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20 12月, 2006
巴伐洛夫的數位狗鍊
原載於Download月刊2006.9.15
今天下午跟一位老朋友約在Starbucks,這是我跟他近一年來第一次「非公事」交談,這裡姑且稱他T先生。他帶著IBM的電腦和堅稱不是「數位狗鍊」的B牌手機,比我略早先到。當我「發現」他的時候,他正準備把所有電腦、網路設備架設妥當,恰巧刮好Wifly卡片背後的塗料,準備邊上網邊等我。
我很好奇為什麼他會提到「數位狗鍊」,說不定他真正要表達的是掛在脖子上的數位設備,那確實是一個實體的「項鍊」,還真的像一條「數位狗鍊」。但是腦理迸出的想法告訴我,T先生,你那台電腦才是真正的「數位狗鍊」。
無自覺制約
有一次演講,我與大家分享一位朋友告訴我的經驗。他大女兒剛升高一(說不定這正是有些讀者的年紀),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衝進房間、把門關緊,做些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據他的說法,現在兒女要求無權過問)。大概直到吃飯時間,她會露面吃幾口飯,然後又消失在房間裡。
某次非假日排休假在家,他發現樓上傳來電腦喇叭的聲音,這才發現女兒的電腦似乎沒有關機。儘管螢幕電源沒開,喇叭卻不時傳來MSN的聲音,顯然女兒是早上出門忘了關機(或是根本沒關過)。強忍好奇心下還是把她的電腦螢幕打開偷窺:哈!螢幕保護程式要輸入密碼!好險有這層保護,不然這個當爹爹的可能要背負好一陣子罪惡感(儘管這是出自父母關心)。
身不離MSN
自從那天起,他都會以觀察的角度看看女兒怎麼看待MSN這件事。他女兒除了偶爾週末跟朋友出去玩,可以確定人不在電腦前外,他懷疑女兒幾乎每天都掛在網上。也就是說,人可以不在電腦前,但是電腦上的MSN卻不能關。他得到的結論是:他女兒不願意漏掉任何訊息。
利用一次出差機會,這位朋友假借「想要跟女兒交心」為由,刻意要了女兒的MSN。之後他只要打開自己的電腦,就知道女兒是不是上線了。答案是:沒錯!她從不下線(除非是有考試)。不過這位朋友倒也開明:「我只是想知道她這年紀的小孩在想什麼,知道也就沒事了。」而且還加上一句,「你手機會關嗎?MSN就是年輕人的廉價手機啊!」
當手機看待就太遜了。其實這位朋友恐怕MSN上清單還不夠多,我的MSN上365天24小時都至少有幾位在上面掛著。有時候是因為所在地的時差,美國、日本、新加坡和歐洲總會有一個地方是白天;一方面是生活的時差,夜貓族、頂客族、上班族、黃金單身族,各種生活習慣的人大組合後,可以把MSN時間填得滿滿的。
如果你想要談天、解悶、吐怨氣,你當然希望有人在線上。同樣的道理,朋友不也希望需要你的時候,你會在線上?
傑倫,你有沒有空?有空、有空!
「MSN上10個人有8個是掛離開,10個掛離開的中有8個其實正在線上。」一個網友的暱稱這樣寫到(也就是說實際有64%的人在線嗎?)。很難想像有什麼東西或服務,可以比IM即時通訊更迷人,想講話的時候,就回個幾句。不想說或是討厭對方,就來個「抱歉喔!剛才我不在電腦前,真是對不起。」
也很難想像一個網路使用者,能憋多久不連線上網;上網後,又不會打開IM連線一下,就算是看看有誰正在線上吧!多數人都無法抵擋IM的魔力。
這當然不能用俄國神經生理學家巴伐洛夫(Ivan Pavlov)的狗實驗去比擬,但一時也找不到更好的例子。這位1904年的諾貝爾獎得主曾發現,自己的實驗衣(白色像醫生的長袍)會引起狗流口水,原來是每次餵食的時候,巴伐洛夫都會穿這套衣服,似乎勾起狗的聯想力。後來改用鈴聲+餵狗的組合,同樣也可以達到相同流口水的效果,他稱這個叫做「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flex)」,而鈴聲、白衣則是「制約刺激」來源。
為什麼說不是好例子,因為巴伐洛夫的實驗是視覺、腦神經、內分泌的組合。而IM似乎有點複雜,是「視覺、聽覺、潛意識、腦神經、情感」的混和物,你可以不開IM,但是潛意識會唆使你、迫使你、誘使你無意識般的開啟她(天啊!這段好像是對於吸毒者的描述)。而且,用IM的「制約刺激」是什麼?就是自己的渴望嗎?
