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24 8月, 2011
為什麼台灣人生得少?
台灣人為什麼生得少?少子化為何這麼嚴重?學校入學人口不斷下降,聽說幾年後很多大學要關門?別說太遠,今年很多小學都招不滿學生,開始要借人頭了。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獎勵真的有用嗎?另外,生育率低對國家是好事一樁,還是壞事一件呢?
最近聽朋友討論這個問題,所以開始找一些資料,並將這些資料整理出來,試圖從中窺得真正原因。初步來看,許多政府政策並未對症下藥,甚至於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過身為中華民國的公民,亂醫並非一日如此,我想大夥大抵也習慣了。(進入正題之前,再提醒一句:個人見解,不喜勿入。若要評論,請就事論事。) 這裡就可能的原因,做重點式的描述:
結婚年齡提高,生小孩年齡拉長
沒錯,台灣的初婚年齡 (第一次結婚,大多數人都結一次) 不斷提升,已經從 1997 年的 26.3 歲提升到 2011 年將近 29 歲。這樣的結果,期間的空檔讓生育年齡也隨之拉長,因此造成晚婚自然會晚生的現象。也就是說,原本一位女性26.3左右就該生了,卻延遲到29歲的意思,等於是生育週期拉長很多。
另外,晚婚會導致生育率下降。一是生不出來,一是不想生。總之,晚婚會讓出生率降低。這種問題的背後,是為什麼晚婚,而不是獎勵生育。如果有辦法讓大家不晚婚,生育率自然會提升。我以前做過老鼠試驗,年輕老鼠生育率高 (真是廢話) ,年輕人結婚生小孩的機率也會提高。年紀大生小孩的風險很大,政府應投入更多關於醫院的設施改進、相關高齡產婦研究、高齡生育的小孩疾病問題以及高齡產婦面對的小孩照顧問題。
不婚人口增加
不婚代表三種意義:不想婚、結婚不生、跟無法生的人在一起過日子 (同性婚姻)。為什麼不想婚,女性自主意識抬頭 (不想太早變成黃臉婆),女性工作職位逐漸增高 (你老婆是經理,你才不過是理專),女性支配權增大 (類似我的野蠻女友,女生說話愈來愈大聲),女性變美了 (醫學進步、辣妹增加,讓女生籌碼變多) 都是原因。不過,我們能再搞一次愚民化嗎?教育她們女子無才便是德嗎?切!不太可能。
結婚不生的理由就更多了,我們看那些生小孩的父母,被折騰的樣子就知道。我有一個朋友,他把一隻小狗當小孩。他說,光是學費我就不知道省了多少,而且小狗不會跟我頂嘴,又不抽菸,更不會交壞朋友,連墮胎都很方便。雖然是謬論、歪理,但是也很有道理。
同性戀沒什麼不好,但無法產生下一代。在台灣,有非常少數的同性戀會去借精生小孩,或是認養,不過並不像國外電視演的,那比例非常的低。
不就業的機會成本提高
女性畢業幾乎都有工作,結婚之後若放棄工作,就等於放棄物質享受,這種狀態就是機會成本提高。若又要雙薪,又要生小孩,你可以打聽一下保母費用,保證你會吐一吐舌頭說還不如算了。因此,潛意識來說,人會阻止自己破壞這種美好的平衡,進而晚生或是不生。
台北市托育酬勞行情表 (保母費用)
http://100s.hypermart.net/sal.html
上述行情不包括副食費與年節獎金。通常六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可以開始食用奶粉以外的食品,一般奶粉由家長提供給保母,如副食品家長不自行提供就得貼補現金請保母準備,行情是日間托一千元、全日托二千元, 至於獎金,全年至少要有年終獎金加發一個月薪水。
有偶人數降低
白話說,結婚的比例下降了。1994年,共有十七萬人結婚。到了2007年,只剩下十三萬五千人結婚。你說好男人不見了、好女人消失了,或是大家不想太快結婚都可以。總之,自由人口不斷變多,中央差距一昇華就是數十萬人沒在貢獻增產報國行列。
這背後的問題是什麼?男性、女性想結婚的,就找外籍配偶。根據傳聞,台灣小孩都是外國配偶在生嗎?據統計,2001年,外籍配偶生小孩占全年小孩的 10.7% (天啊,10個小孩一個是混血!) 。到2009年為止,這比例仍是 10.2% 左右,未見增高。原因是面試難度高,導致外籍新娘數量減緩。
背後的大哉問,為什麼有偶的人數不多?所以重點是要鼓勵有偶?請各位研究近五年媒體,片中關於結婚,結婚又有好下場的,請問有多少部?鼓勵白頭偕老的新聞多?還是毒害、兇殺、外遇、小三、情殺的多?社會集體氛圍就不鼓勵結婚,那又如何提升有偶人數呢?
