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與最新文章
08 9月, 2007
出版社與數位出版
每個人天生都有蒐集資訊的興趣,像是剪下報紙的有用訊息、彙整朋友寄來的電子郵件、收集不錯的網站連結,或是把很好的文章透過打字轉成數位檔案,然後儲存在自己的電腦中。這些雜亂無章的資訊,只要花些時間整理一番,資訊會立即提升到「知識」的地位。這些被整理好的知識,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傳遞給其他人,不管透過網路寄送的E-Mail,或是用印表機列印、裝訂成冊再交給對方,這份經過精心整理的資料,在某種程度上當然也算是一本「書」了。
既然個人可以如此簡單成為「出書人」,那負責出版工作的出版社不就人人都能勝任了嗎?恐怕事情沒有這樣簡單,個人想取代出版社還需要更多的技能才辦得到。狹義的說法,出版是「出版社」的工作,就像報紙有專門負責的報社、雜誌或書籍有專業出版社一樣,出版一直都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幫忙(像是版權取得、校訂、編輯、落版、送印,都需要受過很多訓練),平常人參與或涉入則有很多domain know-how的障礙。從事商業書出版工作的編輯,需要具備觀察目前市場狀況的能力,以便判斷什麼樣的出版品能在最好出版時機上市,而且公司化的出版社需要負擔收支損益平衡,凡是都要講求達到一定程度獲利,耗費的版稅、紙張、裝訂、印刷的支出要盡量壓低;而銷售、行銷、鋪貨取得的收入,則愈高愈好,因而各種規劃計算也更趨縝密,這種專業對個人來說當然是高度門檻。
出版社的困難
雖然出版具高度專業性,但我們四周到處都有出版的影子。學校的校刊社,就是最簡單的出版社,由於學校的補助,銷售業績便不是太重要,但它確確實實是一個迷你出版社。公協會的會刊編纂小組,會定期為會員出版會內刊物,其中包括邀稿、編纂、找人排版以及印刷裝訂,這理所當然也是一種出版社。而更廣義的出版比較單純,也很適用今日到處充斥電腦與網路時代的世界,那就是「出版是一種散佈的行為」。簡單的說,在網站上發表作品、使用個人新聞台(類似網路專欄)發佈文章、或是發行自己的電子報(定期寄送電子報給特定訂戶),只要在種程度上散佈文字、聲音、動畫等等內容(content),這都可以稱作出版的一種形式。
表面上看起來,出版實體書的出版社似乎把重心放在內容匯集上,並且透過專業程序加以組合,最終產出適合自我風格的出版品。不過出版社的背後,尚隱藏一個巨大的危機,那就是不論這些書有沒有在市面銷售,這些出版社們都會面臨「存貨問題」。
存貨問題也可以解釋成印量問題,因為這兩者息息相關。當一本書付梓時,最難判斷的就是書要印多少本,儘管有很多數據透露印量該是多少(比方說之前的經驗值、訂戶的數量、訂單需求等等),不過還是會有很多風險存在,怎麼估都無法估計精確。除了臨時性可能增加的數量,安全存貨也必須考慮進去,如果把裝訂錯誤的退換數量、搬運時的損毀量也加進去,那可能為了求安心,會理所當然超印很多本。這些暫時性的庫存,無論時間有多麼短暫,總得騰出空間存放,於是出版社還必須多具備一項管理倉儲的能力以控制存貨;如果出版速度稍快,超量預估的書就會不斷累積,那麼很快地,你就要被迫跟這片書海作伴了。
按需列印(print on demand)
所謂「按需列印」(或是簡稱POD)是一種能夠支援少量印刷、裝訂成書的技術與設備合稱。一般印刷廠需要累積達到數千本印量才能印刷,是因為這樣最符合經濟效益,然而「按需列印」採用不同的印製設備,可以在數十本、數百本需求內開始印刷。透過收到訂單再開始製造,幾乎等於沒有庫存發生。
既然過多的庫存是一種浪費,為什麼不是在需要時才開始列印,這樣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理由很簡單,這跟印刷的直接成本有很大關連。每次印刷時,輸出、打樣、校對、調色與機器運轉的成本已經負擔,所以大量印刷價格會比較便宜,平均單本價格也較低。這就跟開模的道理一樣,第一次開模費用很高,但是使用同樣的模具繼續大量複製,後續的成本相對就比較低廉。反過來說,列印數量不大的「按需列印」就需要負擔較多的「開模」費用(儘管「按需列印」的「開模」費用比較低廉),單本所需的價格就比整批大量列印更貴,在一切都是未知數之下,「按需列印」似乎不是個好辦法,風險也不小。
這種好壞並非絕對,因為若能有效降低「按需列印」的成本,或是採用累積式整批列印(累積到一定數量再列印),「按需列印」的辦法或許更經濟。另外值得考慮的是,儘管第一次大量印刷能取得較便宜的價格,但若首次估量錯誤,大量過剩的印刷品所佔據倉儲的成本,或是無法賣出而滯銷帶來的損失,說不定還不如使用單位價格稍高的「按需列印」。
數位出版與數位印刷
出版社明明有機會把書做得更好,但是由於多了一項庫存的麻煩事,變成要身兼「內容管理師」以及「庫存控制師」,出版也就變得不是如此單純,預估印量工作變成是出版入門的必修專業科目。一個好的出版社(或是任何從事出版的個人、機關)不但要把內容做好、成本控制好、印量管控得宜,還要負責賣得好成績,這些碰上網路之後,一切即將改觀。
就像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假設從電腦端編輯好的「書」(以電子檔案形式存在),直接利用網路傳遞給消費者,而對方只需要透過螢幕觀看,而沒有「紙」介入其中,那世界會變得多不同?
