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許多新文章,會散布在 Facebook 與公司網站。如果你想找最新課程,可以到普拉爵課程中心 這裡找找看。
聽過演講的夥伴,歡迎你來普拉爵的文創基地按讚,讓我們繼續保持聯絡。
如果你想聯絡我,可以留下資訊,或是到 Facebook 來互相切磋。

18 5月, 2007

流行的原因:引爆地下瓦斯

原載於 12月號Download

有些網站,其貌不揚(那要看你從什麼觀點來看),瀏覽人數卻多到讓人咋舌。反而是許多設計精美,看上去花花綠綠精采豐富的網站,卻沒什麼人想要光顧。這點從網站附設的討論區可以窺得一二,零零落落的發言更顯得悽慘,通常裡面最近的前三篇文章都在半年前,而且留言字數不超過一行。

一般來說,流行與成功並沒有什麼方程式,不過許多流行都有些徵兆,聰明的投機者會把握機會(如果成功就能洗刷投機者的稱呼),往往在爆發的那一刻,從中獲得極大利益。多數人並不知道這個道理,只好跟著流行走,撿拾流行殘留下來的殘餘光輝,那時候已經得不到什麼有價值的商業利益了。補充一點,一個流行被大家所熟知時,也是龐大商機消滅殆盡的時候。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的管理名言,「當公司有八成以上贊同我的想法,表示這想法已經太遲,因為大家也都想得到。如果半數以上都同意,表示這個想法有點晚了,現在要負擔勁敵已經逼近開發完成的風險。如果只有一位聽得懂我的話,表示現在開始做,其實還來得及!」

這後面當然包括了一些投資的機會與風險,沒有人贊同的事業或許機會比較高,但是相對的風險也很高。這也難怪當傻子在車庫組裝電腦起家、繼而推出奇怪OS,最後準備銷售白色MP3隨身聽時,大家都笑他癡傻。不過一但在NASDQ上市後,每個人卻又轉而吹噓他之前的舉措多有前瞻性。

比方說「王建民」這項商品(我覺得現在的公眾人物,已經不在是一個「個人」這麼單純,更可能被當作商品使用,所以這裡只討論他的「商格」),在還沒真正流行前,就出現許多徵兆。包括少量的報導與專家預言,都可以從側面證明這些人是有見地,都或多或少嗅到了一些即將爆發味道。當然,世界上多數預測與其效果都有待商榷,要能正確的預測龐大商機,成功率跟中樂彩的機率應該不相上下。

在預測出爐同時,該簽約的、該獨占的也都會在這時候開始進行,就等時機一到,這些合約都會變成「通貨」,大量的報導與熱情粉絲四面八方湧進,這都再次證明當初預言是真的。但是當初,認同又肯動手去做的,必定寥寥可數。

流行的發生

再次提醒,預測這件事並不容易,難度與機率正好位於胡亂瞎猜與擲骰子之間。於是乎,我們好像可以回答剛開始的答案,流行是機率與巧合的混合體。但是答案真的那麼簡單?
有一次,另外一位朋友的故事引起我的注意。她是網路討論區的常客,在她的版上,動輒一兩百篇回應都是正常的,這是她告訴我的一個現象。

一位家庭主婦到某大型連鎖市場,回家後就開始計算發票上與實際檯帳的價目,發現不但數字有誤,還多了很多附加稅。她一氣之下就開始寫這篇文章,從檯帳價格、帳面價格、刷卡單、一直到員工服務有多惡劣所有怨氣匯聚在一起,立刻得到許多迴響。

其中有一個迴響大概是這樣,「大賣場的商品,雖然便宜,但是更貴」。裡面寫到,有不少家庭用品,例如袋裝或是衛生紙包裝的產品,原來十個100元,可是一到打折期間,居然可以賣到十二個100元,她覺得裡面大有文章。於是乎她把裡面的重量、份數都做了比較,這才發現十二個一組的容量都比以往要少個幾CC或是幾份,尤其是衛生紙,抽數(衛生紙幾抽代表幾張)與磅數(關係到紙的厚度)全都變少了!精打細算之後,十二個的平均價格,竟然比十個更貴,原來廠商都是用扣斤減兩的方法,營造多與便宜的假象!

