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許多新文章,會散布在 Facebook 與公司網站。如果你想找最新課程,可以到普拉爵課程中心 這裡找找看。
聽過演講的夥伴,歡迎你來普拉爵的文創基地按讚,讓我們繼續保持聯絡。
如果你想聯絡我,可以留下資訊,或是到 Facebook 來互相切磋。

28 2月, 2006

出版社與數位出版社

原載於: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簡訊第57期
發行日期:2004-11-30

每個人天生都有蒐集資訊的興趣,像是剪下報紙的有用訊息、彙整朋友寄來的電子郵件、收集不錯的網站連結,或是把很好的文章透過打字轉成數位檔案,然後儲存在自己的電腦中。這些雜亂無章的資訊,只要花些時間整理一番,資訊會立即提升到「知識」的地位。這些被整理好的知識,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傳遞給其他人,不管透過網路寄送的E-Mail,或是用印表機列印、裝訂成冊再交給對方,這份經過精心整理的資料,在某種程度上當然也算是一本「書」了。

既然個人可以如此簡單成為「出書人」,那負責出版工作的出版社不就人人都能勝任了嗎?恐怕事情沒有這樣簡單,個人想取代出版社還需要更多的技能才辦得到。狹義的說法,出版是「出版社」的工作,就像報紙有專門負責的報社、雜誌或書籍有專業出版社一樣,出版一直都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幫忙(像是版權取得、校訂、編輯、落版、送印,都需要受過很多訓練),平常人參與或涉入則有很多domain know-how的障礙。從事商業書出版工作的編輯,需要具備觀察目前市場狀況的能力,以便判斷什麼樣的出版品能在最好出版時機上市,而且公司化的出版社需要負擔收支損益平衡,凡是都要講求達到一定程度獲利,耗費的版稅、紙張、裝訂、印刷的支出要盡量壓低;而銷售、行銷、鋪貨取得的收入,則愈高愈好,因而各種規劃計算也更趨縝密,這種專業對個人來說當然是高度門檻。

出版社的困難

雖然出版具高度專業性,但我們四周到處都有出版的影子。學校的校刊社,就是最簡單的出版社,由於學校的補助,銷售業績便不是太重要,但它確確實實是一個迷你出版社。公協會的會刊編纂小組,會定期為會員出版會內刊物,其中包括邀稿、編纂、找人排版以及印刷裝訂,這理所當然也是一種出版社。而更廣義的出版比較單純,也很適用今日到處充斥電腦與網路時代的世界,那就是「出版是一種散佈的行為」。簡單的說,在網站上發表作品、使用個人新聞台(類似網路專欄)發佈文章、或是發行自己的電子報(定期寄送電子報給特定訂戶),只要在某種程度上散佈文字、聲音、動畫等等內容(content),這都可以稱作出版的一種形式。

表面上看起來,出版實體書的出版社似乎把重心放在內容匯集上,並且透過專業程序加以組合,最終產出適合自我風格的出版品。不過出版社的背後,尚隱藏一個巨大的危機,那就是不論這些書有沒有在市面銷售,這些出版社們都會面臨「存貨問題」。

存貨問題也可以解釋成印量問題,因為這兩者息息相關。當一本書付梓時,最難判斷的就是書要印多少本,儘管有很多數據透露印量該是多少(比方說之前的經驗值、訂戶的數量、訂單需求等等),不過還是會有很多風險存在,怎麼估都無法估計精確。除了臨時性可能增加的數量,安全存貨也必須考慮進去,如果把裝訂錯誤的退換數量、搬運時的損毀量也加進去,那可能為了求安心,會理所當然超印很多本。這些暫時性的庫存,無論時間有多麼短暫,總得騰出空間存放,於是出版社還必須多具備一項管理倉儲的能力以控制存貨;如果出版速度稍快,超量預估的書就會不斷累積,那麼很快地,你就要被迫跟這片書海作伴了。

按需列印(print on demand)