首先,庫存不再是問題。因為沒有「印成紙本書」,也就不會有要印多少的問題,數位出版品能夠「按需製造(production on demand)」,要比「按需列印」高明許多。接下來,印刷的成本不見了。原本印刷成書的過程中,有大部分的費用消耗在紙張、印刷、庫存、物流上面,可是有了數位出版後這些都被轉移或消失了,虛擬空間不需要太多的實體空間堆放書本,書本放再久也不會發黃、蟲蝕,這些都成了數位出版最大的誘因。
數位出版也帶來新的問題,比方說這種「數位書」要怎麼編輯?純粹文件檔是不容易閱讀的,一定要經過適當的編排與整理(或是說需要額外的加工)。想像一個諾大的檔案被寄到你的電子郵件信箱,打開後是五萬字的文字檔案,誰會有興趣閱讀?於是會有新的編輯方式誕生,一如數年前「網頁」這項技術剛崛起時,網站設計、網站美術編輯這些新職位才應運而生,不過目前真正「數位編輯」這種工作還沒成形。新的成本結構衍生出新的問題,印刷費沒有了,但是多了數位檔案轉換成電子書的費用;庫存空間沒了,但是多出需要存放數位檔案的「硬碟空間」;物流派送不需要貨車幫助,不過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網路傳輸頻寬;更重要的是,實體書不易複製,就算你用影印機,複製一本彩色書的價格根本是天價!但是運用數位技術,複製相形之下就太容易了,所以著作權保護技術(DRM)就很重要。
數位遲早會來,看你準備好了沒有!
數位出版是非常新興的工作,想認識這塊領域的出版社(或是任何想參與數位出版的人)早期需要靠摸索與不斷學習才能成長,而且不同類型的出版型態間,並沒有通用的標準可以一體適用,參與前會先墜入五里霧之中。不過這種混沌不明狀況,應當被視為是黎明前的黑暗,只等待曙光一現,一切機制都會被自動開啟。
這有點像MP3的歷史。MP3檔案被發明、然後寬頻不斷普及、聲音檔案轉換成MP3非常方便、ezPeer跟Kuro的流行……,這一連串都是混亂的前兆。這些種種都對唱片業發展不利,好像歌唱事業即將被毀滅。但這些都只是唱片業黎明前的黑暗期,市場沒有找到對的方式處理科技,多數公司都無法料理這麼便利的工具以使之融入既有工業架構中,因此耗費了五、六年的時間在摸索。當一夕之間蘋果電腦推出殺手級MP3隨身聽與網路販售MP3服務,馬上就啟動正式販售合法MP3的機制(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掏腰包花錢的),市場當下就決定了規格,下載與獲利之聲不斷出現,唱片業的曙光終於來到。
數位出版也類似這樣的情況,閱讀硬體尚未到位、頻寬還是不夠大、數位編輯沒有養成,但這些都正局部或逐步變化更迭,並往數位出版的版圖緩慢移動中……這不就是全面變化的前兆嗎?美國e-ink公司與Sony合作的電子書硬體,解析度已經直逼報紙,畫面會動的電子書就要開發完成;其他硬體業者如Sony、Panasonic、Hitachi、HP都有電子書閱讀器硬體的原型機種期待上市。頻寬問題也逐步獲得解決,數位家電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而是一般家庭中的標準配備,甚至數位電視都將在2008年前將於全台灣換裝完畢。目前只剩下內容與電子書格式亟待開發,而這些在國外軟體業者如Adobe、Microsoft、Newsstand、Zinio、方正、超星等大公司上已經顯露出端倪,不斷有新的出版品推陳出新佔據網路市場。國內數位典藏業者、數位出版業者、軟硬體廠商也摩拳擦掌,在通路與出版端對消費者進行各種測試,希望藉由不斷累積內容換取市場,在那殺手級應用出現,還有很多道路必須舖設呢!
既然個人可以如此簡單成為「出書人」,那負責出版工作的出版社不就人人都能勝任了嗎?恐怕事情沒有這樣簡單,個人想取代出版社還需要更多的技能才辦得到。狹義的說法,出版是「出版社」的工作,就像報紙有專門負責的報社、雜誌或書籍有專業出版社一樣,出版一直都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幫忙(像是版權取得、校訂、編輯、落版、送印,都需要受過很多訓練),平常人參與或涉入則有很多domain know-how的障礙。從事商業書出版工作的編輯,需要具備觀察目前市場狀況的能力,以便判斷什麼樣的出版品能在最好出版時機上市,而且公司化的出版社需要負擔收支損益平衡,凡是都要講求達到一定程度獲利,耗費的版稅、紙張、裝訂、印刷的支出要盡量壓低;而銷售、行銷、鋪貨取得的收入,則愈高愈好,因而各種規劃計算也更趨縝密,這種專業對個人來說當然是高度門檻。
出版社的困難
雖然出版具高度專業性,但我們四周到處都有出版的影子。學校的校刊社,就是最簡單的出版社,由於學校的補助,銷售業績便不是太重要,但它確確實實是一個迷你出版社。公協會的會刊編纂小組,會定期為會員出版會內刊物,其中包括邀稿、編纂、找人排版以及印刷裝訂,這理所當然也是一種出版社。而更廣義的出版比較單純,也很適用今日到處充斥電腦與網路時代的世界,那就是「出版是一種散佈的行為」。簡單的說,在網站上發表作品、使用個人新聞台(類似網路專欄)發佈文章、或是發行自己的電子報(定期寄送電子報給特定訂戶),只要在種程度上散佈文字、聲音、動畫等等內容(content),這都可以稱作出版的一種形式。
表面上看起來,出版實體書的出版社似乎把重心放在內容匯集上,並且透過專業程序加以組合,最終產出適合自我風格的出版品。不過出版社的背後,尚隱藏一個巨大的危機,那就是不論這些書有沒有在市面銷售,這些出版社們都會面臨「存貨問題」。
存貨問題也可以解釋成印量問題,因為這兩者息息相關。當一本書付梓時,最難判斷的就是書要印多少本,儘管有很多數據透露印量該是多少(比方說之前的經驗值、訂戶的數量、訂單需求等等),不過還是會有很多風險存在,怎麼估都無法估計精確。除了臨時性可能增加的數量,安全存貨也必須考慮進去,如果把裝訂錯誤的退換數量、搬運時的損毀量也加進去,那可能為了求安心,會理所當然超印很多本。這些暫時性的庫存,無論時間有多麼短暫,總得騰出空間存放,於是出版社還必須多具備一項管理倉儲的能力以控制存貨;如果出版速度稍快,超量預估的書就會不斷累積,那麼很快地,你就要被迫跟這片書海作伴了。
