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08 9月, 2007
出版社與數位出版
每個人天生都有蒐集資訊的興趣,像是剪下報紙的有用訊息、彙整朋友寄來的電子郵件、收集不錯的網站連結,或是把很好的文章透過打字轉成數位檔案,然後儲存在自己的電腦中。這些雜亂無章的資訊,只要花些時間整理一番,資訊會立即提升到「知識」的地位。這些被整理好的知識,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傳遞給其他人,不管透過網路寄送的E-Mail,或是用印表機列印、裝訂成冊再交給對方,這份經過精心整理的資料,在某種程度上當然也算是一本「書」了。
既然個人可以如此簡單成為「出書人」,那負責出版工作的出版社不就人人都能勝任了嗎?恐怕事情沒有這樣簡單,個人想取代出版社還需要更多的技能才辦得到。狹義的說法,出版是「出版社」的工作,就像報紙有專門負責的報社、雜誌或書籍有專業出版社一樣,出版一直都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幫忙(像是版權取得、校訂、編輯、落版、送印,都需要受過很多訓練),平常人參與或涉入則有很多domain know-how的障礙。從事商業書出版工作的編輯,需要具備觀察目前市場狀況的能力,以便判斷什麼樣的出版品能在最好出版時機上市,而且公司化的出版社需要負擔收支損益平衡,凡是都要講求達到一定程度獲利,耗費的版稅、紙張、裝訂、印刷的支出要盡量壓低;而銷售、行銷、鋪貨取得的收入,則愈高愈好,因而各種規劃計算也更趨縝密,這種專業對個人來說當然是高度門檻。
出版社的困難
雖然出版具高度專業性,但我們四周到處都有出版的影子。學校的校刊社,就是最簡單的出版社,由於學校的補助,銷售業績便不是太重要,但它確確實實是一個迷你出版社。公協會的會刊編纂小組,會定期為會員出版會內刊物,其中包括邀稿、編纂、找人排版以及印刷裝訂,這理所當然也是一種出版社。而更廣義的出版比較單純,也很適用今日到處充斥電腦與網路時代的世界,那就是「出版是一種散佈的行為」。簡單的說,在網站上發表作品、使用個人新聞台(類似網路專欄)發佈文章、或是發行自己的電子報(定期寄送電子報給特定訂戶),只要在種程度上散佈文字、聲音、動畫等等內容(content),這都可以稱作出版的一種形式。
表面上看起來,出版實體書的出版社似乎把重心放在內容匯集上,並且透過專業程序加以組合,最終產出適合自我風格的出版品。不過出版社的背後,尚隱藏一個巨大的危機,那就是不論這些書有沒有在市面銷售,這些出版社們都會面臨「存貨問題」。
存貨問題也可以解釋成印量問題,因為這兩者息息相關。當一本書付梓時,最難判斷的就是書要印多少本,儘管有很多數據透露印量該是多少(比方說之前的經驗值、訂戶的數量、訂單需求等等),不過還是會有很多風險存在,怎麼估都無法估計精確。除了臨時性可能增加的數量,安全存貨也必須考慮進去,如果把裝訂錯誤的退換數量、搬運時的損毀量也加進去,那可能為了求安心,會理所當然超印很多本。這些暫時性的庫存,無論時間有多麼短暫,總得騰出空間存放,於是出版社還必須多具備一項管理倉儲的能力以控制存貨;如果出版速度稍快,超量預估的書就會不斷累積,那麼很快地,你就要被迫跟這片書海作伴了。
按需列印(print on demand)
所謂「按需列印」(或是簡稱POD)是一種能夠支援少量印刷、裝訂成書的技術與設備合稱。一般印刷廠需要累積達到數千本印量才能印刷,是因為這樣最符合經濟效益,然而「按需列印」採用不同的印製設備,可以在數十本、數百本需求內開始印刷。透過收到訂單再開始製造,幾乎等於沒有庫存發生。
既然過多的庫存是一種浪費,為什麼不是在需要時才開始列印,這樣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理由很簡單,這跟印刷的直接成本有很大關連。每次印刷時,輸出、打樣、校對、調色與機器運轉的成本已經負擔,所以大量印刷價格會比較便宜,平均單本價格也較低。這就跟開模的道理一樣,第一次開模費用很高,但是使用同樣的模具繼續大量複製,後續的成本相對就比較低廉。反過來說,列印數量不大的「按需列印」就需要負擔較多的「開模」費用(儘管「按需列印」的「開模」費用比較低廉),單本所需的價格就比整批大量列印更貴,在一切都是未知數之下,「按需列印」似乎不是個好辦法,風險也不小。
這種好壞並非絕對,因為若能有效降低「按需列印」的成本,或是採用累積式整批列印(累積到一定數量再列印),「按需列印」的辦法或許更經濟。另外值得考慮的是,儘管第一次大量印刷能取得較便宜的價格,但若首次估量錯誤,大量過剩的印刷品所佔據倉儲的成本,或是無法賣出而滯銷帶來的損失,說不定還不如使用單位價格稍高的「按需列印」。
數位出版與數位印刷
出版社明明有機會把書做得更好,但是由於多了一項庫存的麻煩事,變成要身兼「內容管理師」以及「庫存控制師」,出版也就變得不是如此單純,預估印量工作變成是出版入門的必修專業科目。一個好的出版社(或是任何從事出版的個人、機關)不但要把內容做好、成本控制好、印量管控得宜,還要負責賣得好成績,這些碰上網路之後,一切即將改觀。
就像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假設從電腦端編輯好的「書」(以電子檔案形式存在),直接利用網路傳遞給消費者,而對方只需要透過螢幕觀看,而沒有「紙」介入其中,那世界會變得多不同?