各種花色的數位狗鍊
最近還有一個名詞,叫做「資訊恐慌症」,這裡不妨也可以借用一下。所謂資訊恐慌,簡單的說就是你被電視、報紙、網路等媒體全天轟炸,這些行銷高手為了讓你百看不厭,或是能讓你明天繼續看下去,就刻意把媒體當作連續劇操作。只要一天沒看,就會擔心續集演得怎麼樣了?有沒有新角色?誰被抓到了嗎?輪到誰該回應一下吧!?(這就是台灣新聞可愛之處)IM雖沒有這麼連續劇,但是卻是生活的連續劇。
所以制約反應還不夠寫實,我認為我們該用另外一個稱呼來描述此一IM現象:數位狗鍊。這裡說的是一種無形枷鎖,受「綁」者平時沒感覺,但是一接觸到電腦,或是看到類似電腦的連線設備,就會想要上網,甚至想要用IM看看其他的「受綁者」。
儘管你沒有使用IM,這裡必須大膽的說,Email也具備同樣的效果,尤其是偶爾三不五時會按一下Outlook Express中「傳送/接受」的人,你也自願戴上了數位狗鍊。我們無法說戴上數位狗鍊是好事還是壞事,不過按照「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的說法,我還是覺得人類挺喜歡自虐的,並不以此為忤,說不定還引以為樂哩!戴就戴,不過要挑個花色酷一點的來戴!就像帶狗牌(註)一樣,有什麼關係哩。
註:上班族脖子上所掛的識別證,不少上班族戲稱叫做「狗牌」。
今天下午跟一位老朋友約在Starbucks,這是我跟他近一年來第一次「非公事」交談,這裡姑且稱他T先生。他帶著IBM的電腦和堅稱不是「數位狗鍊」的B牌手機,比我略早先到。當我「發現」他的時候,他正準備把所有電腦、網路設備架設妥當,恰巧刮好Wifly卡片背後的塗料,準備邊上網邊等我。
我很好奇為什麼他會提到「數位狗鍊」,說不定他真正要表達的是掛在脖子上的數位設備,那確實是一個實體的「項鍊」,還真的像一條「數位狗鍊」。但是腦理迸出的想法告訴我,T先生,你那台電腦才是真正的「數位狗鍊」。
無自覺制約
有一次演講,我與大家分享一位朋友告訴我的經驗。他大女兒剛升高一(說不定這正是有些讀者的年紀),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衝進房間、把門關緊,做些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據他的說法,現在兒女要求無權過問)。大概直到吃飯時間,她會露面吃幾口飯,然後又消失在房間裡。
某次非假日排休假在家,他發現樓上傳來電腦喇叭的聲音,這才發現女兒的電腦似乎沒有關機。儘管螢幕電源沒開,喇叭卻不時傳來MSN的聲音,顯然女兒是早上出門忘了關機(或是根本沒關過)。強忍好奇心下還是把她的電腦螢幕打開偷窺:哈!螢幕保護程式要輸入密碼!好險有這層保護,不然這個當爹爹的可能要背負好一陣子罪惡感(儘管這是出自父母關心)。
身不離MSN
自從那天起,他都會以觀察的角度看看女兒怎麼看待MSN這件事。他女兒除了偶爾週末跟朋友出去玩,可以確定人不在電腦前外,他懷疑女兒幾乎每天都掛在網上。也就是說,人可以不在電腦前,但是電腦上的MSN卻不能關。他得到的結論是:他女兒不願意漏掉任何訊息。
利用一次出差機會,這位朋友假借「想要跟女兒交心」為由,刻意要了女兒的MSN。之後他只要打開自己的電腦,就知道女兒是不是上線了。答案是:沒錯!她從不下線(除非是有考試)。不過這位朋友倒也開明:「我只是想知道她這年紀的小孩在想什麼,知道也就沒事了。」而且還加上一句,「你手機會關嗎?MSN就是年輕人的廉價手機啊!」
