4. 意大於形!運用圖像思考的訣竅
5. 圖像思考實作練習
6. 分享時間
7. 實際運用的更多技巧

適合對象
1.適合在企劃發想、點子大會、動腦體操時使用。
2.經常面對圖表的工作者。
3.適合想提升思考力、想像力與創造力的人。
4.與動腦相關的工作。
5.需要增加學習與思考能力的人。

預計效益
1.擴充自己的創意、創造能力。
2.學習用圖像思考的一些秘訣 。
3.認識第二代心智圖法與圖像思考法。


講師簡介
薛良凱

現任:
台灣社會向上發展協會 理事長
艾莉絲國際行銷公司 發展部顧問

經歷:
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網路事業處營運長
好果子智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協理
博庫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PC home雜誌總編輯
Cite城邦出版集團數位出版部副總經理
台北國際書展基金會數位出版展區策展人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學系講師等

工作專業:
(1)企業教練與品牌管家
(2)文創產業顧問
(3)教育訓練專家
(4)創意工程與市場行銷顧問
(5)數位出版與出版相關顧問

教學與專案經驗:
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世新大學、文化大學、高雄大學等學校部分學程合作講師、學學文創志業、台北市立圖書館、國立台中圖書館、國立高雄圖書館、行天宮圖書館、靜宜大學圖書館、資策會、國內知名學習中心講師、時報文化出版、格林文化出版顧問、故宮博物院、文建會、研考會、客委會、新聞局、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參與評審與計畫委員等

相關連結:

薛良凱的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Fox.Hsueh

薛良凱的筆記:行銷、品牌、文創、出版、教育、課程與網路的混搭空間
http://epublish.blogspot.com/

薛良凱:古埃及文字(Hieroglyphs + 象形文字)
http://egyptwords.blogspot.com/



【本課程已獲准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護照認證】

開課期間:2011/06/13 - 2011/06/20
講師:薛良凱(福克斯) 台灣社會向上發展協會 理事長/艾莉絲國際行銷公司 發展部顧問
總時數: 6 hrs
價格:NT 1500
地點:學學文創志業內湖大樓
招生對象:一般大眾
備註:本課程請務必全程參與,請勿缺席,有助學習效果。
課程資訊
上課日期上課時間上課主題講師時數
06/13 (一)18:30 - 21:30創造力與圖像思考1薛良凱(福克斯)3
06/20 (一)18:30 - 21:30創造力與圖像思考2薛良凱(福克斯)3
加入書籤: HemiDemi MyShare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furl technorati Yahoo! My Web

18 3月, 2011

創意管理,創意也要管理

很多朋友問我,點子這東西是越要用就越不出來,該怎麼樣做,才能點子源源不絕?
這問題也是許多人常提出的問題。

點子(也有人給他比較美的稱呼:創意)要能「源源不絕」的產生,基本上是幾乎不可能的,再厲害的高手,也會用得上索盡枯腸、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坐立難安、無言可對這些成語。

但是很奇妙的,點子在某種角度看,確實在某些人身上出現「源源不絕」的現象。而且跟這種人參與討論,發現什麼都難不倒、什麼都有解決方式,這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

創意是一條生產線


平時不燒香,臨時要抱佛腳當然是沒人會理你的。同樣的道理,平時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創意,等到需要用時,生不出半點創意來也是理所當然的吧?如果想要在緊急時派上用場,那請先管管你的創意生產線

創意是一條多來源、多產出的生產線,如果硬是要打比方,那麼你要先想像一下一條很長的溜滑梯,那種像管子一樣、彎彎曲曲可以讓人在其中滑行的流滑梯。

然後這條創意生產線稍微有一點特別,入口有十幾個,每個入口都有條管子向下延伸,最終像麻花捲一樣一直到出口處。入口很多,因此每次可以同時供應十幾個小孩滑下來。每個小孩穿的衣服都不一樣,但是滑出終點時,卻出現大小、胖瘦、服裝、長相都不同的人物,這就是點子。

創意生產線有很多入口,象徵著「請按時餵食」。你的生產線如果沒丟東西進去,也別想有什麼新東西生出來。另外一點,它有很多嘴巴,食量也很大,或是這麼說吧,像要生出的東西(創意或點子)越怪,就要餵食越奇特的東西。

創意管理,創意也要管理

要能不斷產生創意,那麼餵食的一定要夠多、方法一定要夠好。我不相信閉關、索居就會產生點子那一套,就算能產生,也是因為閉關前餵食了夠多的原料。

我相信,要能產生好的創意,勢必是在平時就有「練過」。

要怎麼練?創意管理是一門必學的工作。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就跟許多事一樣,不學同樣難有成就。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創意管理,它包含三個面向的工作:

一、大量吸收知識

請注意,知識跟訊息是不一樣的。每天看網路新聞、瀏覽網站,有些內容看得再多也效果不彰,因為那些大部分都是訊息。訊息類的吸收對創意有幫助,但是幫助比較不明顯。閱讀專欄、評論、雜誌或是書籍,尤其是透過整理的資訊效果最大。

