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許多新文章,會散布在 Facebook 與公司網站。如果你想找最新課程,可以到普拉爵課程中心 這裡找找看。
聽過演講的夥伴,歡迎你來普拉爵的文創基地按讚,讓我們繼續保持聯絡。
如果你想聯絡我,可以留下資訊,或是到 Facebook 來互相切磋。

16 7月, 2006

Web 2.0:普羅大眾崛起的力量

就在最近的課堂上,一位學生提出了一個頗令人玩味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常用的網站,都不是傳統企業建構的網站?為什麼最常瀏覽的網頁,內容都不是來自於傳統的內容生產者?而是來自於個人創作?」

如果把這位學生的問題寫成肯定句,答案就像極了前陣子流行的Web2.0,不過這位學生一時之間還沒整理出頭緒,只隱約感覺到世界有點變化,但又不知道這改變是在什麼地方、什麼型態以及將用什麼方式變化。

速度太快

連Web2.0都已經是「前陣子」的事了,你就知道網路時間是用比地球還要快的時間在運行。這當然是因為地球是圓的,全球人類輪著過白天、黑夜,無論何時都有一大群人處於非睡眠狀態。網路上隨時總有數以億計的人在交流,不會有現實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規律。

網路特性產生一種恐怖的創作速度,我的一個googlegroups帳號,每天會收到各種時區的發言,幾乎每小時都有人在發表見解。你可以想像以前一件事情,天黑就散伙下工,什麼事一律請留待明天講;今日卻大不相同,你的黑夜是另外一個時區的白天,時候到自然有人來接班,於是每件事情都以三倍速以上的驚人方式進展,一起頭就根本停不下來……

傳統守門員消失

許多人以為的Web2.0其實還不算真的2.0,就像創始者Tim O'Reilly的說法,多年來已經有太多人濫用,甚至於是當作行銷名詞來使用,而本質上卻脫離了他的初衷。Web2.0並不是突然發生的,它可說是某種原則或是理念的實踐。為了說明1.0與2.0的差異,他與他的腦力激盪小組明確的列了出一張比較圖,列舉哪一些是1.0哪些又是2.0的範疇(你可以在附圖的網址找到這張圖的網頁所在)。

屬於1.0的像是個人網頁、大英線上百科全書、下載檔案、發佈行為、以好網址做行銷等等;進化到2.0時,就對應成了部落格、維奇百科(Wikipedia)、點對點分享、共同創作、搜尋引擎優化。

前後兩者間有許多明顯的差異,原先是少數企業或公司以有限資源進行內容生產,而現在是全民參與內容生產。大量內容生產的投入,導致在數年間資訊成長量以等比級數暴增,一個成年人已經無法以畢生之力讀完這些人類創作。雖然可參考的資料變多了,但是往壞的地方想,以往透過媒體刊載需要許多關卡,甚至要百中選一、千中選一才能獲選刊登,今日卻不需要媒體守門員即可刊登,這些資料真偽便受到許多的質疑(尤其是五年級以上的人更會質疑),也難怪許多人表明「網路只能參考,不能當真」。有時候你會發現,甚至連網路新聞(即使是標明各大報提供)的錯字出現率都比一般新聞、報紙多上好幾倍。

集體智慧

雖然沒有正式守門員,別忘了還有業餘守門員。今天檯面上所活躍的作家、編輯,他們與多數網友相比搞不好並不會厲害到哪裡去,更何況網路到處都是臥虎藏龍的專家,沒發言不表示他們不在看喔(只是懶得理你)。

維奇百科是很有趣的例子,這是一個糾合眾人之力所完成的集體創作,人人都可以自由參與並撰寫各種詞彙解釋。儘管許多敏感議題不乏有好幾派人馬各執己見,但維奇百科裡雙方的解釋卻趨向中立平衡,沒有定論的則會特別標上注記,提示尚未有定論供網友留意。較為嚴重的爭議,甚至標上「此頁現被保護,直至有關的編輯爭議獲致解決」的說明,以待大家冷靜一點再繼續編纂。可見得某種群體的智慧(或是多數意見的中性)還是存在的,制衡的力量只是暫時隱身在網頁之後罷了。

「檢舉此頁」效果也不錯,這就跟民選的糾察隊一樣,網頁生成速度多到一天全球有近七萬個部落格的時候,最好的查緝方式還是要依賴網友自己。「我要發表意見」則是另一種「以網友治網友」的妙招,網路書店、討論區、購物網站、網拍、交友、社群……愈多人參與,意見欲趨於正確性,只要發表的人數夠多,最好的與最壞的馬上就能現形,誰都躲不過大家的眼睛與集體智慧。
便宜與免費的衝擊
那麼,到底是什麼緣故引發了「常用的網站,都不是傳統的企業網站?為什麼最常瀏覽的網頁,內容都不是來自於傳統的內容生產者?而是來自於個人創作?」

我們可以稍微回顧一下,為什麼點對點傳輸會開始流行?會什麼部落格會開始爆發熱潮?如果五年內人類本身智慧沒什麼演化(至少還沒變成X戰警那樣),那麼很可能就是電腦與網路設備推波助瀾的因素,像是網路寬頻速度提升、免費空間增加、網頁服務加大、電腦設備降價、傳輸技術愈來愈厲害等等因素引起的。這些軟硬體設備提升,讓網友更輕易傳送大檔案、更多資訊以及擁有更便宜的網路空間。跟五年前相比,現在幾乎找不到「不能上網」的電腦。

這五年間,我們還間接訓練了一批新網友來加入戰場,這是一群從國小就用視窗軟體與電腦的人(26歲以下的朋友最有福了,因為他們一出生時市面上就有商業用電腦),這些網友是每天看著電腦長大的人,用電腦做功課、找資料、交朋友、玩遊戲、逛街、買東西,接下來用網路寫點東西也沒什麼不對。寫在紙張上投稿給你?呃~還是算了吧!有email可能比較方便。

新世代把重點放在「分享」遠遠重於「發佈」這件事的本身,於是「個人專屬」變成了必備的一項功能。無名小站、MSN小圖示、部落格的出現,無疑是幫助想要有個自己空間的網友一個機會,照片、文章、影像全都丟上去,一人邀五個馬上就成千上萬。

從功能分析,誰又會想要用規矩、限制多的地方?企業網站設置過多的規範、守門員(說不定網友眼中的守門員,竟是企業要維護自己利益的看門狗?)影響之下就是用戶愈來愈少,畢竟實在是規矩多又「太麻煩用」。論內容產生速度,內容製造商就算再厲害、再有錢,也沒有成千上萬網友每天po自己的日誌來得厲害,能滔滔不間斷產出這麼多形形色色的有趣內容。

http://www.web2con.com/
http://groups.google.c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0 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