首先,庫存不再是問題。因為沒有「印成紙本書」,也就不會有要印多少的問題,數位出版品能夠「按需製造(production on demand)」,要比「按需列印」高明許多。接下來,印刷的成本不見了。原本印刷成書的過程中,有大部分的費用消耗在紙張、印刷、庫存、物流上面,可是有了數位出版後這些都被轉移或消失了,虛擬空間不需要太多的實體空間堆放書本,書本放再久也不會發黃、蟲蝕,這些都成了數位出版最大的誘因。
數位出版也帶來新的問題,比方說這種「數位書」要怎麼編輯?純粹文件檔是不容易閱讀的,一定要經過適當的編排與整理(或是說需要額外的加工)。想像一個諾大的檔案被寄到你的電子郵件信箱,打開後是五萬字的文字檔案,誰會有興趣閱讀?於是會有新的編輯方式誕生,一如數年前「網頁」這項技術剛崛起時,網站設計、網站美術編輯這些新職位才應運而生,不過目前真正「數位編輯」這種工作還沒成形。新的成本結構衍生出新的問題,印刷費沒有了,但是多了數位檔案轉換成電子書的費用;庫存空間沒了,但是多出需要存放數位檔案的「硬碟空間」;物流派送不需要貨車幫助,不過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網路傳輸頻寬;更重要的是,實體書不易複製,就算你用影印機,複製一本彩色書的價格根本是天價!但是運用數位技術,複製相形之下就太容易了,所以著作權保護技術(DRM)就很重要。
數位遲早會來,看你準備好了沒有!
數位出版是非常新興的工作,想認識這塊領域的出版社(或是任何想參與數位出版的人)早期需要靠摸索與不斷學習才能成長,而且不同類型的出版型態間,並沒有通用的標準可以一體適用,參與前會先墜入五里霧之中。不過這種混沌不明狀況,應當被視為是黎明前的黑暗,只等待曙光一現,一切機制都會被自動開啟。
這有點像MP3的歷史。MP3檔案被發明、然後寬頻不斷普及、聲音檔案轉換成MP3非常方便、ezPeer跟Kuro的流行……,這一連串都是混亂的前兆。這些種種都對唱片業發展不利,好像歌唱事業即將被毀滅。但這些都只是唱片業黎明前的黑暗期,市場沒有找到對的方式處理科技,多數公司都無法料理這麼便利的工具以使之融入既有工業架構中,因此耗費了五、六年的時間在摸索。當一夕之間蘋果電腦推出殺手級MP3隨身聽與網路販售MP3服務,馬上就啟動正式販售合法MP3的機制(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掏腰包花錢的),市場當下就決定了規格,下載與獲利之聲不斷出現,唱片業的曙光終於來到。
數位出版也類似這樣的情況,閱讀硬體尚未到位、頻寬還是不夠大、數位編輯沒有養成,但這些都正局部或逐步變化更迭,並往數位出版的版圖緩慢移動中……這不就是全面變化的前兆嗎?美國e-ink公司與Sony合作的電子書硬體,解析度已經直逼報紙,畫面會動的電子書就要開發完成;其他硬體業者如Sony、Panasonic、Hitachi、HP都有電子書閱讀器硬體的原型機種期待上市。頻寬問題也逐步獲得解決,數位家電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而是一般家庭中的標準配備,甚至數位電視都將在2008年前將於全台灣換裝完畢。目前只剩下內容與電子書格式亟待開發,而這些在國外軟體業者如Adobe、Microsoft、Newsstand、Zinio、方正、超星等大公司上已經顯露出端倪,不斷有新的出版品推陳出新佔據網路市場。國內數位典藏業者、數位出版業者、軟硬體廠商也摩拳擦掌,在通路與出版端對消費者進行各種測試,希望藉由不斷累積內容換取市場,在那殺手級應用出現,還有很多道路必須舖設呢!