另外,男女的性比例失調也是一個問題。不只是台灣,大陸更嚴重。近十年來男女出生比率比例嚴重失調,1996 年性比例 108.6 (男比女,男多女少),至 2006 年的性比例 110,代表有8.6到10%的男生將來會娶不到老婆,最後也只好去娶外籍新娘。很可惜,討一個外籍新娘並不便宜、審查又嚴格、風土又怪異 (至少跟我們不一樣) 。所以,有偶人數還是無法提升。
生育的優點低於缺點,環境不適合生育者
生小孩有什麼好處?如果答案是 "有補助" 的,你一定沒生過小孩。小孩出生吃奶要錢、尿布要錢、幼兒園要錢、安親班要錢、生病要錢、才藝班要錢。我的可愛鄰居將小孩送往台中山區某知名寄宿學校,隨便就要繳五位數。另一位朋友的小孩經常在補習,圍棋、珠算、游泳、土風舞、跆拳道、英語會話,我真為她的國小三年級生涯感到過分的多采多姿!
對城市小孩來說,大部分的環境也很不適合小孩生長。小孩沒有放養的場地,或許有,但你害怕被綁架、勒索、人口販賣、器官走私、詐騙,所以只能放小孩在家 (或者,你希望她跟肯德基、麥當勞、便利商店一起長大?)。到處都是怪叔叔、惡阿姨,交通變差終於將馬路變成虎口。放假時,郊外不巧到處都是人 (因為大家都想同一件事,出們放鬆),再遠一點又都是品質不好的遊樂設施,出國又因為賺得不多、沒休假而作罷....... 試問一下,理智的人會怎麼做決定?生還是不生?To be or not to be?
但生育仍有優點。有小孩確實能體驗到不同的生命價值,有小孩能讓人成長,有小孩能體會身為父母的苦心,有小孩能創造家庭新歡樂。但是現在社會還跟你講價值嗎?
政府鼓勵生育的用意是什麼?
台灣土地有限、資源貧瘠,人口過度增加只不過增加國家負擔。如果政府覺得因此稅收不夠、老化嚴重,麻煩一下,好好用錢比較重要,早就該通盤檢討預算問題。多少錢做多少事,什麼樣的 "國家階段" 就該擬什麼樣的預算。
像是日本,有計畫的設計與規劃讓女性生育又不會影響工作的政策,慢慢鼓勵女性 "正常生子"。這樣一來,家庭收支可以維持,也能建造有小孩的家庭生活。同時,這樣的結構,也能應付未來老人化社會。
政府應當投入的,不僅是鼓勵生育,更要開始進行老年化社會建造。緩坡道公共建設、低底盤公車、無障礙人行道 (想想現在的騎樓,真是有夠恐怖的。我可不想以後杵著拐杖罵人啊) 這些現在不投入規劃、興建,到時候一次哪裡徵建得完?
政府鼓勵生育的結果是什麼?
根據統計,這十幾年來只要是結婚的人,她們的平均生育率並沒有變化,叫她們多生是沒用的。真正的問題是,結婚的人太少了 (婚生子女因此不足)。不過,現在的政策,鼓勵結婚的少,這才是重點中的重點。
目前,不斷斯吼鼓勵生產的結果,其實是在鼓勵已經結婚婦女 "再生"。鼓勵的方式很老套:多生就給更多錢 (又不給太多)。
不過,這對缺錢的一族誘因極大;但對收入不錯的一族,誘因小、 "性趣" 就更缺缺了。因為事實上,生小孩的問題不是 "生",而是 "養" 啊 (生頂多耗時十個月,養可是要一輩子!)。這樣亂鼓勵之下衍生的社會問題是,為了求現,低收入戶生了很多,卻更沒有辦法提供好的教育,變相鼓勵讓數據變好看了,卻拉低了國力。
生育率低是一件事,背後錯綜複雜的問題,政府長官們有仔細好好想過嗎?