當手機看待就太遜了。其實這位朋友恐怕MSN上清單還不夠多,我的MSN上365天24小時都至少有幾位在上面掛著。有時候是因為所在地的時差,美國、日本、新加坡和歐洲總會有一個地方是白天;一方面是生活的時差,夜貓族、頂客族、上班族、黃金單身族,各種生活習慣的人大組合後,可以把MSN時間填得滿滿的。
如果你想要談天、解悶、吐怨氣,你當然希望有人在線上。同樣的道理,朋友不也希望需要你的時候,你會在線上?
傑倫,你有沒有空?有空、有空!
「MSN上10個人有8個是掛離開,10個掛離開的中有8個其實正在線上。」一個網友的暱稱這樣寫到(也就是說實際有64%的人在線嗎?)。很難想像有什麼東西或服務,可以比IM即時通訊更迷人,想講話的時候,就回個幾句。不想說或是討厭對方,就來個「抱歉喔!剛才我不在電腦前,真是對不起。」
也很難想像一個網路使用者,能憋多久不連線上網;上網後,又不會打開IM連線一下,就算是看看有誰正在線上吧!多數人都無法抵擋IM的魔力。
這當然不能用俄國神經生理學家巴伐洛夫(Ivan Pavlov)的狗實驗去比擬,但一時也找不到更好的例子。這位1904年的諾貝爾獎得主曾發現,自己的實驗衣(白色像醫生的長袍)會引起狗流口水,原來是每次餵食的時候,巴伐洛夫都會穿這套衣服,似乎勾起狗的聯想力。後來改用鈴聲+餵狗的組合,同樣也可以達到相同流口水的效果,他稱這個叫做「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flex)」,而鈴聲、白衣則是「制約刺激」來源。
為什麼說不是好例子,因為巴伐洛夫的實驗是視覺、腦神經、內分泌的組合。而IM似乎有點複雜,是「視覺、聽覺、潛意識、腦神經、情感」的混和物,你可以不開IM,但是潛意識會唆使你、迫使你、誘使你無意識般的開啟她(天啊!這段好像是對於吸毒者的描述)。而且,用IM的「制約刺激」是什麼?就是自己的渴望嗎?
各種花色的數位狗鍊
最近還有一個名詞,叫做「資訊恐慌症」,這裡不妨也可以借用一下。所謂資訊恐慌,簡單的說就是你被電視、報紙、網路等媒體全天轟炸,這些行銷高手為了讓你百看不厭,或是能讓你明天繼續看下去,就刻意把媒體當作連續劇操作。只要一天沒看,就會擔心續集演得怎麼樣了?有沒有新角色?誰被抓到了嗎?輪到誰該回應一下吧!?(這就是台灣新聞可愛之處)IM雖沒有這麼連續劇,但是卻是生活的連續劇。
所以制約反應還不夠寫實,我認為我們該用另外一個稱呼來描述此一IM現象:數位狗鍊。這裡說的是一種無形枷鎖,受「綁」者平時沒感覺,但是一接觸到電腦,或是看到類似電腦的連線設備,就會想要上網,甚至想要用IM看看其他的「受綁者」。
儘管你沒有使用IM,這裡必須大膽的說,Email也具備同樣的效果,尤其是偶爾三不五時會按一下Outlook Express中「傳送/接受」的人,你也自願戴上了數位狗鍊。我們無法說戴上數位狗鍊是好事還是壞事,不過按照「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的說法,我還是覺得人類挺喜歡自虐的,並不以此為忤,說不定還引以為樂哩!戴就戴,不過要挑個花色酷一點的來戴!就像帶狗牌(註)一樣,有什麼關係哩。
註:上班族脖子上所掛的識別證,不少上班族戲稱叫做「狗牌」。
分類標籤:
原載於Download文章
看你滿足嗎?