既然個人可以如此簡單成為「出書人」,那負責出版工作的出版社不就人人都能勝任了嗎?恐怕事情沒有這樣簡單,個人想取代出版社還需要更多的技能才辦得到。狹義的說法,出版是「出版社」的工作,就像報紙有專門負責的報社、雜誌或書籍有專業出版社一樣,出版一直都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幫忙(像是版權取得、校訂、編輯、落版、送印,都需要受過很多訓練),平常人參與或涉入則有很多domain know-how的障礙。從事商業書出版工作的編輯,需要具備觀察目前市場狀況的能力,以便判斷什麼樣的出版品能在最好出版時機上市,而且公司化的出版社需要負擔收支損益平衡,凡是都要講求達到一定程度獲利,耗費的版稅、紙張、裝訂、印刷的支出要盡量壓低;而銷售、行銷、鋪貨取得的收入,則愈高愈好,因而各種規劃計算也更趨縝密,這種專業對個人來說當然是高度門檻。
出版社的困難
雖然出版具高度專業性,但我們四周到處都有出版的影子。學校的校刊社,就是最簡單的出版社,由於學校的補助,銷售業績便不是太重要,但它確確實實是一個迷你出版社。公協會的會刊編纂小組,會定期為會員出版會內刊物,其中包括邀稿、編纂、找人排版以及印刷裝訂,這理所當然也是一種出版社。而更廣義的出版比較單純,也很適用今日到處充斥電腦與網路時代的世界,那就是「出版是一種散佈的行為」。簡單的說,在網站上發表作品、使用個人新聞台(類似網路專欄)發佈文章、或是發行自己的電子報(定期寄送電子報給特定訂戶),只要在種程度上散佈文字、聲音、動畫等等內容(content),這都可以稱作出版的一種形式。
表面上看起來,出版實體書的出版社似乎把重心放在內容匯集上,並且透過專業程序加以組合,最終產出適合自我風格的出版品。不過出版社的背後,尚隱藏一個巨大的危機,那就是不論這些書有沒有在市面銷售,這些出版社們都會面臨「存貨問題」。
存貨問題也可以解釋成印量問題,因為這兩者息息相關。當一本書付梓時,最難判斷的就是書要印多少本,儘管有很多數據透露印量該是多少(比方說之前的經驗值、訂戶的數量、訂單需求等等),不過還是會有很多風險存在,怎麼估都無法估計精確。除了臨時性可能增加的數量,安全存貨也必須考慮進去,如果把裝訂錯誤的退換數量、搬運時的損毀量也加進去,那可能為了求安心,會理所當然超印很多本。這些暫時性的庫存,無論時間有多麼短暫,總得騰出空間存放,於是出版社還必須多具備一項管理倉儲的能力以控制存貨;如果出版速度稍快,超量預估的書就會不斷累積,那麼很快地,你就要被迫跟這片書海作伴了。
按需列印(print on demand)
所謂「按需列印」(或是簡稱POD)是一種能夠支援少量印刷、裝訂成書的技術與設備合稱。一般印刷廠需要累積達到數千本印量才能印刷,是因為這樣最符合經濟效益,然而「按需列印」採用不同的印製設備,可以在數十本、數百本需求內開始印刷。透過收到訂單再開始製造,幾乎等於沒有庫存發生。
既然過多的庫存是一種浪費,為什麼不是在需要時才開始列印,這樣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理由很簡單,這跟印刷的直接成本有很大關連。每次印刷時,輸出、打樣、校對、調色與機器運轉的成本已經負擔,所以大量印刷價格會比較便宜,平均單本價格也較低。這就跟開模的道理一樣,第一次開模費用很高,但是使用同樣的模具繼續大量複製,後續的成本相對就比較低廉。反過來說,列印數量不大的「按需列印」就需要負擔較多的「開模」費用(儘管「按需列印」的「開模」費用比較低廉),單本所需的價格就比整批大量列印更貴,在一切都是未知數之下,「按需列印」似乎不是個好辦法,風險也不小。
這種好壞並非絕對,因為若能有效降低「按需列印」的成本,或是採用累積式整批列印(累積到一定數量再列印),「按需列印」的辦法或許更經濟。另外值得考慮的是,儘管第一次大量印刷能取得較便宜的價格,但若首次估量錯誤,大量過剩的印刷品所佔據倉儲的成本,或是無法賣出而滯銷帶來的損失,說不定還不如使用單位價格稍高的「按需列印」。
數位出版與數位印刷
出版社明明有機會把書做得更好,但是由於多了一項庫存的麻煩事,變成要身兼「內容管理師」以及「庫存控制師」,出版也就變得不是如此單純,預估印量工作變成是出版入門的必修專業科目。一個好的出版社(或是任何從事出版的個人、機關)不但要把內容做好、成本控制好、印量管控得宜,還要負責賣得好成績,這些碰上網路之後,一切即將改觀。
就像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假設從電腦端編輯好的「書」(以電子檔案形式存在),直接利用網路傳遞給消費者,而對方只需要透過螢幕觀看,而沒有「紙」介入其中,那世界會變得多不同?