她見狀後,立刻當作天大的發現,馬上打包轉寄給每個婆婆媽媽。就在那陣子,同份內容突然流行在網路上,連她自己都收到不少別人寄給他的同一份訊息。

流行像地底天然氣

每種意念都像是蘊藏在地底下的天然氣,流行的開端就像是點燃地底的天然氣,而流行的規模要視天然氣的蘊藏量決定。

每一種潛在想法,都算是一種意念,當靈光一閃的時候,多數人都以冷處理對待。在群體社會中,在還沒確定前周遭人的想法,寧可等待一下,先別做出過度激動的決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當下沒做決定的,不代表這想法就消失了,而是變成一種潛意識,這就是本文說的「蘊藏在地底下的天然氣」。

比方說大家可能都會質疑賣場的可信度,都會懷疑成本不變怎麼會更便宜?於是潛意識下就醞釀很多不滿情緒。換句話說,每天不同的想法,在集體社會中不斷的在累積,累積的速度按照「發燒」的速度略有不同,有些已經爆發了,有些還在膨脹。

先覺者都代表早期爆發的一群,是好是壞要看之後的連續爆炸決定。其中最厲害的,就是適時、適地引燃爆炸,那時候的破壞力最大,就像iPod+itunes一樣。當網路促使MP3流行時,對MP3音樂需求的地下瓦斯就不斷升高,Napster算是點燃了第一次爆炸。不過爆炸之後,卻刺激第二輪瓦斯庫的升高,每個聽眾潛意識都需要個播放裝置,一直到iPod+itunes點燃前,多數小爆炸要不是沒有炸對時間,就是炸錯地方。

網路流行缺少查證

iPod+itunes不但在網路上流行,坐車時不少年輕人脖子上掛的,也告訴你這玩意兒確實很流行。但是網路多數訊息並不一定是真的,在缺乏查證之下(或當場不易查證),流行就變得異常容易與短促。

不就前傳聞大陸有位女大學生身兼跨國總裁,個人身繫百種專利,傳遞這消息的電子郵件像大爆炸般向四周延燒,這滿足很多網友的部分潛意識,流行於是就此展開。很快的,其他網友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發出「她根本是騙人」的訊息,馬上第二次消費大家的潛意識(誰知道會不會又有消息,「說騙人的人」才是騙人的哩?)。

同樣的問題與答案,也是行銷學、經濟學不斷探討的範疇。如果能夠嗅到市場的味道,發現地下瓦斯的位置與蘊含量,那麼一把火燒起來,當真是商機無限。這也難怪現在各大公司開始在部落格、留言版上找商機,天曉得下一次引發爆炸的人,是不是幸運的自己呢?

進步的代價

原載於2007.3.18 Download

人類對「進步」一詞有很多種定義,最常見的莫過於「超越舊有的物質、精神享受」或是「擁有先進的科技」之類。不過這種狹義的進步,還不能全方位的描述現在社會的革新式進步現象。著名歷史學家Sidney Pollard(1925-1998)對人類文明演化多有著述,他認為:「人類歷史若存在有某種變化方式……而此變化僅能朝單一方向前進,而且無法逆轉,則此方向即為進步。」

也就是說,人類文明只要繼續發展自然會不斷進步,而且一旦有了某種進步,就不會倒退,而是持續追求下一階段的進步。

單方面的看,進步似乎帶給人們無窮的希望與福祉。更快的速度、更精緻的食物以及更舒適的環境,所有的進步都帶給局部(或是單一個人)某種滿足狀態。進步同時也相對捨棄或否定舊方法,「進步」換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升級,不好聽叫做淘汰。總之,進步就是一條停止不了的不歸路,人類看起來也不太可能(或希望)走回頭路。

人有進步有多快,看這個例子就知道。人類花了將近三百多萬年的時間,才從投擲石頭進步到使用鐵塊;花了近兩千年年,才從鐵塊變成槍砲;而從槍砲演變成目前威力強大的核子武器,卻要不到幾百年。近代的進步速度更誇張,每隔十八個月的週期,幾乎什麼技術就會以倍數變革一次:體積更小、速度更快、效能更高、更省電與更長效。

工業革命後,人類生活是進步了;到了現代,電視、電腦、網路變成家戶中的標準配備,不過這種「進步」代價是什麼?我們在追求進步的同時,犧牲掉了哪些?犧牲掉的東西,跟進步的享受相比,是值得還是不值得?

現在幾乎每家都有高科技產物,採用石化與電器產品已經等於進步的象徵,不過它們的副產品「污染」,卻很少有人關心過。在小環境裡,有些進步你會注意到它的不適當性,甚至你會出面干預。比方說鄰居小孩剛買的重型機車,當他在午夜夢迴時分出沒,並且以巨大引擎聲劃破寂靜長夜的同時,你會覺得這種進步根本是生活品質的大退步!

