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11 4月, 2012
給大學生的第一封信:要多問問題
作者:薛良凱
台灣年輕人給我的印象是這樣,在課堂上不太主動舉手發問,但下課後卻踴躍圍在我身邊提問;演講後的 QA 時間很少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在講完後趁我打包行囊時,會拿著筆記本、名片、非常靦腆外加興奮的來講台邊與我分享她們的故事。當我搭高鐵回到家時,信箱已經有許多當天聽講學生的信等著我,裡面充滿她們當天的收獲與想法。
剛開始我也慢慢習慣了這種模式,甚至於把這種現象當作常態,直到有一次,我在某個國小課堂上遇到一群學生,這才開始發現不對勁,因為國小學生超愛問問題的。國小生問問題是信手拈來全不費功夫,不知道他們是刻意還是無心,總之隨便就能超過我腦能力負荷。如果我真的很認真,把他們的每個問題經過我有限大腦迴路,再多思考到對方能聽懂的程度,把原本艱澀的解說化作平實、小朋友能了解的答案,這過程就要殺死為數不少的腦細胞。
如果你願意試試看,請回答這些小學生的問題:為什麼人會死?為什麼鳥會飛?為什麼汽油要漲價?為什麼我要念書?為什麼下課只有十分鐘?我什麼時候才會長大?我要怎樣可以當老師?對了,為什麼會有壞學生?
要回答這些,牽扯上生命學、生物學、動力工程、流體力學、經濟學、物價指數、複雜又不一定可靠的油價公式等等布拉布拉。我一題還沒「答盡」,第二題就上了身,第三題在那伸直手臂的拳頭下,小嘴巴就要憋不住。這些魚貫而出、不假思索的問題,一來是忍不住疑問,二來是對真相的渴望。
什麼時候,我們開始失去那股問問題的熱情?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被灌輸海量的知識,「讀書」變成學生一種負面動詞。讀書表示要犧牲假日、時間,然後花時間把答案背起來,在特定時間內不要忘記,並在該時效內將答案填在紙上。如果你沒忘記該記的答案,一來是證明你記憶好,二來是恭喜你將拿到高分了。一連串的轟炸下,在課堂上連吞都吞不下了,哪還有時間去嚼爛。老師不來找碴便罷,自己哪有這個閒情逸致去問其他問題?第一學期考完,第二學期大腦便如經歷大掃除般清空;第二學期考完,第三學期又清空。到了畢業,認清一項現實:好像學校知識,記下來的好少好少,更別說如何活用。
國小升國中免試,表示國小還不會有升學壓力。國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就不一樣了,為了獲取高分,第一目標就是把考試科目給全部記起來,至少在考試前不要忘記。至於需要理解的、運算的,就靠練習解題增加實力,不然就全部背起來。
有人說,這樣雖然不好,但是公平啊?或許是公平的,但是對什麼公平呢?根據陶倫斯博士(Ellis Paul Torrance)的研究,高創造力者未必有高智力,而高智力者未必有高創造力。在 100 個小孩中,如果依智力標準選拔前 20 個高智力者,再用方式選擇前 20 個高創造力者,則在 20 個高智力者當中,只有 6 個人也同時具有高創造力。陶倫斯博士說:「若我們僅用智力測驗的結果,去選擇資賦優異的兒童,那麼很可能會有 70% 具有高創造力的兒童在其中落選。」
考試或許培育、篩選出高智力者,卻同時有可能遺忘了高創意者。而高度填鴨的升學制度,再把高智力者的腦子弄成水泥,實在是一件可怕的事。很多人不太相信事實如此,我在對大學新生的演講中,曾考過大家一些簡單的數學、地理、化學問題,像是 sin30 是多少?世界第二大河在哪裡?福州、金門、台北、香港,哪個城市最北邊?大家幾乎都是笑一笑說,早就忘光了。是啊,沒什麼了不起,要不是我還在教書,我也早忘光了。不過,國中三年、高中三年、甚至於大學四年,這十年不算少的歲月,你到底記得過哪些刻骨銘心的知識?你到底被哪些課堂上的故事感動,至今還回味無窮呢?如果什麼都不剩,那又何必花這些時間去念書?真的是太可惜了!