這些知識好比是創意的原料,種類的多元以及正確性非常重要。跨界的知識混合後產生的創意火花,通常也比一般創意來得燦爛,這當然是由於異質元素的加入,更增添出它的變異性和原創性。好比你原先用顏料作畫,當你看完其他顏料書籍後,決定混合新的顏料種類試試看。也可能你看的是不同紙張、畫筆製造的書,你便開始思考材料與筆的差異。又或者你小時候玩過鞭炮,看到白色牆角的鞭炮炸痕獲得啟發,然後開始玩火藥畫。

我們吸收知識,切記不能在還沒吸收前就說「這我用不上,不必了」,這樣的想法只會把創意女神趕跑、推遠。我強迫自己讀完佛洛依德的書後,深深迷上催眠。讀完達爾文的The origin of species後,覺得旅行真是開拓眼界的良方!看過神童江希張大千圖說後,發現民初時中國對星球人想像力也挺強的嘛!

多元知識,絕對是拓展創意的良方。

二、思考知識背後的原理或是成因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之後不思考,那麼這些原料堆在腦裡,一定會讓人變得迷惘。如果光是思考、空想,卻不去學習,那就會分辨不出對錯、變得事事舉棋不定。

如果你還記得前面提到那創意生產線的通道,那就是思考的步驟。

思考難易程度不同,我們不必一開始就向玉山挑戰,新手不妨先瞄準低一點的山頭。思考有幾個層次,但我建議先從最簡單的思考:「懷疑」開始。

老王說,吃鹽巴可以防輻射,所以我要去買。小李說,如果每天吃一匙蜂膠,不容易感冒。還有每天的電子郵件、新聞、部落格,傳來各種各樣的傳聞小道秘辛,你難道都不懷疑嗎?

我每天最怕(也最不信)科學家指出、有專家指出、報導指出、媒體報導這種不太負責的說法。科學家在還沒論斷與驗證前,都是假設、概念,除非他不是科學家。專家也該有個名字,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權不權威?報導、媒體更是要懷疑,調查母數有多少?問了多少人?而不是路邊抓一個採訪,就下標題「大家都很恐慌」。錯了,恐慌只有你現在採訪的這一位大嬸而已。

我思,故我在。你思,才會有創意。

三、學會重組或是轉化

前面比喻裡面,還有一個麻花捲般的過程,那就是重組。重組是整個創意生產鏈中,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地方。相反的,這裡需要的不是規則,恰巧是不要規則。這裡要你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必在乎,而把直覺的、天馬行空的、亂七八糟的可能都列出來。

我觀察過,孩子對這項最拿手,因為她們沒有框架、沒有限制。成年人常會把「不可能」「沒辦法」「有問題」掛在嘴邊。成年人知道太多,這反而會限制他們的重組能力。

這樣的練習會很重要:把自己想成不是自己。我稱這個是轉化

假想自己是一個女性、高中生,進了你的店裡面,她會怎麼看這些裝潢、擺設?合她的胃口嘛?她會說什麼?她怎麼挑剔,並出難題給櫃檯小姐?在思考過程中,把自己就假想成這樣的人,這一切場景自然就會在腦海裡出現。

轉化需要觀察,很細心的觀察,這就留給讀者們當功課吧。就像詩人、作家經常去旅行,並從旅行中獲得啟發,有時你也要學會換個角度看世界。

重組就麻煩一點,基本上重組要靠經驗或是觀摩。人的每一種能力幾乎都是不斷學習而來的,所以必須靠模仿來增加自己的能力。我在各地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可能會派上用場,都會多留意別人店頭裝潢、動線、擺設方式,有時候會不自覺把A店的放在B店,甚至於是三、四家再混合其他構想,其實這都是在模仿。不過這種吸收、反芻、大雜燴的模仿,連原設計者來看,都看不出跟他原創有什麼關聯了。有時候,「模仿」後的產出,比原版還要厲害。這對我來說,已經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了。

作家史蒂芬金就說過,我看了某本小說,激起我創作的靈感,但是當我完成小說後,會發現這是一本全然不同的作品。因為當初激起我靈感的,可能只是一小段話、或是一個概念而已。

高段的模仿是模仿概念,低段的模仿則是抄襲。這裡說的模仿絕對不是抄襲。

希望每位讀者都能滿腹創意!謝謝收看。

08 3月, 2011

流感很恐怖,別以為它就是感冒、流鼻水與熱飲這麼簡單

在歷史上,流感等同於瘟疫的情況出現很多次,每次出現都造成大量的人類死亡。摘錄近期醫學比較發達時代,對於流感的紀錄如下: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很恐怖。短短幾周內,估計在全世界造成兩千萬到五千萬人死亡。受害人在一個禮拜內就因肺部浸潤而死,且年輕人最容易感染。」

這新聞還是一開始,當時人類並不太清楚「流感」是什麼,明明是感冒症狀,為什麼能殺死這麼多人。後來科學家是從美國阿拉斯加永凍層找到一個1918年流感女性受害人的基因,利用反轉DNA的基因技術重建,發現這病毒就是今日所謂「人傳人的禽流感」。(研究報告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43/n7111/full/nature05181.html