按需列印(print on demand)
所謂「按需列印」(或是簡稱POD)是一種能夠支援少量印刷、裝訂成書的技術與設備合稱。一般印刷廠需要累積達到數千本印量才能印刷,是因為這樣最符合經濟效益,然而「按需列印」採用不同的印製設備,可以在數十本、數百本需求內開始印刷。透過收到訂單再開始製造,幾乎等於沒有庫存發生。
既然過多的庫存是一種浪費,為什麼不是在需要時才開始列印,這樣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理由很簡單,這跟印刷的直接成本有很大關連。每次印刷時,輸出、打樣、校對、調色與機器運轉的成本已經負擔,所以大量印刷價格會比較便宜,平均單本價格也較低。這就跟開模的道理一樣,第一次開模費用很高,但是使用同樣的模具繼續大量複製,後續的成本相對就比較低廉。反過來說,列印數量不大的「按需列印」就需要負擔較多的「開模」費用(儘管「按需列印」的「開模」費用比較低廉),單本所需的價格就比整批大量列印更貴,在一切都是未知數之下,「按需列印」似乎不是個好辦法,風險也不小。
這種好壞並非絕對,因為若能有效降低「按需列印」的成本,或是採用累積式整批列印(累積到一定數量再列印),「按需列印」的辦法或許更經濟。另外值得考慮的是,儘管第一次大量印刷能取得較便宜的價格,但若首次估量錯誤,大量過剩的印刷品所佔據倉儲的成本,或是無法賣出而滯銷帶來的損失,說不定還不如使用單位價格稍高的「按需列印」。
數位出版與數位印刷
出版社明明有機會把書做得更好,但是由於多了一項庫存的麻煩事,變成要身兼「內容管理師」以及「庫存控制師」,出版也就變得不是如此單純,預估印量工作變成是出版入門的必修專業科目。一個好的出版社(或是任何從事出版的個人、機關)不但要把內容做好、成本控制好、印量管控得宜,還要負責賣得好成績,這些碰上網路之後,一切即將改觀。
就像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假設從電腦端編輯好的「書」(以電子檔案形式存在),直接利用網路傳遞給消費者,而對方只需要透過螢幕觀看,而沒有「紙」介入其中,那世界會變得多不同?
首先,庫存不再是問題。因為沒有「印成紙本書」,也就不會有要印多少的問題,數位出版品能夠「按需製造(production on demand)」,要比「按需列印」高明許多。接下來,印刷的成本不見了。原本印刷成書的過程中,有大部分的費用消耗在紙張、印刷、庫存、物流上面,可是有了數位出版後這些都被轉移或消失了,虛擬空間不需要太多的實體空間堆放書本,書本放再久也不會發黃、蟲蝕,這些都成了數位出版最大的誘因。
數位出版也帶來新的問題,比方說這種「數位書」要怎麼編輯?純粹文件檔是不容易閱讀的,一定要經過適當的編排與整理(或是說需要額外的加工)。想像一個諾大的檔案被寄到你的電子郵件信箱,打開後是五萬字的文字檔案,誰會有興趣閱讀?於是會有新的編輯方式誕生,一如數年前「網頁」這項技術剛崛起時,網站設計、網站美術編輯這些新職位才應運而生,不過目前真正「數位編輯」這種工作還沒成形。新的成本結構衍生出新的問題,印刷費沒有了,但是多了數位檔案轉換成電子書的費用;庫存空間沒了,但是多出需要存放數位檔案的「硬碟空間」;物流派送不需要貨車幫助,不過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網路傳輸頻寬;更重要的是,實體書不易複製,就算你用影印機,複製一本彩色書的價格根本是天價!但是運用數位技術,複製相形之下就太容易了,所以著作權保護技術(DRM)就很重要。
數位遲早會來,看你準備好了沒有!
數位出版是非常新興的工作,想認識這塊領域的出版社(或是任何想參與數位出版的人)早期需要靠摸索與不斷學習才能成長,而且不同類型的出版型態間,並沒有通用的標準可以一體適用,參與前會先墜入五里霧之中。不過這種混沌不明狀況,應當被視為是黎明前的黑暗,只等待曙光一現,一切機制都會被自動開啟。
這有點像MP3的歷史。MP3檔案被發明、然後寬頻不斷普及、聲音檔案轉換成MP3非常方便、ezPeer跟Kuro的流行……,這一連串都是混亂的前兆。這些種種都對唱片業發展不利,好像歌唱事業即將被毀滅。但這些都只是唱片業黎明前的黑暗期,市場沒有找到對的方式處理科技,多數公司都無法料理這麼便利的工具以使之融入既有工業架構中,因此耗費了五、六年的時間在摸索。當一夕之間蘋果電腦推出殺手級MP3隨身聽與網路販售MP3服務,馬上就啟動正式販售合法MP3的機制(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掏腰包花錢的),市場當下就決定了規格,下載與獲利之聲不斷出現,唱片業的曙光終於來到。
數位出版也類似這樣的情況,閱讀硬體尚未到位、頻寬還是不夠大、數位編輯沒有養成,但這些都正局部或逐步變化更迭,並往數位出版的版圖緩慢移動中……這不就是全面變化的前兆嗎?美國e-ink公司與Sony合作的電子書硬體,解析度已經直逼報紙,畫面會動的電子書就要開發完成;其他硬體業者如Sony、Panasonic、Hitachi、HP都有電子書閱讀器硬體的原型機種期待上市。頻寬問題也逐步獲得解決,數位家電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而是一般家庭中的標準配備,甚至數位電視都將在2008年前將於全台灣換裝完畢。目前只剩下內容與電子書格式亟待開發,而這些在國外軟體業者如Adobe、Microsoft、Newsstand、Zinio、方正、超星等大公司上已經顯露出端倪,不斷有新的出版品推陳出新佔據網路市場。國內數位典藏業者、數位出版業者、軟硬體廠商也摩拳擦掌,在通路與出版端對消費者進行各種測試,希望藉由不斷累積內容換取市場,在那殺手級應用出現,還有很多道路必須舖設呢!