所謂「按需列印」(或是簡稱POD)是一種能夠支援少量印刷、裝訂成書的技術與設備合稱。一般印刷廠需要累積達到數千本印量才能印刷,是因為這樣最符合經濟效益,然而「按需列印」採用不同的印製設備,可以在數十本、數百本需求內開始印刷。透過收到訂單再開始製造,幾乎等於沒有庫存發生。 既然過多的庫存是一種浪費,為什麼不是在需要時才開始列印,這樣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理由很簡單,這跟印刷的直接成本有很大關連。每次印刷時,輸出、打樣、校對、調色與機器運轉的成本已經負擔,所以大量印刷價格會比較便宜,平均單本價格也較低。這就跟開模的道理一樣,第一次開模費用很高,但是使用同樣的模具繼續大量複製,後續的成本相對就比較低廉。反過來說,列印數量不大的「按需列印」就需要負擔較多的「開模」費用(儘管「按需列印」的「開模」費用比較低廉),單本所需的價格就比整批大量列印更貴,在一切都是未知數之下,「按需列印」似乎不是個好辦法,風險也不小。

這種好壞並非絕對,因為若能有效降低「按需列印」的成本,或是採用累積式整批列印(累積到一定數量再列印),「按需列印」的辦法或許更經濟。另外值得考慮的是,儘管第一次大量印刷能取得較便宜的價格,但若首次估量錯誤,大量過剩的印刷品所佔據倉儲的成本,或是無法賣出而滯銷帶來的損失,說不定還不如使用單位價格稍高的「按需列印」。

數位出版與數位印刷

出版社明明有機會把書做得更好,但是由於多了一項庫存的麻煩事,變成要身兼「內容管理師」以及「庫存控制師」,出版也就變得不是如此單純,預估印量工作變成是出版入門的必修專業科目。一個好的出版社(或是任何從事出版的個人、機關)不但要把內容做好、成本控制好、印量管控得宜,還要負責賣得好成績,這些碰上網路之後,一切即將改觀。

就像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假設從電腦端編輯好的「書」(以電子檔案形式存在),直接利用網路傳遞給消費者,而對方只需要透過螢幕觀看,而沒有「紙」介入其中,那世界會變得多不同?

首先,庫存不再是問題。因為沒有「印成紙本書」,也就不會有要印多少的問題,數位出版品能夠「按需製造(production on demand)」,要比「按需列印」高明許多。接下來,印刷的成本不見了。原本印刷成書的過程中,有大部分的費用消耗在紙張、印刷、庫存、物流上面,可是有了數位出版後這些都被轉移或消失了,虛擬空間不需要太多的實體空間堆放書本,書本放再久也不會發黃、蟲蝕,這些都成了數位出版最大的誘因。

數位出版也帶來新的問題,比方說這種「數位書」要怎麼編輯?純粹文件檔是不容易閱讀的,一定要經過適當的編排與整理(或是說需要額外的加工)。想像一個諾大的檔案被寄到你的電子郵件信箱,打開後是五萬字的文字檔案,誰會有興趣閱讀?於是會有新的編輯方式誕生,一如數年前「網頁」這項技術剛崛起時,網站設計、網站美術編輯這些新職位才應運而生,不過目前真正「數位編輯」這種工作還沒成形。新的成本結構衍生出新的問題,印刷費沒有了,但是多了數位檔案轉換成電子書的費用;庫存空間沒了,但是多出需要存放數位檔案的「硬碟空間」;物流派送不需要貨車幫助,不過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網路傳輸頻寬;更重要的是,實體書不易複製,就算你用影印機,複製一本彩色書的價格根本是天價!但是運用數位技術,複製相形之下就太容易了,所以著作權保護技術(DRM)就很重要。

數位遲早會來,看你準備好了沒有!

數位出版是非常新興的工作,想認識這塊領域的出版社(或是任何想參與數位出版的人)早期需要靠摸索與不斷學習才能成長,而且不同類型的出版型態間,並沒有通用的標準可以一體適用,參與前會先墜入五里霧之中。不過這種混沌不明狀況,應當被視為是黎明前的黑暗,只等待曙光一現,一切機制都會被自動開啟。

這有點像MP3的歷史。MP3檔案被發明、然後寬頻不斷普及、聲音檔案轉換成MP3非常方便、ezPeer跟Kuro的流行......,這一連串都是混亂的前兆。這些種種都對唱片業發展不利,好像歌唱事業即將被毀滅。但這些都只是唱片業黎明前的黑暗期,市場沒有找到對的方式處理科技,多數公司都無法料理這麼便利的工具以使之融入既有工業架構中,因此耗費了五、六年的時間在摸索。當一夕之間蘋果電腦推出殺手級MP3隨身聽與網路販售MP3服務,馬上就啟動正式販售合法MP3的機制(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掏腰包花錢的),市場當下就決定了規格,下載與獲利之聲不斷出現,唱片業的曙光終於來到。