原載於 Download/2006.11.20
不知道你想不想猜猜看,1861年的時代,一般人家中最高科技的東西是什麼?好吧,給你一些提示:那年一月美國南北戰爭開始爆發,密西西比州第一個宣佈脫離美國。那年也是慈禧太后奪權,垂簾聽政的一年,咸豐皇帝在11月去世,然後是同治皇帝繼位。
猜不到吧!1861年,世界上第一台傳真機就已經開始出售,而且過了15年後電話才被發明。
科技傳播速度不等於科技新鮮度
在當時,傳真機這個發明應該說是完全的「尖端科技」,一定多人用不解、疑惑、恐懼、擔心、嘲弄等各種怪異的態度面對(註一)。對新生事物的看法,就像《風之影》一書中,恩地彌昂出版社老闆尚馬堤對努麗亞所說的:「美國人正在發明一種叫做電視的東西,據說就像看電影一樣,但是放在家裡。到時後大家都不需要看書啦,也不用去望彌撒,什麼都不需要了。」
不過傳真機在櫥窗中銷售時,並沒有立刻就改變了世界;精確的說,傳真機推出時並沒有出現像搶購PS3般的人潮。原先超大的體積、複雜的操作,也是每隔幾年,慢慢出現一項新技術或新方式逐步改進。從電力系統的更新,再將技術與電話結合(因為電話比較晚發明),慢慢出現按鈕、自動接收、熱感紙,然後解析度愈來愈高……這才具備今日傳真機的雛形。直到1980年代中期,噴墨形式的印表機陸續推出,售價首度降到250元美金以下。
很難想像,為什麼現在名片上幾乎都印上的傳真機號碼,居然是一百五十年前的發明。而真正流行的年代,又為什麼要等到1980年代?
壞習慣比好設計吃香
每種技術與發明的出現都被視為「對人類有利」,但並不是「人類喜歡使用的」,因此技術本身會不會廣泛被接受,完全不是依賴它夠新,而是要它夠好用。比方說,螢幕最早出現時,有直式與橫式兩種,也就是四比三或是三比四,使用者習慣上會去考慮的因素,只有生產上、使用上的便利,跟科技本身獨創的發明其實沒多大關係,在當時條件下4:3(橫式)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今天,新的液晶電視機幾乎都是以16:9的方式出現,消費者只要看過展示後,再比較4:3的小畫面,答案立見分曉,你會覺得4:3螢幕怎麼這麼窄啊?
使用者才主宰這個世界。另一個大家常見的例子,就是原先設計給打字機用的QWERT鍵盤。要說到輸入英文字,這個鍵盤恐怕是最沒效率的:左右手指按鍵分配不均、常用字離食指很遠容易導致疲勞、組合鍵不好輸入。但是,當打字員使用時(尤其是高速輸入下),QWERT鍵盤比較不容易卡住,光是這一點就可以把其他好處都掩蓋下去。
顧名思義,QWERT是指鍵盤第一行的字串,這樣的詭異排列是由於機械式打字機在操作時,某些組合鍵會讓兩個撞針卡在一塊。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只好設計一種可以拖累輸入速度,而且組合鍵輸入時指尖必須左右跳動的輸入方式。到了電腦時代,雖然這些狀況再也不會發生,不過這已經因陋成俗,想改變都很困難。
如果你認為沒人嘗試改變,那你就錯了。至少XPeRT、Dvorak這兩套不同的字鍵排列鍵盤都宣稱更好用、更有效率,不過老問題還是,既然世界上99%都選擇了QWERT(連生產端、消費端都已經定型),又有什麼理由促人更換?