而讓人類行為詭異的並不是發生在小環境裡的反應,反而是對大環境的破壞,竟然可以任由不管,那是不自覺又貪婪的凌辱大自然。比方製造最新主機板(生產時的工業廢水排那邊都不會立刻傷害到我)、隔壁城市排放的廢氣(心態大概是反正空氣大家一起吸),或是你家中每天製造的垃圾(反正垃圾車最後怎麼處理我又看不到)這一類的進步,這會影響的範圍更廣、更深遠,但是居然沒有太多人在乎。

這裡很詭異的是當一個資源變成公共資源的時候,就更沒有人在乎;而偏偏不要一毛錢的公共資源,都是攸關大家生命的基本元素:像是路邊植物、空氣、水。你大可隨便深呼吸並吐出二氧化碳,甚至吸煙產生尼古丁和焦油去糟蹋空氣,過程中完全不必負擔任何花費,也不會有人出面制止你(如果合法場地,你的小環境中又沒有人反對)。

人類的進步,對地球是極度重傷害,這點從近年氣候不斷出現異常警訊就能得到印證。從2000年至2005年間,地球森林面積平均每年減少730萬公頃,這個面積相當於兩個多一點的台灣大小;最近500年間,地球上有844種已知的動植物滅絕,這不包含還沒被發現就滅絕的物種。這些破壞,雖然比不上導致恐龍滅亡的慧星撞擊地球事件,但是我們正是無形中發動這個自毀計畫的推手。

溫室效應引發全球氣候失常,影響可從各地時序錯亂感受到。科學家興奮的發現,過渡暖化的地球致使南極冰帽融化,而在原先冰帽位置以下的海底,居然見到以往被厚大冰塊覆蓋無法看到的生物。同時,這些科學家也很沮喪的知道,這些生物在還沒有機會跟我們接觸,並給於一個正式學名之前,牠們已經踏上瀕臨絕種之路。

沒有什麼比這更可悲的,我們正不知不覺中戕害自己的環境,而且還自以為「進步」是一件好的事情。這樣的進步,或許真的帶給大家方便,不過失去的那部分,遠比得到的要多得多。套句生物學家的觀點,我們過渡消費了未來的資源,不但根本還不起那一大筆滋生的利息,居然還在刷爆第三張、第四張卡。

Ronald Wright和Jared Diamond不約而同都舉復活節島的案例,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故事。英國人James Cook(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位庫克船長)在1774年抵達復活節島,曾對該島悲慘的命運下了一個註解:「大自然對此地實在太吝嗇」。追溯到1722年,荷蘭人在復活節當天發現該島,就注意到該島上沒有樹木,動植物資源也極度缺乏。除了望向遠方的石頭人像外,居民的穿著、漁船都很簡陋,實在看不出這些大石像與貧窮島民之間的關連性,難怪很多推論都會指向該島與外星人或是另一種高度文明有關。不過事實是庫克船長錯了,科學家從花粉採樣中發現,該島在人類盤據前動植物是非常豐富的,甚至是一座充滿綠意的海中翡翠。

人類在遠古抵達該島後,人口在數世紀中達到萬人以上,並且原因不詳的開始巨石崇拜,爭相建造巨大石像,目前全島共有一千多個巨大石像。當時島上存在至少兩組競爭文明,相互間可能曾以石像數目做為繁榮的象徵,因此競相竭盡資源建造石像。一座不到兩百平方公里的小島就在肆無忌憚的砍伐、揮霍之下,居然將整座島變成一座禿島,只留下沒用的「繁榮的象徵」,這對復活節島的古人來說,實在是再諷刺不過了。

所以說庫克錯了,大自然一點都太吝嗇,而是人類不懂得珍惜。

這些胡思亂想在我某次看完《口白人生》後,回到電腦桌按下「update」後浮現,人類天真以為活著在「喜劇」中,其實沒想到,這可是一齣活生生血淋淋的「悲劇」。真不知道人類追求的進步,是短暫的愉悅與自滿,還是間接按下自我毀滅的按鈕?

電視與電腦的戰爭

原載於 Download2007.2.12

最近美國Forrester公司公布了一項網路使用行為的追蹤調查。這一項調查包括上百項使用者行為分析,近四十種購物模式、社群活動、溝通模式等不同媒體的比較調查。雖然這研究是以美國人為主,不過研究得到的趨勢很值得在這裡討論。

研究發現,如果把時間當作縱座標軸向上,年齡當作橫座標軸向右延伸,那麼看電視與年齡的關係會是一條由左下向右上方不斷升高的線。也就是說,年紀愈大、每天花時間看電視的時間就愈多。同時,用電腦與年齡的關係會是一條左上向右下方不斷往下傾斜的線,表示年紀愈大、每天花時間用電腦的時間就愈少。這兩個軸線相交於40歲左右,顯示在此年齡以下,用電腦的時間較多,高過這年紀則是看電視較多。