做什麼,都要求有收穫
我自己是這樣想的,求學是為了學會一套工具,這套工具就是自己探索世界的「求生包」,供你離開校園、進入社會時使用。求學也是為了學會一套武器,幫助武裝自己,並且利用這套武器,在社會上立足、發展、茁壯、打出自己的一片江山。但是現在的學生,離開學校時,身上幾乎衣不蔽體,手裡好似握著一把不鋒利的爛匕首,儼然是一個冷兵器時代出身的古董戰士。拜託,現在已經進入原子時代,用匕首自裁都還嫌不給力呢。
話雖如此,仍有許多人懂得把工具往「求生包」裡積累,隨時撿拾武器掛在腰間。還在校內,就身穿黃金盔甲;還沒畢業,企業就搶著要人。這些人懂得求學是為了充實自己,而不是應付考試。我要再說一次,求學是為了充實自己,而不是應付考試。考試砸了,一點都沒關係,重要是你到底得到了什麼呢?如果不是為了充實自己,而是為了一張文憑?那麼,奉勸你還是別繼續念了,因為為文憑念書的人,「求生包」裡面總是空空如也。
因此,在離開校園前,應把握所有能學習的機會,理由有二:
一、學生時代允許犯小錯,學生沒什麼好丟臉的。因為是學生,就像有一個防護罩,反正是在學習,偶而犯些小錯在所難免。利用這個機會,正是最好學習契機。舉凡上台演講、作報告、問問題、實習、做實驗等等等,只要遵守規章、不要犯規,多練習幾次,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會給予最多的機會讓學生學習到好。如果學校裡不學,要進社會再學,抱歉,那裏可不是會給你再一次、補考、充修機會的地方。要挑軟柿仔吃,還是從學校慢慢練功起最好。
二、當學生沒有太大的生活家計與責任壓力。出了社會,不會有人還記得你的個體經濟學才 62 分、微積分被當過、或是狹義相對論三修。會在乎的,大概只有自己。因此把握這個契機,用力的去學習與裝備自己,就當在練功儲備自己的能力。學不會就重來,反正搞砸了不會扣你薪水(反正當學生也沒薪水);只要不是偷搶拐騙傷天害理,老師總是會給予機會從輕量刑。目標很簡單,就是不斷的打怪(委屈各位老師當怪了)、搶寶(學習自己需要的技術、能力),然後升級。
請注意,這些學習,並不僅僅是為了求得高分、文憑,而是為了在你自己的「求生包」裡面多塞把槍、多放進幾顆手榴彈,甚至於鍛鍊自己的意志,訓練自己的能耐,讓自己身上多穿上幾件防彈背心。
如何讓「求生包」更完備?
古人說的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是說,只知道把東西記下來,卻不去用腦思考背後的道理,那等於一無所知;而單憑空想像,卻不去實地去學,也得不到正確、有用的學問。要想知道學會了沒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個問題。
別小看問問題這件事,要問得好,問得漂亮,問得關鍵可不簡單。這裡,我不打算把所有秘密都告訴你,只說一個重點。問問題是要靠親身實踐去體會,先仔細聽,把講著前因後果串在一起,再對照對方的論點。最後把這些論點跟自己的常識做比對,看看差距是什麼。
如果跟自己的想法一樣,你可以想想,果真如此嗎?有沒有例外?如果不一樣,那太好了,你可以說說看自己的想法,看看對方怎麼看這件事。
不必怕舉手。能言善道者,也是從啞口無言開始練起。就算說聲感謝,也是一種意見啊。把目標放在我想填滿我的「求生包」,因此我要吸取有用的知識;因此我要把知識給融在自己的腦裡;因此我要多發言,去把不會的搞懂;因此我要多給自己機會去練習發問。理由很多,請動手吧!你缺的不是想,是做。
這封信的最後,我想說一句話。多問問題,表示對自己生活的不滿足,表示不安於現狀,表示保持懷疑,表示你能有進步空間。多問問題,能刺激自己的思路,能刺激自己的創意,能開拓自己的眼界,能讓自己搞懂很多事情。多問問題,可以訓練口才,可以增加膽量,可以考驗自己的理解程度,可以深化自己思考事物的方式。多問問題,百利而無一害。
尼采說,「沒有一顆悸動的心,就不會誕生出閃爍的星。(You need chaos in your soul to give birth to a dancing star.)」 這是我的座右銘,今天,我把這句話送給你,希望你永遠有一顆悸動的心!
台灣年輕人給我的印象是這樣,在課堂上不太主動舉手發問,但下課後卻踴躍圍在我身邊提問;演講後的 QA 時間很少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在講完後趁我打包行囊時,會拿著筆記本、名片、非常靦腆外加興奮的來講台邊與我分享她們的故事。當我搭高鐵回到家時,信箱已經有許多當天聽講學生的信等著我,裡面充滿她們當天的收獲與想法。
剛開始我也慢慢習慣了這種模式,甚至於把這種現象當作常態,直到有一次,我在某個國小課堂上遇到一群學生,這才開始發現不對勁,因為國小學生超愛問問題的。國小生問問題是信手拈來全不費功夫,不知道他們是刻意還是無心,總之隨便就能超過我腦能力負荷。如果我真的很認真,把他們的每個問題經過我有限大腦迴路,再多思考到對方能聽懂的程度,把原本艱澀的解說化作平實、小朋友能了解的答案,這過程就要殺死為數不少的腦細胞。
如果你願意試試看,請回答這些小學生的問題:為什麼人會死?為什麼鳥會飛?為什麼汽油要漲價?為什麼我要念書?為什麼下課只有十分鐘?我什麼時候才會長大?我要怎樣可以當老師?對了,為什麼會有壞學生?