擴散關鍵因素
在這些事物的發明到流行間,存在一種特殊現象,就是「關鍵轉換因素」的存在與必要。比方說,一個發明的實用性、消費者預期心理、社會狀況、迫切性、價格、副作用等等,這些都是影響該科技能不能普及的一些因素,愈是新穎的技術,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週期完成這個循環,但一旦成形,除非革命否則很難改變。
這些「規則」在今天恐怕備受考驗,顯然的,網路改變了關鍵因素的種類以及週期。網路愈來愈像一個平台(platform),而非是單獨的套裝軟體,你再也不需要一個一個下載、安裝、學習怎麼使用。網路所建構的平台,是一個活的有機體,是一個跟傳真機、電話、電視出現時代迥然相異的時代,它兼具展售中心、宣傳管道、環境於一身,而且它本身就是那個新工具。
網路的關鍵因素,已經不再是發明的實用性,而是滿足或補足網友的需求;不必在乎副作用、價格、預期心理,任何網路服務推出,相對就必須準備隨時更新、汰換,以迎戰消費者即時互動所帶來的問題。網路服務的改進是來自於網友與讀者的使用方式,是集體用途與需要的總和;一旦開始營運,網路平台會自我演化,有時會跟設計者的關係愈來愈小,掌控權會移轉到網友手上。
滿足網友就是關鍵
傳真機時代,「滿足」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派不派得上用場,不過要達到「滿足」的要件卻很多,落後的環境造成各種不同程度的門檻。今天網路上的「滿足」方式要單純許多,網路建構的標準是「只要能連線,就具備相同基準點」,滿足的要件與門檻相對變少了。
幾個以網友提供內容為核心的網路服務,例如部落格、討論區、電子相簿、網拍等等,關鍵因素全部都是如此,「滿足或補足網友的需求」成了最大的誘因。就像Napster執行長Konrad Hilbers說過的,關於Napster存在的原因:「我只是要讓大家下載音樂更方便而已。」
註一:傳真機需要很多不同元件,切確的發明年代一般認為是在1843年,由亞歷山大‧貝恩(Alexander Bain)發明了傳真機。
不知道你想不想猜猜看,1861年的時代,一般人家中最高科技的東西是什麼?好吧,給你一些提示:那年一月美國南北戰爭開始爆發,密西西比州第一個宣佈脫離美國。那年也是慈禧太后奪權,垂簾聽政的一年,咸豐皇帝在11月去世,然後是同治皇帝繼位。
猜不到吧!1861年,世界上第一台傳真機就已經開始出售,而且過了15年後電話才被發明。
科技傳播速度不等於科技新鮮度
在當時,傳真機這個發明應該說是完全的「尖端科技」,一定多人用不解、疑惑、恐懼、擔心、嘲弄等各種怪異的態度面對(註一)。對新生事物的看法,就像《風之影》一書中,恩地彌昂出版社老闆尚馬堤對努麗亞所說的:「美國人正在發明一種叫做電視的東西,據說就像看電影一樣,但是放在家裡。到時後大家都不需要看書啦,也不用去望彌撒,什麼都不需要了。」
不過傳真機在櫥窗中銷售時,並沒有立刻就改變了世界;精確的說,傳真機推出時並沒有出現像搶購PS3般的人潮。原先超大的體積、複雜的操作,也是每隔幾年,慢慢出現一項新技術或新方式逐步改進。從電力系統的更新,再將技術與電話結合(因為電話比較晚發明),慢慢出現按鈕、自動接收、熱感紙,然後解析度愈來愈高……這才具備今日傳真機的雛形。直到1980年代中期,噴墨形式的印表機陸續推出,售價首度降到250元美金以下。
很難想像,為什麼現在名片上幾乎都印上的傳真機號碼,居然是一百五十年前的發明。而真正流行的年代,又為什麼要等到1980年代?