數位出版也類似這樣的情況,閱讀硬體尚未到位、頻寬還是不夠大、數位編輯沒有養成,但這些都正局部或逐步變化更迭,並往數位出版的版圖緩慢移動中......這不就是全面變化的前兆嗎?美國e-ink公司與Sony合作的電子書硬體,解析度已經直逼報紙,畫面會動的電子書就要開發完成;其他硬體業者如Sony、Panasonic、Hitachi、HP都有電子書閱讀器硬體的原型機種期待上市。頻寬問題也逐步獲得解決,數位家電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而是一般家庭中的標準配備,甚至數位電視都將在2008年前將於全台灣換裝完畢。目前只剩下內容與電子書格式亟待開發,而這些在國外軟體業者如Adobe、Microsoft、Newsstand、Zinio、方正、超星等大公司上已經顯露出端倪,不斷有新的出版品推陳出新佔據網路市場。國內數位典藏業者、數位出版業者、軟硬體廠商也摩拳擦掌,在通路與出版端對消費者進行各種測試,希望藉由不斷累積內容換取市場,在那殺手級應用出現,還有很多道路必須舖設呢!

電子書的誕生

原載於: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簡訊第56期
發行日期:2004-10-29

傳遞知識是人類文明演化上的必要過程,從原始的石刻、竹片、木板、錦緞、布料書寫一直到現代的紙張,紀錄(record)本身一直是一項極為重要「技術」,不同材料與方式的出現,則是人類不斷開發嘗試的結果。觀察歷史上的紀錄型態,就可以看出人類為了傳承知識,從來沒有停止(或放棄)追求「最佳書寫工具」的想法。

多數技術是與新發明環環相扣的,受限於各種底層發明尚無法配合的緣故,記錄的能力會被限制而無法跳躍發生,所以數千年間,東西方世界人類的紀錄方式變化並不大,用手工謄寫一直是複製知識的主要方式。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的出現,間接刺激了活字印刷術的成形,推波助瀾的結果,終於有了五百多年前歐洲德國古騰堡(Gutenberg)印刷術的發明。從這個時候開始,文化力量才開始以等比級數放大,所以許多專家認為,這是影響近代文明發展的一次關鍵性里程碑。(北宋時代的畢昇發明活字印刷,大約在西元1045 年時;而古騰堡完成第一部聖經印刷,約在西元1450年左右,東方約領先西方世界四百多年。)印刷術首次改變人類文明演進 如果知識傳遞代表了文明的演化,那以印刷術發明的年代為界線,就能清楚區隔開兩階段文明進化歷程。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人類無法大量散佈知識,識字率低,所有「知識」皆靠人工抄寫完成,社會進步程度近乎停滯的緩慢。印刷術發明之後,引發人類史上重要的文明躍進,大量印刷產生大量文化產物,提高了識字率的結果,又接著刺激更多的文化品產出,創造出像工業革命這樣的輝煌成果,這都是「印刷術」所帶來的功勞。

印刷術的重要,在於澈底改變了「知識傳遞」的方式,從緩慢的手工抄寫,轉變成高速的大量複製。短短數年之間,這項精確度更高、易於複製的技術,立刻就被世人所接受,知識也就如同洪水溢流般爆炸性散佈。不過由於印刷術的廉價,印刷也不再限制於「知識(knowledge)」的複製,所以現代人提及印刷術時,往往是將重心放在如同影印機般大量製造「內容(content)」的能力,而暫時不論內容的實際價值(value)。

既使印刷術帶給人類如此重要與深遠的變化,但是人類卻從未放棄尋求更完美的印刷技術,總想發展出更有效率的取代方案,或是任何形式的改進策略。這一方面突顯出古騰堡印刷延續下來的技術,仍然有其改善的空間,另一方面則顯示,人類對未來科技追求是永不止息的。印刷術藉由紙張與印刷機兩者的搭檔,數百年來已經證明不少事實,這兩者確實是一項近乎完美的組合,未來改進的空間真的不多。直到網路的發明,終於改變了這一個現況。「書」是概念,不是一疊紙張