要回答這些,牽扯上生命學、生物學、動力工程、流體力學、經濟學、物價指數、複雜又不一定可靠的油價公式等等布拉布拉。我一題還沒「答盡」,第二題就上了身,第三題在那伸直手臂的拳頭下,小嘴巴就要憋不住。這些魚貫而出、不假思索的問題,一來是忍不住疑問,二來是對真相的渴望。
什麼時候,我們開始失去那股問問題的熱情?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被灌輸海量的知識,「讀書」變成學生一種負面動詞。讀書表示要犧牲假日、時間,然後花時間把答案背起來,在特定時間內不要忘記,並在該時效內將答案填在紙上。如果你沒忘記該記的答案,一來是證明你記憶好,二來是恭喜你將拿到高分了。一連串的轟炸下,在課堂上連吞都吞不下了,哪還有時間去嚼爛。老師不來找碴便罷,自己哪有這個閒情逸致去問其他問題?第一學期考完,第二學期大腦便如經歷大掃除般清空;第二學期考完,第三學期又清空。到了畢業,認清一項現實:好像學校知識,記下來的好少好少,更別說如何活用。
國小升國中免試,表示國小還不會有升學壓力。國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就不一樣了,為了獲取高分,第一目標就是把考試科目給全部記起來,至少在考試前不要忘記。至於需要理解的、運算的,就靠練習解題增加實力,不然就全部背起來。
有人說,這樣雖然不好,但是公平啊?或許是公平的,但是對什麼公平呢?根據陶倫斯博士(Ellis Paul Torrance)的研究,高創造力者未必有高智力,而高智力者未必有高創造力。在 100 個小孩中,如果依智力標準選拔前 20 個高智力者,再用方式選擇前 20 個高創造力者,則在 20 個高智力者當中,只有 6 個人也同時具有高創造力。陶倫斯博士說:「若我們僅用智力測驗的結果,去選擇資賦優異的兒童,那麼很可能會有 70% 具有高創造力的兒童在其中落選。」
考試或許培育、篩選出高智力者,卻同時有可能遺忘了高創意者。而高度填鴨的升學制度,再把高智力者的腦子弄成水泥,實在是一件可怕的事。很多人不太相信事實如此,我在對大學新生的演講中,曾考過大家一些簡單的數學、地理、化學問題,像是 sin30 是多少?世界第二大河在哪裡?福州、金門、台北、香港,哪個城市最北邊?大家幾乎都是笑一笑說,早就忘光了。是啊,沒什麼了不起,要不是我還在教書,我也早忘光了。不過,國中三年、高中三年、甚至於大學四年,這十年不算少的歲月,你到底記得過哪些刻骨銘心的知識?你到底被哪些課堂上的故事感動,至今還回味無窮呢?如果什麼都不剩,那又何必花這些時間去念書?真的是太可惜了!
做什麼,都要求有收穫
我自己是這樣想的,求學是為了學會一套工具,這套工具就是自己探索世界的「求生包」,供你離開校園、進入社會時使用。求學也是為了學會一套武器,幫助武裝自己,並且利用這套武器,在社會上立足、發展、茁壯、打出自己的一片江山。但是現在的學生,離開學校時,身上幾乎衣不蔽體,手裡好似握著一把不鋒利的爛匕首,儼然是一個冷兵器時代出身的古董戰士。拜託,現在已經進入原子時代,用匕首自裁都還嫌不給力呢。
話雖如此,仍有許多人懂得把工具往「求生包」裡積累,隨時撿拾武器掛在腰間。還在校內,就身穿黃金盔甲;還沒畢業,企業就搶著要人。這些人懂得求學是為了充實自己,而不是應付考試。我要再說一次,求學是為了充實自己,而不是應付考試。考試砸了,一點都沒關係,重要是你到底得到了什麼呢?如果不是為了充實自己,而是為了一張文憑?那麼,奉勸你還是別繼續念了,因為為文憑念書的人,「求生包」裡面總是空空如也。
因此,在離開校園前,應把握所有能學習的機會,理由有二:
一、學生時代允許犯小錯,學生沒什麼好丟臉的。因為是學生,就像有一個防護罩,反正是在學習,偶而犯些小錯在所難免。利用這個機會,正是最好學習契機。舉凡上台演講、作報告、問問題、實習、做實驗等等等,只要遵守規章、不要犯規,多練習幾次,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會給予最多的機會讓學生學習到好。如果學校裡不學,要進社會再學,抱歉,那裏可不是會給你再一次、補考、充修機會的地方。要挑軟柿仔吃,還是從學校慢慢練功起最好。
二、當學生沒有太大的生活家計與責任壓力。出了社會,不會有人還記得你的個體經濟學才 62 分、微積分被當過、或是狹義相對論三修。會在乎的,大概只有自己。因此把握這個契機,用力的去學習與裝備自己,就當在練功儲備自己的能力。學不會就重來,反正搞砸了不會扣你薪水(反正當學生也沒薪水);只要不是偷搶拐騙傷天害理,老師總是會給予機會從輕量刑。目標很簡單,就是不斷的打怪(委屈各位老師當怪了)、搶寶(學習自己需要的技術、能力),然後升級。
請注意,這些學習,並不僅僅是為了求得高分、文憑,而是為了在你自己的「求生包」裡面多塞把槍、多放進幾顆手榴彈,甚至於鍛鍊自己的意志,訓練自己的能耐,讓自己身上多穿上幾件防彈背心。
如何讓「求生包」更完備?