壞習慣比好設計吃香
每種技術與發明的出現都被視為「對人類有利」,但並不是「人類喜歡使用的」,因此技術本身會不會廣泛被接受,完全不是依賴它夠新,而是要它夠好用。比方說,螢幕最早出現時,有直式與橫式兩種,也就是四比三或是三比四,使用者習慣上會去考慮的因素,只有生產上、使用上的便利,跟科技本身獨創的發明其實沒多大關係,在當時條件下4:3(橫式)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今天,新的液晶電視機幾乎都是以16:9的方式出現,消費者只要看過展示後,再比較4:3的小畫面,答案立見分曉,你會覺得4:3螢幕怎麼這麼窄啊?
使用者才主宰這個世界。另一個大家常見的例子,就是原先設計給打字機用的QWERT鍵盤。要說到輸入英文字,這個鍵盤恐怕是最沒效率的:左右手指按鍵分配不均、常用字離食指很遠容易導致疲勞、組合鍵不好輸入。但是,當打字員使用時(尤其是高速輸入下),QWERT鍵盤比較不容易卡住,光是這一點就可以把其他好處都掩蓋下去。
顧名思義,QWERT是指鍵盤第一行的字串,這樣的詭異排列是由於機械式打字機在操作時,某些組合鍵會讓兩個撞針卡在一塊。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只好設計一種可以拖累輸入速度,而且組合鍵輸入時指尖必須左右跳動的輸入方式。到了電腦時代,雖然這些狀況再也不會發生,不過這已經因陋成俗,想改變都很困難。
如果你認為沒人嘗試改變,那你就錯了。至少XPeRT、Dvorak這兩套不同的字鍵排列鍵盤都宣稱更好用、更有效率,不過老問題還是,既然世界上99%都選擇了QWERT(連生產端、消費端都已經定型),又有什麼理由促人更換?
擴散關鍵因素
在這些事物的發明到流行間,存在一種特殊現象,就是「關鍵轉換因素」的存在與必要。比方說,一個發明的實用性、消費者預期心理、社會狀況、迫切性、價格、副作用等等,這些都是影響該科技能不能普及的一些因素,愈是新穎的技術,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週期完成這個循環,但一旦成形,除非革命否則很難改變。
這些「規則」在今天恐怕備受考驗,顯然的,網路改變了關鍵因素的種類以及週期。網路愈來愈像一個平台(platform),而非是單獨的套裝軟體,你再也不需要一個一個下載、安裝、學習怎麼使用。網路所建構的平台,是一個活的有機體,是一個跟傳真機、電話、電視出現時代迥然相異的時代,它兼具展售中心、宣傳管道、環境於一身,而且它本身就是那個新工具。
網路的關鍵因素,已經不再是發明的實用性,而是滿足或補足網友的需求;不必在乎副作用、價格、預期心理,任何網路服務推出,相對就必須準備隨時更新、汰換,以迎戰消費者即時互動所帶來的問題。網路服務的改進是來自於網友與讀者的使用方式,是集體用途與需要的總和;一旦開始營運,網路平台會自我演化,有時會跟設計者的關係愈來愈小,掌控權會移轉到網友手上。
滿足網友就是關鍵
傳真機時代,「滿足」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派不派得上用場,不過要達到「滿足」的要件卻很多,落後的環境造成各種不同程度的門檻。今天網路上的「滿足」方式要單純許多,網路建構的標準是「只要能連線,就具備相同基準點」,滿足的要件與門檻相對變少了。
幾個以網友提供內容為核心的網路服務,例如部落格、討論區、電子相簿、網拍等等,關鍵因素全部都是如此,「滿足或補足網友的需求」成了最大的誘因。就像Napster執行長Konrad Hilbers說過的,關於Napster存在的原因:「我只是要讓大家下載音樂更方便而已。」
註一:傳真機需要很多不同元件,切確的發明年代一般認為是在1843年,由亞歷山大‧貝恩(Alexander Bain)發明了傳真機。
分類標籤:
原載於Download文章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