最近聽朋友討論這個問題,所以開始找一些資料,並將這些資料整理出來,試圖從中窺得真正原因。初步來看,許多政府政策並未對症下藥,甚至於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過身為中華民國的公民,亂醫並非一日如此,我想大夥大抵也習慣了。(進入正題之前,再提醒一句:個人見解,不喜勿入。若要評論,請就事論事。) 這裡就可能的原因,做重點式的描述:
結婚年齡提高,生小孩年齡拉長
沒錯,台灣的初婚年齡 (第一次結婚,大多數人都結一次) 不斷提升,已經從 1997 年的 26.3 歲提升到 2011 年將近 29 歲。這樣的結果,期間的空檔讓生育年齡也隨之拉長,因此造成晚婚自然會晚生的現象。也就是說,原本一位女性26.3左右就該生了,卻延遲到29歲的意思,等於是生育週期拉長很多。
另外,晚婚會導致生育率下降。一是生不出來,一是不想生。總之,晚婚會讓出生率降低。這種問題的背後,是為什麼晚婚,而不是獎勵生育。如果有辦法讓大家不晚婚,生育率自然會提升。我以前做過老鼠試驗,年輕老鼠生育率高 (真是廢話) ,年輕人結婚生小孩的機率也會提高。年紀大生小孩的風險很大,政府應投入更多關於醫院的設施改進、相關高齡產婦研究、高齡生育的小孩疾病問題以及高齡產婦面對的小孩照顧問題。
不婚人口增加
不婚代表三種意義:不想婚、結婚不生、跟無法生的人在一起過日子 (同性婚姻)。為什麼不想婚,女性自主意識抬頭 (不想太早變成黃臉婆),女性工作職位逐漸增高 (你老婆是經理,你才不過是理專),女性支配權增大 (類似我的野蠻女友,女生說話愈來愈大聲),女性變美了 (醫學進步、辣妹增加,讓女生籌碼變多) 都是原因。不過,我們能再搞一次愚民化嗎?教育她們女子無才便是德嗎?切!不太可能。
結婚不生的理由就更多了,我們看那些生小孩的父母,被折騰的樣子就知道。我有一個朋友,他把一隻小狗當小孩。他說,光是學費我就不知道省了多少,而且小狗不會跟我頂嘴,又不抽菸,更不會交壞朋友,連墮胎都很方便。雖然是謬論、歪理,但是也很有道理。
同性戀沒什麼不好,但無法產生下一代。在台灣,有非常少數的同性戀會去借精生小孩,或是認養,不過並不像國外電視演的,那比例非常的低。
不就業的機會成本提高
女性畢業幾乎都有工作,結婚之後若放棄工作,就等於放棄物質享受,這種狀態就是機會成本提高。若又要雙薪,又要生小孩,你可以打聽一下保母費用,保證你會吐一吐舌頭說還不如算了。因此,潛意識來說,人會阻止自己破壞這種美好的平衡,進而晚生或是不生。
台北市托育酬勞行情表 (保母費用)
型態 | 計算方式 | 行情 | 備註 |
---|---|---|---|
全日托(24小時) | 以月計 | 2萬 - 2.7萬 | -- |
日托(7-12小時) | 以月計 | 1.5萬 - 2萬 | -- |
半日托(3-6小時) | 以月計 | 7千 - 1.5萬 | -- |
臨托(暫時托) | 以小時計 | 100元 - 250元 | -- |
http://100s.hypermart.net/sal.html
上述行情不包括副食費與年節獎金。通常六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可以開始食用奶粉以外的食品,一般奶粉由家長提供給保母,如副食品家長不自行提供就得貼補現金請保母準備,行情是日間托一千元、全日托二千元, 至於獎金,全年至少要有年終獎金加發一個月薪水。
有偶人數降低
白話說,結婚的比例下降了。1994年,共有十七萬人結婚。到了2007年,只剩下十三萬五千人結婚。你說好男人不見了、好女人消失了,或是大家不想太快結婚都可以。總之,自由人口不斷變多,中央差距一昇華就是數十萬人沒在貢獻增產報國行列。
這背後的問題是什麼?男性、女性想結婚的,就找外籍配偶。根據傳聞,台灣小孩都是外國配偶在生嗎?據統計,2001年,外籍配偶生小孩占全年小孩的 10.7% (天啊,10個小孩一個是混血!) 。到2009年為止,這比例仍是 10.2% 左右,未見增高。原因是面試難度高,導致外籍新娘數量減緩。
背後的大哉問,為什麼有偶的人數不多?所以重點是要鼓勵有偶?請各位研究近五年媒體,片中關於結婚,結婚又有好下場的,請問有多少部?鼓勵白頭偕老的新聞多?還是毒害、兇殺、外遇、小三、情殺的多?社會集體氛圍就不鼓勵結婚,那又如何提升有偶人數呢?