早在電腦尚未發明的時代,電子書的概念就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科學還沒辦法實現,只好藉由其他周邊「轉進」。比方說,以錄音帶為記錄工具的有聲書,或是廣播、電視節目呈現的「知識包(knowledge package)」,也都是書與現代科技碰撞的嘗試之一。所謂的「知識包」,就是將某種或某幾類知識整合在一起,再以某種科技包裝成一個物件(object),當一般人獲取(或按指示開始學習)這個物件時,也就間接得到這類知識。像是聽廣播學英文、觀賞《帶著地球跑》電視節目、購買網路版本《90分鐘看懂財務報表》有聲書、聽世界童話故事音樂CD等等,都會獲得不同程度的知識,而這些來源就算是某種「知識包」。這當然不是什麼新鮮事,新技術剛公開的前一段日子,總是充滿各式各樣的應用。書在這時候,不過是暫時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況且如同前面所述,書的歷史裡面,書的構成也不全是紙與紀錄的組合,沒有紙張的年代,也有竹片、石頭與紀錄的各種組合。從更廣義的角度審視「書」,會發現「書」其實就是一種「知識包」的概念,而不是唯有紙做成的書才叫做「書」。

同樣的方式來定義「電子書」,會發覺真的很難定義什麼是電子書!電子書僅是把紙本書電子化(或數位化)嗎?看起來並沒有這麼單純,看紙本書的人,往往更重視紙本書的「內容」而非「材質」(material)。購買書的理由,是決定於這本書的內容對你有沒有幫助,而不論是將字印在紙張、塑膠、還是金屬薄膜上面,書賣給你的是一種「內容的價值」,這種價值正是驅使你花錢購買的動力。更何況,閱讀也跟習慣有關,比方說為什麼報紙總是這樣方式摺疊(幾乎全世界都採用一樣的摺疊方式)?為何雜誌是這樣的開本?多數的紙本書又是這樣的大小尺寸?這都會與使用習慣有極高程度的關聯,也是市場消費演化的自然結果。把問題放回虛擬世界,就不會對今天各式奇怪的電子內容演化感到陌生,電子書模仿紙張書的翻頁效果、電子書特別重視搜尋功能、電子書字體顯示在螢幕上會有多大、顏色、互動程度、有沒有影音特效等等,都是一種符合使用者習慣的結果。電子書是數位型態的「知識包」

如果還是用「知識包」的方式來延伸,電子書的描述會更像是「一種紀錄內容的數位資料」。沒錯!真是這麼簡單。目前網路上最流行的電子書,並不是正經八百的文學鉅作,而是用Flash軟體製造出來的互動書,點選某些按鈕,就會啟動各

式各樣的說明。Kuro的X-plus平台就提供許多種的電子雜誌這些雜誌並非以文字為主要表現形式,而是夾雜著聲音、動畫、影片而成。裡面有明星的歌曲MTV片段,或是玩性向測驗遊戲(那種問你會選擇什麼顏色、如何抉擇,然後從不斷的Yes、No中分析與判斷你個性的遊戲),偶有夾雜接近實驗電影的那種動畫影片,你說它算是電影?電玩遊戲?MTV?好像都對,但又都不像是正確答案。

「電子書」的概念還可以更廣泛。電子書會比紙張閱讀起來更輕鬆,因為它的存在,不會受到讀者預設「書是有厚度」的壓力,所以電子書可能是一個電腦文件檔案;也可能是把數張JPG圖形檔案蒐集打包在一起,所形成的「電子相簿」;更可能是一個演講後的簡報檔案(PowerPoint檔案)。電子書也不受到文字的拘束,可以任意添加各種可能的數位素材進去,用動畫、影片、聲音等等去詮釋「內容」,而非狹義的僅指「紙本書的數位化複本」。數位閱讀時代期待業界整合完成

從這樣的定義看世界,其實周遭早已經佈滿了各種樣式的「電子書」,甚至許多人也在不知不覺中習慣閱讀電子書了。許多官方或是私人的網站,裡面充滿了各種內容,應該也算是一種電子書;網路上流傳的有料、無料電子報,當然也算在內;至於更接近書本的Adobe、Microsoft、Zinio、Mobipocket Reader電子書軟體,更可以隨意在像是美國亞馬遜書店(Amazon.com)上買到,內容與紙本書完全相同,甚至於還有它的ISBN編號!至於坊間遠流智慧藏的大英百科全書天下知識網的各種投影片檔案下載、城邦推出的電子雜誌,這些也都是更接近電子書的形式。