如果把「用電腦」裡的「上網行為」獨立統計,則會得到第三條線(當然也是年紀愈大、每天花時間上網的時間就愈少)。這條線約與「用電腦」平行,但是比較低一點,與看電視的那條線交錯在25歲左右。換言之,25歲以下的消費者,上網的時間開始超過看電視的時間。

不看電視,只看電腦

不用看數據也知道,這幾條線的交會點肯定會不斷向右傾斜,也就是說,看電視節目的人口將逐年變少,而且收視平均年齡則不斷升高。除非,電視不再是我們所知道的電視。

從該調查累積2004年到2006年的數據中看得出,三年間全體受訪者每週上網時間從5.5小時增加為7.4小時、看電視時間則從13.1降為12.7。如果縮小範圍只看18-26歲這個族群的話,波動就更巨大了:每週上網時間從7.8小時增加為12.3小時、看電視時間則從12.3降為10.7。不論如何,這幾年來年輕人對上網的興趣遠高於看電視,但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說是年輕人對媒體的注意力起了大變化,漸漸從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轉移到電腦上。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電視雖然現階段使用度大幅下滑,但是未來卻極有機會大幅提高,這還牽扯到電視的定義問題。看電視對「中古世紀」的人來說,當然就是一個接收「電視台訊號」的裝置,一直到「近代」,才慢慢變成「第四台節目接收器」,不過若僅視為收看節目的設備,那你就太小看它了。

蓋茲:「讓PC取代電視統治家庭!」

現在對不少年輕人來說,電視就等於是電視遊戲機,外加一個微軟或是新力的遊戲設備,電視就可以立即變成遊樂設備。數位電視已經不斷取代舊有CRT傳統電視,寬頻也都已經發展到進入光纖化的水準,未來在家庭娛樂技術不斷進步的狀況下,電視還有很大空間可以發展為大型遊戲機、視訊機、上網機、訊息報知機、電影機……等等各種可能,這就是我所說未來「電視」使用度有機會大幅升高的原因。

電視市占率高,來勢洶洶,不過電腦當然不會就這樣敗下陣。最近在中國,微軟推出最新作業系統Vista的目標就是:「讓PC取代電視統治家庭!」比爾•蓋茲曾在不同場合一直強調幾件事,第一是未來多數人耗費在電腦面前的時間,將高於在電視機前的時間(前面資料已經證明這一點);其次是未來五年之間,電腦將改變電視機長期在家庭娛樂的統治地位。

在中國的城市部分,電視普及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而且多數家庭擁有超過一台以上的電視,已經達到飽和狀態的中國電視市場,給電腦銷售很大的發揮空間。根據IDC的統計,光是2005年間中國家庭購買電腦的總量約550萬台,當年電腦總出貨量則高達1900萬台,年複合成長率達到11.6%,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的PC市場。

看電視不是電視,看電腦不是電腦

從微軟Vista作業系統看得出來,只把野心放在「會上網」還不足以打敗電視,還必須把DVD、音樂、電影、網路、相簿、遊戲、玩樂各種多媒體全部都放在一起,整合成一台家庭多媒體娛樂中心或許成功機會更高。

乍聽之下,電視可以充作各種娛樂、遊戲機播放介面,所以未來頗具競爭力;一方面電視卻又遭受電腦夾擊,未來前途堪慮,這兩者聽起來好像是相互矛盾。其實真正的解讀應該是:電視正不斷的電腦化,而電腦則不斷家電化,兩者不斷「趨同演化(Convergency)」,一直到「電腦家電」的誕生為止。

電腦與電視角逐的結果,要不是出現內建電腦的電視,進而延伸控制各種家電;就是電視臣服於電腦淫威之下,讓電腦主導並控制全家的電器用品。以前不知道家電為何要具備電腦(或是微電腦),並且具備少量運算能力。現在則是處處都有電腦的影子,舉凡控制直流變頻、調節溫濕度、電視螢幕光源控制(按照周遭亮度調解背光亮度)、自動吸塵器、TiVo智慧型電視錄放影機,到處都是computer inside。

很多年以前,許多媒體或大師都預測過,未來各種「家電」都會連上Internet,或是各種家電都會植入電腦,大家也都一直沒有懷疑過這一天會來臨。現在多數家電真的已經植入微電腦,只不過大頭目是誰,電視、電腦還有得爭。如果哪一天,出現可以控制所有家電的大頭目,那真讓人拭目以待……,但只求別告訴我「大頭目」需要安裝防毒程式與升級就好……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