古人說的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是說,只知道把東西記下來,卻不去用腦思考背後的道理,那等於一無所知;而單憑空想像,卻不去實地去學,也得不到正確、有用的學問。要想知道學會了沒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個問題。
別小看問問題這件事,要問得好,問得漂亮,問得關鍵可不簡單。這裡,我不打算把所有秘密都告訴你,只說一個重點。問問題是要靠親身實踐去體會,先仔細聽,把講著前因後果串在一起,再對照對方的論點。最後把這些論點跟自己的常識做比對,看看差距是什麼。
如果跟自己的想法一樣,你可以想想,果真如此嗎?有沒有例外?如果不一樣,那太好了,你可以說說看自己的想法,看看對方怎麼看這件事。
不必怕舉手。能言善道者,也是從啞口無言開始練起。就算說聲感謝,也是一種意見啊。把目標放在我想填滿我的「求生包」,因此我要吸取有用的知識;因此我要把知識給融在自己的腦裡;因此我要多發言,去把不會的搞懂;因此我要多給自己機會去練習發問。理由很多,請動手吧!你缺的不是想,是做。
這封信的最後,我想說一句話。多問問題,表示對自己生活的不滿足,表示不安於現狀,表示保持懷疑,表示你能有進步空間。多問問題,能刺激自己的思路,能刺激自己的創意,能開拓自己的眼界,能讓自己搞懂很多事情。多問問題,可以訓練口才,可以增加膽量,可以考驗自己的理解程度,可以深化自己思考事物的方式。多問問題,百利而無一害。
尼采說,「沒有一顆悸動的心,就不會誕生出閃爍的星。(You need chaos in your soul to give birth to a dancing star.)」 這是我的座右銘,今天,我把這句話送給你,希望你永遠有一顆悸動的心!
分類標籤:
EDU 教育與課程研究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3 留言:
我認為問題一部分仍出在中小學教育課程中,沒有融入能夠「提升思辨能力」的學習方式,師資不改善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沒有獨立思考能力,自然不會「問問題」。
但是上課不問問題、下課卻圍在身邊猛問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在台灣的文化中,老師的地位仍然對學生具有壓迫性,學生在上課中不敢問,怕問了被老師否定也在同學中丟臉,下課後老師卸下這個地位的包袱,才能和學生的關係平行,學生也沒有同儕壓力,而且獨自去問容易被老師注意到。
我是大學生,在課堂上也少有同學發問,不知道是吸收不及,還是延續了高中的舊習,總之上課不發問似乎已經融入這輩學生的習慣,不敢挑戰權威。在大家都不發問的情況下,即使有想法的人也慣於從眾,也形成惡性循環。但我不認為是大家都不想吸收知識、沒有好奇心,至少對我而言是有的。
一點意見提供參考。
Sun Ray Kuo的第二段後面我很同意
但我則是追究起文化問題
台灣社會是會給予突出者做惡劣批評與打壓
也就是形成了臭屁該死的現象
或著用成語:排除異己
如果你今天做得跟人家不一樣
那你就是囂張,你就是錯的
即使是問問題或扶老太太過馬路(例子有點誇張~)
因此有時我也會希望老師能夠注意到這樣的現象
而對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做有效的改善
各位說得都很棒,
老師在課內作好思想準備,
讓每位同學都深知問問題的道理後,
其實每堂課問問題的氣氛會變得很棒。
在課堂內,任何問題,會被當成智者,而非囂張者。
這些班級經營與教育,是老師很重義的責任。
我不知道為什麼問問題變成囂張者的解決辦法,
也不知道做好事會被人家歧視的理由,
但是如果不從我們開始做起,
就不會有人 follow,
不是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