03 9月, 2007
當數位出版遇上數位圖書館
原始發佈日期:2005.1.8
圖書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這項聚集人類知識的偉大「發現」,是人類演化上的重要里程碑。圖書館(中國古時候稱為「藏書閣」)聽起來雖然像是收藏大量書籍的地方,但是圖書館裡並非僅收藏「書」,為了達到圖書館讀者的需求,圖書館內會依需求狀況增購報紙、雜誌、影片、音樂、圖像等等各式內容,隨著科技與閱聽習慣演進,內容型態與使用方式也會不斷更迭。
雖然多樣性內容豐富了館藏,過多的內容格式(content format)也為管理者帶來不少痛苦。早期添購的教學錄影帶,或是訪問耆老的重要錄音帶,都隨著科技設備的變化而變得不堪使用。老科技不斷被淘汰,原本紀錄影像的錄影帶變化成CD,錄音帶變成電子檔案,不但原始記錄的載具發生變化,就連格式與播放設備也不盡相同。面對這些珍貴的館藏,若要達到可永久繼續使用下去的目的,就必須跟著科技腳步不斷轉換(convert)、更新(upgrade)成更現代的格式(format),否則就無法再利用。奇妙的是,已經被人類使用超過千年的紙張,只要濕度、溫度保持得當,竟然不太需要擔心這樣的問題。
科技是屬於不可逆的單向發展(one way and irreversible),應用只會往更簡便、更有效率的方向演變,除非遭到刻意破壞,科技幾乎不可能倒退發展。科技的快速汰舊換新特質不斷反映在周遭的生活中,而且隨著年代愈後期,汰舊率速度更是加快。毛筆、鵝毛筆發明後,經過千百年才被原子筆、鉛筆取代;十八世紀瓦特發明蒸汽機,各種蒸汽動力設備延續了近兩百年才被取代。一八四四年摩斯發明電報後,使用期間只延續了一百年又多一點。錄音帶、CD取代黑膠唱片已經幾乎不要一世紀的時間。至於近代的各種軟體、硬體不斷推陳出新,變化速度更快,我們只要花幾個月就可以宣布某些商品已經被淘汰。
數位科技的風險
從數位化技術被發明的那天起,就有人不斷預言紙張即將消失,取而代之的「電子紙」將會是未來主要閱讀介面。科幻電視、電影、小說更透過文字與影像增加對未來世界的描述,不斷加深大眾印象,似乎「紙張肯定會在以後的世界裡消失」,而未來各種訊息都是以螢幕呈現(例如電影《星艦迷航記》),而且螢幕不一定是堅硬的平面(例如《關鍵報告》用手套控制的弧形螢幕),還有可能出現動畫在上面(例如《哈利波特》的魔法報紙)。
儘管預言幾乎說服了所有的人,但選擇並使用紙張的幾項主要關鍵因素,卻一直無法被電子紙完全取代。比方說,紙張有攜帶輕便、可以書寫、可以折疊、可以撕下一角卻無損全貌的便利性,顯示文字、圖片的解析度能力比電腦螢幕好(印刷解析度常高於150dpi,但電腦螢幕僅有72dpi,近看螢幕會出現光點顆粒,畫冊通常要更仔細才看得出來,文字印刷則是幾乎看不出來),而且紙張閱讀較不容易使眼睛疲勞。說到紙張的保存更是佔了優勢:保存時間久、失真變化小、不容易遺失。
最近資訊科學家警告,把資料儲存成電腦檔案,最大的風險就是格式斷層與檔案失真。所謂格式斷層是指電腦程式更新後,新程式所能接受的格式與舊程式的格式不相容(又稱之為「無法向下相容」),於是老舊的檔案除非透過與時俱進的轉換,否則將變成孤兒檔案,完全無法被讀取使用。這不單指電腦設備,有些伴隨特定硬體才可執行的語言學習機、影像播放設備也遇到相同問題,當隨年代久遠硬體發生故障時,所有的資料也都跟著無法讀取,這些斷層現象都可能導致數位檔案一夕間從寶貝變成化石。
理論上,由0與1數位訊號所組成的數位檔案不可能失真,但是有一點常被一般人疏忽,雖然記錄形式上是數位格式,但是儲存的媒體還是必須仰賴類比方式處理。比方說磁碟片、硬碟、光碟要靠表面的磁性或是鍍模物質記錄資料,用以記錄的這些微小物質,就是靠排列、極性等類比型態存在,很容易因使用年限過長而脫落、損毀,因而直接造成檔案資料片段的遺失。同樣會損毀的數位儲存裝置包括CD、DVD、磁帶機、記憶卡等等,如果要找到永遠不會失真的記錄方式,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數位內容的誕生
儘管數位技術目前還不能算是成熟階段,但是許多應用已經在這種架構下展開摸索與嘗試,最成功的數位內容案例就是電子字典、電子地圖以及數位音樂。電子字典是硬體與內容的完美組合,透過硬體與軟體的設計,使用者可以利用隨身攜帶的電子字典快速搜尋、檢索、紀錄甚至於針對特定文字發音。製造商也把腦筋動到其他領域市場,做出了可以插卡讀「書」的電子字典,或是具備教學能力的課程,讓傳統字典脫胎換骨,藉由一個硬體平台串連起更多產業加值鍊。電子地圖也是轉型數位很成功的案例,靠著衛星定位系統(GPS)微型化與家用化的影響,在最新款的手機、PDA、筆記型電腦、汽車、航空器都可以發現電子地圖與衛星導航的存在,國內許多計程車跟公車上也都有裝設衛星地圖。這裡有個值得探討的現象,以上兩個成功案例都有共通的成功模式,那就是依附在一項決定性硬體技術上,就連數位音樂也是如此。
1989年,35歲的卡勒黑茲•布藍登伯格(Karlheinz Brandenburg)發表一項決定性的技術文件,掀起了全球音樂出版商近乎滅絕的大災難,這就是有名的MP3(MPEG-1 Audio Layer3)編碼技術。這項編碼技術有幾個先驅的想法,比方說原先CD音樂是以44.1KHz的取樣頻率,16bit、雙聲道為設計標準,這區段的音域相當廣泛,但所需要的儲存空間也非常大,這樣嚴苛設計標準當然是為了滿足近乎苛求的愛樂大眾,於是平均74分鐘的音樂就要花680MB的空間(這也成為多數CD的標準容量)。事實上,人類耳朵並沒有這麼靈敏,20Hz到20KHz是人耳接收的範圍,少數特別靈敏的專家可以聽出超過這範圍的聲音。布藍登伯格進一步刪減這些過高、過低頻率的空間,集中處理人類平均最靈敏的2KHz到5KHz部份,而比這區段過高與過低頻率的部分,就要以稍微粗略的取樣值替代。以設計出的128Kbps編碼技術計算,74分鐘僅需要69MB而已,馬上就比CD唱片節省了約90%的空間。