另外,男女的性比例失調也是一個問題。不只是台灣,大陸更嚴重。近十年來男女出生比率比例嚴重失調,1996 年性比例 108.6 (男比女,男多女少),至 2006 年的性比例 110,代表有8.6到10%的男生將來會娶不到老婆,最後也只好去娶外籍新娘。很可惜,討一個外籍新娘並不便宜、審查又嚴格、風土又怪異 (至少跟我們不一樣) 。所以,有偶人數還是無法提升。
生育的優點低於缺點,環境不適合生育者
生小孩有什麼好處?如果答案是 "有補助" 的,你一定沒生過小孩。小孩出生吃奶要錢、尿布要錢、幼兒園要錢、安親班要錢、生病要錢、才藝班要錢。我的可愛鄰居將小孩送往台中山區某知名寄宿學校,隨便就要繳五位數。另一位朋友的小孩經常在補習,圍棋、珠算、游泳、土風舞、跆拳道、英語會話,我真為她的國小三年級生涯感到過分的多采多姿!
對城市小孩來說,大部分的環境也很不適合小孩生長。小孩沒有放養的場地,或許有,但你害怕被綁架、勒索、人口販賣、器官走私、詐騙,所以只能放小孩在家 (或者,你希望她跟肯德基、麥當勞、便利商店一起長大?)。到處都是怪叔叔、惡阿姨,交通變差終於將馬路變成虎口。放假時,郊外不巧到處都是人 (因為大家都想同一件事,出們放鬆),再遠一點又都是品質不好的遊樂設施,出國又因為賺得不多、沒休假而作罷....... 試問一下,理智的人會怎麼做決定?生還是不生?To be or not to be?
但生育仍有優點。有小孩確實能體驗到不同的生命價值,有小孩能讓人成長,有小孩能體會身為父母的苦心,有小孩能創造家庭新歡樂。但是現在社會還跟你講價值嗎?
政府鼓勵生育的用意是什麼?
台灣土地有限、資源貧瘠,人口過度增加只不過增加國家負擔。如果政府覺得因此稅收不夠、老化嚴重,麻煩一下,好好用錢比較重要,早就該通盤檢討預算問題。多少錢做多少事,什麼樣的 "國家階段" 就該擬什麼樣的預算。
像是日本,有計畫的設計與規劃讓女性生育又不會影響工作的政策,慢慢鼓勵女性 "正常生子"。這樣一來,家庭收支可以維持,也能建造有小孩的家庭生活。同時,這樣的結構,也能應付未來老人化社會。
政府應當投入的,不僅是鼓勵生育,更要開始進行老年化社會建造。緩坡道公共建設、低底盤公車、無障礙人行道 (想想現在的騎樓,真是有夠恐怖的。我可不想以後杵著拐杖罵人啊) 這些現在不投入規劃、興建,到時候一次哪裡徵建得完?
政府鼓勵生育的結果是什麼?
根據統計,這十幾年來只要是結婚的人,她們的平均生育率並沒有變化,叫她們多生是沒用的。真正的問題是,結婚的人太少了 (婚生子女因此不足)。不過,現在的政策,鼓勵結婚的少,這才是重點中的重點。
目前,不斷斯吼鼓勵生產的結果,其實是在鼓勵已經結婚婦女 "再生"。鼓勵的方式很老套:多生就給更多錢 (又不給太多)。
不過,這對缺錢的一族誘因極大;但對收入不錯的一族,誘因小、 "性趣" 就更缺缺了。因為事實上,生小孩的問題不是 "生",而是 "養" 啊 (生頂多耗時十個月,養可是要一輩子!)。這樣亂鼓勵之下衍生的社會問題是,為了求現,低收入戶生了很多,卻更沒有辦法提供好的教育,變相鼓勵讓數據變好看了,卻拉低了國力。
生育率低是一件事,背後錯綜複雜的問題,政府長官們有仔細好好想過嗎?
分類標籤:
科學研究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