每個人都相信「電子書遲早會取代紙張書」,不過就如同手抄謄寫時代進入印刷術時所遭遇的障礙,目前仍有許多底層技術尚待克服,尚需要另一次重要的印刷術革命發生。從今天看來,這項關鍵發明的障礙,是在於電子紙技術本身尚未成熟,單靠笨重的螢幕當作閱讀器實在有點麻煩。然而對內容本身來說,內容早已經具備了可隨時數位化的能力,就等電子紙成熟,就會立刻引發爆炸性的數位出版風潮。在那一天尚未來到之前,數位典藏、數位轉換(Analog-to-digital Converting)以及數位著作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的技術必須加緊完成,前者涉及到內容的豐富與多樣性,後者則會與數位世界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有關,每樣都是非常關鍵的銜接技術。如果說數位閱讀是未來的必然趨勢,那麼今天各種數位出版、生產、製造、發行者以致於典藏者所做的努力,就正是未來數位閱讀世界成功的重要基石。

02 2月, 2006

數位出版與數位閱讀的重要關鍵

原載於: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簡訊第55期
發行日期:2004-10-04

  當走在書店的書堆中,實在難以感受到「書」本身到底有多重要,尤其是當書的價格如此低廉,隨便只要花兩、三百元的代價,便可輕鬆取得一項(或以上)的知識。這種簡單的採買動作,就像家庭主婦到菜市場買雞鴨魚肉一般簡單,知識就這樣被包裝在紙張中,隨時都可以補充自己所欠缺的項目。

  這種興奮在古代是無法體會的,不論是古中國雕版印刷年代,或是中世紀的歐洲世界抄本時期,製作一本書可是件浩大且曠日費時的工作。在還是由人力手抄的時候,一本聖經的價格是三十英磅,這個價格相當於當時一般勞動工人連續十五年不吃不喝的薪水。密密麻麻的字數對手抄工人來說,夜間很難工作,導致一星期最多僅能完成兩頁,每本一千兩百七十五頁的聖經,靠兩位抄寫員的努力,要整整耗費五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果包括休息時間,花上八年到十年都有可能)。

紙張出版品成本昂貴

知識能夠被廉價買到,是近代世界一項極大的突破,這要歸功於造紙術與印刷術的成功。大量印刷讓知識可以被快速複製、傳遞,很快一般民眾的知識水平便有如脫韁野馬般急速成長,印刷術也被譽為改變人類文明的最大功臣之一。如果「紙本書」是人類知識傳遞內容與價值的唯一形式,那紙張顯然還不是最好的「儲存媒體」。首先,它需要大量的成本,而且這筆費用並非是用於「取得內容」之上,而是用在製造「紙本書」上。一本書其中有大部分成本是耗費在紙張,然後是印刷費用、製版、分色等等與內容無直接關聯的部份。依據1997至2000年間澳洲ABSP(Australian Business & Specialist Publishers)的調查,紙張與印刷費用約佔一本出版品的56%-90%;英國PPA(Periodic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則調查英國雜誌出版平均約耗費32.9%的費用在紙張、印刷、製版上,其他則是郵寄費用(10.8%)、管理費用(37.9%)等。

接下來,紙本書還會遇到第二個宿命,那就是「庫存」的壓力。就跟許多商品一樣,生產前都需要預測產量,雖然多數的出版品可以被銷售許多次,或是透過不同的管道再次販售,但是如報紙、雜誌、季刊等等時效性較高的出版品卻沒這麼好的運氣,保鮮時間一過,就免不了要全部走上銷毀一途。圖書商品運氣好一點,但是其獲利的操控,除了內容必須符合市場需求之外,能有效控制庫存、通路、店面三者之間的均衡狀態更為重要。比方說一本書上市前需要被謹慎計算出印刷數量,然後才藉由通路配量、發送到各終端店面,銷售期間有時常達到半年以上,不過銷售狀況卻無法立即知道。最慘的狀況是,出版社所印製的書一但進入通路,除非是暢銷書,不然要過半年才知道這本書賣得如何。由於書店可以向通路商退貨、通路商可以向出版社退貨,半年之後可能原本進入通路的書又回來了,就像推倒骨牌一樣,營運不善而倒閉的出版社都是被龐大庫存壓得喘不過氣。