不過這項美妙發明到了11年後的2001年才開始掀起轟動。2001年4月11日,台南地檢署檢察官,指揮警方到國立成功大學學生宿舍搜索,當場查扣14台個人電腦,內有「擅自下載國內版權流行音樂」的檔案。據當時檢方表示,這樣突擊檢查行為肇因於「擅自下載有版權的音樂,違反著作權法的重製罪。」其實早在這個調查之前,全世界的唱片業已經被MP3這個技術欺負多年,網路上發布MP3專輯的速度,往往比消費者到唱片行購買要快上好幾倍。在沒有CD庫存與店面房租的壓力相比之下,網路能下載的音樂檔案更為完整還附帶同步跨國發行,加上搜尋引擎的推波助瀾,網路上的音樂清單比任何一家唱片行都要齊全。MP3這項在1991年才正式取得專利的編碼技術(這年也成為眾所週知的MP3發明年),僅僅10年間就撼動實體世界的唱片經濟,讓全球音樂產值萎縮一半以上。
2003年4月,蘋果電腦推出一項能在麥金塔系統上執行,名為iTunes的音樂商店下載服務。消費者可以透過蘋果電腦作業系統上的應用程式,直接連線到該網站上合法購買數位音樂,並透過蘋果電腦的iPod隨身聽聽歌,整個流程快速又方便。在iTunes上下載MP3歌曲每首僅需要99美分(約新台幣30元),消費者使用時幾乎不需要學習,一端插上麥金塔電腦,一端按幾個鈕,音樂就進了隨身聽,真是個美妙的經驗!推出之後理所當然的效果驚人,六個月內就銷售(下載)了1,300萬首歌(MP3檔案)。同年10月,蘋果電腦推出也可以在微軟Windows上執行的iTunes服務,發生第二次爆炸性成長。到2003年12月為止,一共下載了2,500萬首歌;2004年4月iTunes服務滿一年的時候,已經突破了7,000首歌曲被下載。不管MP3對音樂商人做了什麼,這樣快速的奇異嬗替,對消費者可以說是場大勝利。跟電子字典、電子地圖同樣的一點,要不是出現決定性的關鍵硬體技術,發明與普及之間的鴻溝似乎將永遠存在。
數位出版的萌芽與發展障礙
數位出版的定義一直被狹隘成「傳統出版業的數位化」,數位出版內容則侷限在「電子報、電子書、電子雜誌等等電子出版品」上,這跟目前市場現況有很大的差距。
比較「書」與「電子書」的本質時,會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演化軌跡,就連表現形式都走向兩極化發展。書的內容是2D的圖片與文字,載體也是平面且無法任意更動內容的紙張,這時候紙張書的成本與銷售會隨著紙張價格、印刷成本、通路物流費用、庫存成本、風漬毀損等等影響而波動,一本書的誕生如果要考慮到經濟效應,其實不是單純的「找內容印出來」如此簡單,更是成本與庫存的精密計算結果。
如果電子書可以不必面對上述的成本與庫存,理論上製作電子書應該是件非常輕鬆又有效率的事情,出版電子書似乎沒有任何壓力。不過電子書會面對全新的市場與成本結構,雖然無須負擔與紙張相同的直接成本,卻也衍生出另外一種「電子化」成本。比方製作數位版本需要編排、重新設計的費用、數位檔案在網路空間儲存的費用、電子書防盜版機制的開發費用、行銷推廣、電子檔案傳輸頻寬費用,這一連串的技術又與出版產業所能掌握的差距太大,更讓電子書的出版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為了加速數位出版的效能與降低成本,世界各國都採用較低成本的EP同步模式生產電子書。所謂EP同步是指當實體紙張書印刷的同時,透過印刷前製作業時,同時轉換出編排格式相同的一份電子檔案,這就達成了電子(Electronic)與紙張(Paper)雙版本同步產出的目的,數位出版能有這樣的突破,這都要歸功於PDF技術應用在印刷上的成功。多數印刷機僅能靠四色網片印刷,出版社必須將排版檔案先轉換成四色網片,然後才能送到印刷廠印刷(印刷機套印顏色需要一色印一次,疊印後才形成大家所見到的彩色,這分別是C青、M洋紅、Y黃、K黑四種基本顏色油墨,向印刷機描述每次印刷顏色的工具就是網片,一色需要一張網片)。目前印刷機已經可以全數位化,不必再仰賴實體網片才能印刷,只要靠著解析度夠高的PDF檔案替代網片同樣也能付印,這就是所謂的無版印刷技術。除了解決數位出版成本過高的問題,有了PDF檔案格式的協助,實體印刷不但可省卻一筆輸出網片費用,更解決了如何將實體網片傳遞到遠端的問題,現在透過網路就可以把PDF印刷檔案傳到世界任何一個有網路的地方。
雖然網路上終於大量出現可以被閱讀的電子書,不過這樣EP同步的電子書卻沒有廣受到消費者青睞,最主要有幾個關鍵原因:
一、電子閱讀經驗不足以取代紙本書
以MP3音樂取代錄音帶、CD為例,MP3所帶來的「聽覺經驗」,跟以前黑膠唱片、錄音帶相比,不但聽起來音質相近,甚至於設計上比以往都要方便。儘管MP3格式在聽覺表現上比較粗略,但能夠分辨些微音質變化、且能說清楚CD唱片與MP3兩者差距的耳朵真是不多。從黑膠唱片演化到卡式錄音帶,還有少數人堅持認定黑膠音色與音質比較好,不過進化到CD唱片後就很少有人繼續堅持下去,畢竟耳朵一旦享受更好、收聽與保存更方便的MP3,實在沒有什麼理由不使用它。