1957年,大規模流感出現徵兆,而且根據研究,65 歲以下的人對這種病毒有不具備免疫力,預估會有大規模流行。

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1957 年中疫苗就開始備製。病毒進入美國後,只有在 1957 年夏天與冬天有一系列的小爆發。就在大家以為最壞的情況似乎在 1957 年 12 月結束時,1958 年 1 月和 2 月間,「第 2 波」感染出現,最後造成美國大約 69,800 人死亡。

1968 年初,大規模流感首次在香港被發現,到 12 月在美國廣泛傳播。在 1968 年 9 月至 1969 年 3 月間因此大規模流感而死亡的人數有 33,800 人,但這仍是 20 世紀最輕微的大規模流感。

2009年3、4月間,墨西哥爆發H1N1流感,導致百人以上遭到感染,後來還隨著旅客搭乘飛機並傳播到全世界。

引用Wiki的資料,甲型H1N1流感於2009年爆發時,最初世界衛生組織使用了「豬流感」(swine flu)的名稱,當初獲得大部份國家跟隨,除了以色列因為猶太教禁食豬肉而使用「墨西哥流感」。另還有豬源流感、人類豬(型)流感、墨西哥流感、北美流感、H1N1新型流感,以及2009年H1N1流感等各種不一致的稱呼。然而,沒證據顯示墨西哥是疫症源頭,有關做法純粹出於政治、宗教考慮。後來美國豬農抗議「豬流感」名稱使人誤會病毒經豬隻傳播,要求改稱為「北美流感」,歐盟隨即改稱病毒為「新流感」。2009年4月30日,由於農業界及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關切,世界衛生組織為免對因豬流感一詞造成流感能經由進食豬肉製品傳播的誤解,當日開始改用甲型H1N1流感稱呼該病毒。

根據近期研究,前面說的1918年流感,就是H1N1流感。1950年中則是H2N2,1960年代爆發H2N3,近年又開始流行H1N1。


之後,科學技術更為發達,檢測與隔離政策,幫助人們免於受到大規模的疾病入侵。有效疫苗、快篩的出現(如果諾貝爾獎是我頒的,我覺得這群全世界為人類奉獻的團隊該得和平獎)讓疾病受到有效的控制。或說回來,既然科學這麼進步,這個病為什麼難以殺死與克服?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因此服用抗生素是沒有療效的。而且流感不斷產生變異與偽裝,要殺死這些病毒難度很高。

今日,大家仍然太輕忽流感的死亡威脅,也太小看流感的傳染力。

傷風感冒流鼻水的原因,可能牽扯到近百種病毒,但是一般症狀較輕微,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喉嚨癢痛或出痰、咳嗽、頭痛及疲倦,通常三到五天都可以好。一般來說傷風感冒流鼻水在診斷或檢驗出病毒時,你已經痊癒了。

流感、流行性感冒是比較強的病毒,而且症狀非常相似,但是就成人而言,普通感冒較少發燒,所以「發燒」可作為判斷流感的重要依據。另外一點,流感若在發現初期48到72小時內,立刻投以克流感藥物,緩解效果非常強(當然天下沒有100%這件事,所以才會出現傷亡)。

但沒發燒就不是流感?研究並沒發現絕對性,因此就醫還是最可靠的做法。流感診斷非常困難,若不是快篩,也很難斷定,診斷讓醫生背負很大的醫療責任,真是辛苦這些第一線醫療人員了。

流感致死的原因並非是H1N1病毒本身,也就是說病毒不會直接殺人。如果要打比方,流感是在破壞你的圍牆、搗穿你的大門、刺破你家紗窗,然後門戶洞開讓其他壞傢伙進門。近期WTO的發現,流感致死的原因是因為患者免疫力下降,讓其他病毒、細菌有可趁之機,因而產生嚴重併發症,這才導致了在危重患者中有較高的死亡率(所以各位少運動者,平常是不是該多運動,增強自體免疫力呢?)

總之,大家別小看流感,嚴重可是會死人的。

04 3月, 2011

一個13歲的孩子,獲選聯合國樹大使



一個叫做 Felix Finkbeiner 的13歲孩子,獲選聯合國 "樹" 大使。
如果你聽聽他在說什麼,你會非常汗顏。

不是每個孩子都有這機會站在聯合國會場發言。Finkbeiner 能在殿堂發言,是因為他不但說出這些話,還做出這些事:他已經成功在 91 個國家,透過十萬個小朋友的力量,種植了三百五十萬棵樹!
他說,現在要做的事只有一個:stop talking and start planting. (別再說了,快種樹吧!)

他教導年輕人該開始動手,他說:We cannot trust that the adults alone will save our future," the young tree ambassadors says. "We have to take our future in our own hands. (我們不能相信大人會幫我們的未來,我們必須自己掌握未來!)

如果你是年輕人,是不是也該思考一下,我們的未來在哪裡?我們的未來要靠誰來保護?



新聞全文在此。

參加 Felix Finkbeiner 的活動:http://plant-for-the-planet.org/ (English/英文)

照片來源:http://plant-for-the-planet.org/sites/plant-for-the-planet.org/files/news/11.jpg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