首先,庫存不再是問題。因為沒有「印成紙本書」,也就不會有要印多少的問題,數位出版品能夠「按需製造(production on demand)」,要比「按需列印」高明許多。接下來,印刷的成本不見了。原本印刷成書的過程中,有大部分的費用消耗在紙張、印刷、庫存、物流上面,可是有了數位出版後這些都被轉移或消失了,虛擬空間不需要太多的實體空間堆放書本,書本放再久也不會發黃、蟲蝕,這些都成了數位出版最大的誘因。
數位出版也帶來新的問題,比方說這種「數位書」要怎麼編輯?純粹文件檔是不容易閱讀的,一定要經過適當的編排與整理(或是說需要額外的加工)。想像一個諾大的檔案被寄到你的電子郵件信箱,打開後是五萬字的文字檔案,誰會有興趣閱讀?於是會有新的編輯方式誕生,一如數年前「網頁」這項技術剛崛起時,網站設計、網站美術編輯這些新職位才應運而生,不過目前真正「數位編輯」這種工作還沒成形。新的成本結構衍生出新的問題,印刷費沒有了,但是多了數位檔案轉換成電子書的費用;庫存空間沒了,但是多出需要存放數位檔案的「硬碟空間」;物流派送不需要貨車幫助,不過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網路傳輸頻寬;更重要的是,實體書不易複製,就算你用影印機,複製一本彩色書的價格根本是天價!但是運用數位技術,複製相形之下就太容易了,所以著作權保護技術(DRM)就很重要。
數位遲早會來,看你準備好了沒有!
數位出版是非常新興的工作,想認識這塊領域的出版社(或是任何想參與數位出版的人)早期需要靠摸索與不斷學習才能成長,而且不同類型的出版型態間,並沒有通用的標準可以一體適用,參與前會先墜入五里霧之中。不過這種混沌不明狀況,應當被視為是黎明前的黑暗,只等待曙光一現,一切機制都會被自動開啟。
這有點像MP3的歷史。MP3檔案被發明、然後寬頻不斷普及、聲音檔案轉換成MP3非常方便、ezPeer跟Kuro的流行……,這一連串都是混亂的前兆。這些種種都對唱片業發展不利,好像歌唱事業即將被毀滅。但這些都只是唱片業黎明前的黑暗期,市場沒有找到對的方式處理科技,多數公司都無法料理這麼便利的工具以使之融入既有工業架構中,因此耗費了五、六年的時間在摸索。當一夕之間蘋果電腦推出殺手級MP3隨身聽與網路販售MP3服務,馬上就啟動正式販售合法MP3的機制(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掏腰包花錢的),市場當下就決定了規格,下載與獲利之聲不斷出現,唱片業的曙光終於來到。
數位出版也類似這樣的情況,閱讀硬體尚未到位、頻寬還是不夠大、數位編輯沒有養成,但這些都正局部或逐步變化更迭,並往數位出版的版圖緩慢移動中……這不就是全面變化的前兆嗎?美國e-ink公司與Sony合作的電子書硬體,解析度已經直逼報紙,畫面會動的電子書就要開發完成;其他硬體業者如Sony、Panasonic、Hitachi、HP都有電子書閱讀器硬體的原型機種期待上市。頻寬問題也逐步獲得解決,數位家電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而是一般家庭中的標準配備,甚至數位電視都將在2008年前將於全台灣換裝完畢。目前只剩下內容與電子書格式亟待開發,而這些在國外軟體業者如Adobe、Microsoft、Newsstand、Zinio、方正、超星等大公司上已經顯露出端倪,不斷有新的出版品推陳出新佔據網路市場。國內數位典藏業者、數位出版業者、軟硬體廠商也摩拳擦掌,在通路與出版端對消費者進行各種測試,希望藉由不斷累積內容換取市場,在那殺手級應用出現,還有很多道路必須舖設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留言:
良凱兄:
好久不見,
我是冠華,
可以將您這篇文章
"大量"轉寄給老師們和出版界的朋友嗎?
好久不見。
沒問題啊,都已經貼在blog上,
就是要給人看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