電子書的使用經驗還不足以好到與紙本書抗衡,目前利用電腦螢幕看書並不輕鬆,尤其是長篇小說類型的讀物,很容易便讓人失去了耐心。儘管查詢、檢索、超連結、多媒體等全新數位功能創造出全然不同的閱讀體驗,在資料庫型態的電子書、電子字詞典應用上更是前所未有的方便,但畢竟操作上還是有不方便的地方,還是要仰賴電腦才能運作。如果唸書總是需要插座、網路線、電腦三者隨伺在側,想要隨時閱讀還必須攜帶各種器材輔助,那數位閱讀豈不反倒變成了一種自我的折磨。想知道數位出版影響紙本出版有多大,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透過網路尋找非法的數位內容,儘管網路上金庸所著的《倚天屠龍記》共有十萬多個免費下載點,現階段多數人還是寧可花錢買紙本書,也不要虐待自己看螢幕上的數位書。
二、關鍵軟體、硬體尚未出現
想要能突破閱讀的便利性,或許需要相關軟體與硬體的輔助。電子字典有了攜帶方便的硬體(像是無敵、快譯通等等),才有這麼高的使用率;硬體業者推出支援撥放MP3的隨身聽、CD player與DVD player,這才讓數位音樂有了真正發揮的空間。電子書需要另一種「電子紙」的出現(電子紙未必要長得像紙,但功能與經驗一定要比紙張更好),至少不能是目前這樣笨重的電腦,而且要能夠顯示彩色、解析度要有印刷品水準、能隨身攜帶、隨意塗鴨等等優點。
研究室內的電子紙研發計畫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世界的幾家主要電子公司如Sony、Toshiba、Panasonic、PHILIPS每年也都有電子書閱讀機最新技術發表,以維持其數位領域的技術領先地步。世界電子紙先驅E-ink公司,則是很多電子公司幕後的技術來源,它已經設計出薄膜般可折疊的「電子紙」,解析度接近電腦螢幕的兩倍且耗電量非常低,不過這些技術距離量產的階段尚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三、保護機制讓使用更不方便
全球唱片業遭到打擊,主要還是被歸咎在P2P這類檔案交換軟體的推波助瀾。以「分享」為名的檔案交換,可以透過伺服器媒合後直接將兩台個人電腦串聯,其中規避許多法律問題,對緝查人員來說非常難以找到「兇手」,儘管每個人都知道處處有人正在分享他人電腦裡的MP3或是正在提供大家下載。
數位內容如果缺乏複製或使用上的保護,很容易淪落成如同MP3般的盜版慘劇,如此便無法透過銷售達到獲利目的,這是電子書發行最現實的問題。為了保護這些內容,出版商尋求DRM數位著作權保護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的協助,例如Adobe、Microsoft、北京方正、清華同方、超星等等公司所提供的保護機制,幫助數位出版品控制複製、傳送等等以軟體制約盜版的行為。不過這些過度的保護機制,雖然保護了著作權人與出版者的權益,但是相對的,複雜與繁瑣的使用步驟卻增加閱讀的痛苦。
四、形式不對
有經驗的編輯人處理紙本出版品時,會依據紙張特性、內容編排的屬性開始製作,比方說適合移動閱讀的旅遊口袋書,尺寸會比較小,便於放入口袋或大衣中;洗頭髮店或是休閒時容易翻閱的雜誌菊八開開本,已經成為雜誌的標準版本,至於報紙的大小與折疊方式,也是經過許多摸索研究出來的最佳形式。同樣的,電子書應該具備符合特性的尺寸,而不是僅將內容「轉換(converting)」成數位檔案而已,例如亞馬遜網站(http://www.amazon.com)、城邦電子書(http://ebook.cite.com.tw)、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上銷售的電子書與電子雜誌,都是直接來自於出版社EP同步下的檔案,並非依照網路電子環境重新打造。於是要在低解析度螢幕中看到整本書,字體就會變得非常小;想要看清楚字,放大後書頁又超出行寬而溢出畫面,必須繼續用滑鼠拖曳才能慢慢看完「一本」內容。
微軟電子書(eBook Reader)的設計算是比較符合網路使用現況的。這個電子書格式是將內文以純文字方式呈現,字體可以依照讀者喜愛設定大小,就像看網頁一樣。缺點是當配合的圖片過多時,放大字體的結果往往造成圖片位移,同時頁數也會增多(字體大頁數多,字體小頁數少),形成圖文不符的狀況,於是圖片作用僅能當作為文字的裝飾而已。另外網頁呈現的電子內容,例如遠流智慧藏的百科全書(http://www.wordpedia.com)、LiveABC互動學習網(http://www.liveabc.com)等等,也是都是建構在專為網路使用者所設想的最佳模式中。
認知到螢幕尺寸、解析度等等軟硬體限制的數位內容工作者,已經會用Flash技術做出許多依據螢幕4:3比例的電子出版品,不但會隨螢幕大小自動縮放,還針對內文重新編排。例如Kuro的實驗電子雜誌X-plus,就考量到網路上讀者閱讀耐心不佳,還特別設計精簡字數並以超連結(hyper-link)取代閱讀縱深的電子書。不過由於這種格式缺乏DRM保護機制,容易被大量複製傳遞,廣告商面對不確定客群又有些怯步,所以真正的獲利模式還亟待開發。
數位出版的成長趨勢
就像許多產業發展必經的成長軌跡,初期嘗試階段代價高且風險大,成功機率相對較低,這也是數位出版產業剛開始所面臨的狀況。目前數位出版正由「過渡時期」緩慢向「成熟期」邁進,累積之前經驗並作修正,無論在品質與營運模式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包括內容表現形式、軟體、硬體、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改變。不可諱言的,這些變化並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有些技術甚至於比MP3發明的時間(1989年)更早,只不過有時候科技與現實應用是需要相輔相成的,各種技術的支援環環相扣,必須等待某些關鍵技術的出現才能打破僵局。目前數位出版正不斷演化中:
一、內容表現形式漸趨多樣化
重新以數位環境設計的數位內容數量不斷增加,包括應用在教學上的數位學習教材、學習型電子報等,網路電子資料庫形態的期刊庫、百科資料庫等,或是新發展中包含聲音、動畫與影像的電子書、電子雜誌等等,都已經達到「適宜閱讀」的地步,而且內容所具備的互動性愈來愈高,「建構式內容(Constructivist Content)」很可能會變成未來數位出版品的形式之一,這種出版品的特色就是,讀者再也不是從頭到尾一條鞭的閱讀流程,而是不斷利用書中超連結作跳躍、相互連結、相互索引的方式讀完一本書。
電子書早先是影像與動畫的佔比較多,但現在更多聲音型態的書正大行其道中。國外出版公司已經出版純粹以朗誦配上背景音樂的童話故事集,而其格式就是MP3、WMA等等一般最常見的流通檔案,買這些書跟上網買音樂的流程大同小異。國內的語言學習業者也注意到這一點,在光碟中也加入這些可供讀者攜帶學習的素材,把每堂課程分章節剪輯成MP3檔案,利用MP3隨身聽就能隨時隨地聽到搭配學習的「廣播課程」。
另外從幾個合作案例可以看出數位出版品的突破性嘗試:PDA上出現電子地圖與旅遊出版社的結合,擁有技術的一方提供技術、另一方提供內容素材。使用者只要在電子地圖上點擊該地,便可顯示原先彙整好的旅遊資訊。另外像是手機中逐漸增加的電子書、電子音樂、電子漫畫等等,也都為數位出版不斷增加跨平台出版的可能性。
二、商業模式的進步
早期電子書販售常被假性成本低廉的陰影所影響,誤以為電子書的所有成本都已經消失,卻忽略紙本轉換數位與後續頻寬、軟體維護的費用,這樣的結果讓銷售者以單本五元、十元低價賣出,導致製作者難以回收費用因而無以為繼。低單價的政策並非不對,而是這樣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已經有很多消費者已經購買,並且還在不斷購買中,價格的誘因應該先觀察市場需求才對(如果單種電子書總體只賣五百本,那一本一百元售出的營業額也不過五萬元,連稿費都不夠支付,何況電子書要賣出五百本非常難)。當網路上買電子書的需求尚未出現,就表示需求尚未發生,優先將價格調整至谷底,只不過更加減低出版者、作者加入數位出版的意願,直接影響就是讓市面上無電子書可看。
目前包括歐美、台灣所採用的銷售原則大概可分成三種:
(1) 以本為單位銷售(selling by copy)就像實體書的交易規則,每種(title)電子書以本為銷售單位,而且這一本有限度的被控制複製權限(控制的程度視出版者與作者的合約而定)。於是每本書都有其固定的銷售價格,很容易直接反應當時的製作成本,作者也可得到合理的報酬。另一種對比是用月租費的概念購買,每次繳交固定費用當次閱讀就不受限制,這樣的缺點是單本閱讀價格變得不固定,好書壞書價格均一,不但無法鼓勵優秀創作也難以與後端製作者拆賬。
(2) 以個人為單位銷售(selling for single reader)每本電子書被限制在一人閱讀的環境中,無法轉移給另外一個人。但是為了閱讀上的便利,以及考慮目前電腦當機、資料損毀的機率頗高,少數電子書會提供同一帳號可下載數次、數台電腦的政策。例如PC home電腦家庭雜誌、數位時代雙週刊、PC Office電腦上班族雜誌、Smart智富月刊、天下雜誌、遠見雜誌採用的Zinio系統服務,其電子雜誌可以裝在有限數量的電腦中,以利消費者在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上讀取(一般家庭通常會有兩台以上電腦,只限一台安裝似乎不太合理),北大方正電子書也提供每本電子書可用同一帳號下載三次的服務,不過這些書只要複製到另一台沒有帳號的電腦,就立刻變成上了鎖而無法閱讀的書。
(3) 虛擬書價比實體便宜電子書銷售價格從實體書90%到50%之間都有,而且新書偏貴、舊書偏便宜似乎已經是一個常態。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的現象,實體世界的通則在數位時代未必派得上用場。比方說,實體世界的舊報紙,上面所記載的內容在某些角度來說根本沒有價值,於是舊資訊的價值往往偏低(接近廢棄紙張)。虛擬世界卻反其道而行,紐約時報網站(http://www.nytimes.com)上的新聞資料是當天免費,而回溯尋找舊資料卻要付費,變成另一種收費資料庫。在網路上,新的模式會帶來新的收益,而未必要靠複製實體運作模式運作。
數位圖書館開啟時空之門
目前美國有超過五百家數位圖書館,中國有超過一千家的數字圖書館,這些虛擬圖書館的運作跟舊有的經濟模式環環相扣,並不破壞原先的作者、出版者、通路商、圖書館與讀者五者間的關係。不少專家大膽的猜測,未來導致電子書真正發跡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肇因於公共圖書館的強大需求,而不是仰賴目前消費者市場的零星購買。
收藏、諮詢、分類、檢索一直是幾千年來圖書館的重要任務,大多數的書籍只要被圖書館採購,就有了近乎永久的棲息地,讀者再也不怕它絕版而消失,在圖書館中一定可以找到那一份「館藏」。電子書尷尬的地方在於,它是看不見的館藏,並不是隨便都可以翻閱,也不容易清點。如果是資料庫或是租用型態的數位出版品,內容所有權並不屬於圖書館,圖書館只有暫時取用權(access rights),只要停止租用後,所有資料也都會歸還而消失。買斷一本電子書對出版社也很頭痛,基本上電子書如果被透過網路散佈、借閱,紙本銷售、電子書銷售市場一定也會受到影響,畢竟內容相同的「書」,借閱既然不要錢,為什麼還要花錢買?何況買本電子書跟借本電子書在使用上幾乎完全一樣。