數位出版形成新成本結構

許多趨勢觀察家指出,數位出版或許是一條解決以上這兩個問題的終極方案:成本、庫存的麻煩都有藥可醫了。電子書的成本結構比較特別,少了紙張、印刷的費用,出版者可以花更多心思在內容處理上,這不失為一個降低成本的絕佳方式。而且電子書不需要實體的庫存,僅需要數位倉庫幫忙保管,只要有一個母本,然後不斷複製出複本即可,比起紙張版本需要估量印刷量確實輕鬆許多。

純粹原生電子書固然可以達到減低成本的壓力,不過對仍有出版紙本刊物的出版社卻很難擺脫紙張陰霾。當紙張、電子版本並存的時候,成本曲線並沒有下降,反而因為多一個電子版本而上升,加上銷售若未如預期成長,那麼這初期肯定是一個賠錢買賣。反過來說,對一個純粹數位出版的出版社而言,那結構就會相對建全,多數成本會花在「如何製作精美的電子書」上面,畢竟紙張、印刷端的費用是不必考慮的。

數位出版與行為普及有關

一項好的科技要能成功融入生活,必須有「非用不可」或是「更高價值」的理由。從手機剛被商業化開始,就不斷有人排斥「誰生意會做這麼大?誰會把電話隨身攜帶?」但事實證明了大家的疑慮是多餘的,手機確實輕易的進入一般人生活中。根據電信總局的資料顯示,台灣手機普及率在2003年底就已經達到109%,高居世界第一,其中台灣上班族平均每人擁有1.59隻手機。而且在手機與電信業者不斷推出簡訊、彩色、音樂、動畫、記事本、行事曆等等功能之下,手機只會更普及、更平易近人。

反觀數位出版就沒有這麼大的動能,推動者與期待閱讀的對象還相距甚遠。狹義的數位閱讀環境不彰關鍵在於「風氣」未開,這跟現在沒有書可以閱讀、沒有好的工具可以看書息息相關,更簡單的說,就是還沒有人(或公司、團體)有能力創造出一個「非看不可」的強烈動機。

台灣數位出版前景看好

廣義來看數位出版,其實任何人都會發現台灣是個數位化蓬勃的地方。每天數以億計的電子報在電腦間傳遞,其中不乏有網站的會訊、傳單與文宣,還有個人或團體的創作小品與文章,數以千萬計極具特色的個人網頁,這些也都算是數位出版的一種,只是鮮少有人發覺其中的影響力(英文的「出版(publish)」一字本來就不限於書或雜誌的出版,而是泛指「發表音樂、電影、紙張、新作品等等各種形式內容」的行為)。

從小深耕電腦教育的台灣學生,國小開始便懂得用即時通訊軟體與同學求助功課、自己製作個人網站、用電子郵件帳號交作業給老師,很難想像紙張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何種意義,「紙」會不會成為累贅又不實用的工具?數位化也在行為中慢慢發酵,舉例來說,今日多數的企業、團體集會通知單,用紙張發出1,000份至少要花上3萬多元郵資、1千元以上影印費用以及2千元的信封成本,用電子郵件取代後花費剩下不到百分之一,誰不會為此節樽成本,最後「棄紙張投數位」呢?依據交通部所公佈的資料顯示,台灣地區國民郵政通信率(收寄函件件數/〔本年底人口數+上年底人口數〕÷2)從2000年的139.19後即不斷下降,2001年為129.42,而到2002年時已經下降到128.04,或許就是跟電子通信E-Mail的發達有關聯。

研究指出,許多七、八年級(民國七○、八○年次)年輕人已經把現實生活情境搬上網路,而把現實生活當成另類虛擬遊戲,跟以往五、六年級(民國五○、六○年次)或更年長人的行為開始出現界線。現代青少年出生就活在電腦發達的世界,線上交易、交友、表現自我都比實體方便,而且所受教育又大量使用電腦當作教材,生活重心當然會不斷移向網路,這種對網路、電腦依賴程度隨著年齡下降反而不斷上升。逐年上網人數、寬頻的普及,更讓網路能做的事情愈來愈多,所帶來的便利性將會完全走向不可逆(irreversible)發展,一旦發生就無法回頭,就像電子郵件出現後,許多人就不再想用實體郵件當做聯絡工具一樣。看起來只要有對使用者有利基的模式出現,數位閱讀的普及也不過是早晚的問題罷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