國外推出幾種解決方案,讓圖書館與出版社能夠雙贏。基本上圖書館購買電子書還是以每種每本(per title per copy)的方式購買,也就是說每次圖書館就買斷一本電子書的閱讀權利,並直接擁有該書。當有讀者借走該書之後,該書便顯示「出借中」,直到前一位讀者歸還後次位讀者才能繼續借閱,在同一時間裡,圖書館都保持僅有一本的權利(不是在館裡就是在讀者手上)。如果該本書夠搶手,圖書館自然會買兩本以上(2 copies per title)供讀者借閱,圖書館也可以限制每次讀者所借閱的時間,時間到後就算讀者不主動歸還,電子書也會自動歸還到圖書館手裡。這種方式雖然不太合邏輯(數位檔案明明可以輕鬆複製,卻要加以限制),但卻符合上下游市場的機制,各種角色都有合理利潤,也才能說服作者、出版端與製作端積極參與。
結論
熱門小說《達文西密碼》有個跟圖書館相關的橋段,是描述男女主角在「宗教體系研究中心」附設圖書館查詢資料,運用圖書館強大數位搜尋能力找到故事關鍵拱心石的秘密。這種搜尋能力的背後,除了技術已經到位,更要靠不斷累積的內容作後盾,一旦具有豐富的內容資源,確實就能夠幫助讀者快速取得想要的一切知識。如果每個讀者能夠在家連線,透過網路即能與圖書館進行線上諮詢,與館內人員作深入查詢服務,並且透過網路完成借閱動作,那圖書館的功能勢必將由水平、垂直擴張,且能在不同時間內服務更多的讀者。相信這樣的閱讀服務,除了方便既有的讀者外,一定也可以將因時空因素所造成的閱讀環境落差消弭至最低,創造另一種圖書館閱讀新風貌。
圖書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這項聚集人類知識的偉大「發現」,是人類演化上的重要里程碑。圖書館(中國古時候稱為「藏書閣」)聽起來雖然像是收藏大量書籍的地方,但是圖書館裡並非僅收藏「書」,為了達到圖書館讀者的需求,圖書館內會依需求狀況增購報紙、雜誌、影片、音樂、圖像等等各式內容,隨著科技與閱聽習慣演進,內容型態與使用方式也會不斷更迭。
雖然多樣性內容豐富了館藏,過多的內容格式(content format)也為管理者帶來不少痛苦。早期添購的教學錄影帶,或是訪問耆老的重要錄音帶,都隨著科技設備的變化而變得不堪使用。老科技不斷被淘汰,原本紀錄影像的錄影帶變化成CD,錄音帶變成電子檔案,不但原始記錄的載具發生變化,就連格式與播放設備也不盡相同。面對這些珍貴的館藏,若要達到可永久繼續使用下去的目的,就必須跟著科技腳步不斷轉換(convert)、更新(upgrade)成更現代的格式(format),否則就無法再利用。奇妙的是,已經被人類使用超過千年的紙張,只要濕度、溫度保持得當,竟然不太需要擔心這樣的問題。
科技是屬於不可逆的單向發展(one way and irreversible),應用只會往更簡便、更有效率的方向演變,除非遭到刻意破壞,科技幾乎不可能倒退發展。科技的快速汰舊換新特質不斷反映在周遭的生活中,而且隨著年代愈後期,汰舊率速度更是加快。毛筆、鵝毛筆發明後,經過千百年才被原子筆、鉛筆取代;十八世紀瓦特發明蒸汽機,各種蒸汽動力設備延續了近兩百年才被取代。一八四四年摩斯發明電報後,使用期間只延續了一百年又多一點。錄音帶、CD取代黑膠唱片已經幾乎不要一世紀的時間。至於近代的各種軟體、硬體不斷推陳出新,變化速度更快,我們只要花幾個月就可以宣布某些商品已經被淘汰。
數位科技的風險
從數位化技術被發明的那天起,就有人不斷預言紙張即將消失,取而代之的「電子紙」將會是未來主要閱讀介面。科幻電視、電影、小說更透過文字與影像增加對未來世界的描述,不斷加深大眾印象,似乎「紙張肯定會在以後的世界裡消失」,而未來各種訊息都是以螢幕呈現(例如電影《星艦迷航記》),而且螢幕不一定是堅硬的平面(例如《關鍵報告》用手套控制的弧形螢幕),還有可能出現動畫在上面(例如《哈利波特》的魔法報紙)。
儘管預言幾乎說服了所有的人,但選擇並使用紙張的幾項主要關鍵因素,卻一直無法被電子紙完全取代。比方說,紙張有攜帶輕便、可以書寫、可以折疊、可以撕下一角卻無損全貌的便利性,顯示文字、圖片的解析度能力比電腦螢幕好(印刷解析度常高於150dpi,但電腦螢幕僅有72dpi,近看螢幕會出現光點顆粒,畫冊通常要更仔細才看得出來,文字印刷則是幾乎看不出來),而且紙張閱讀較不容易使眼睛疲勞。說到紙張的保存更是佔了優勢:保存時間久、失真變化小、不容易遺失。
最近資訊科學家警告,把資料儲存成電腦檔案,最大的風險就是格式斷層與檔案失真。所謂格式斷層是指電腦程式更新後,新程式所能接受的格式與舊程式的格式不相容(又稱之為「無法向下相容」),於是老舊的檔案除非透過與時俱進的轉換,否則將變成孤兒檔案,完全無法被讀取使用。這不單指電腦設備,有些伴隨特定硬體才可執行的語言學習機、影像播放設備也遇到相同問題,當隨年代久遠硬體發生故障時,所有的資料也都跟著無法讀取,這些斷層現象都可能導致數位檔案一夕間從寶貝變成化石。
理論上,由0與1數位訊號所組成的數位檔案不可能失真,但是有一點常被一般人疏忽,雖然記錄形式上是數位格式,但是儲存的媒體還是必須仰賴類比方式處理。比方說磁碟片、硬碟、光碟要靠表面的磁性或是鍍模物質記錄資料,用以記錄的這些微小物質,就是靠排列、極性等類比型態存在,很容易因使用年限過長而脫落、損毀,因而直接造成檔案資料片段的遺失。同樣會損毀的數位儲存裝置包括CD、DVD、磁帶機、記憶卡等等,如果要找到永遠不會失真的記錄方式,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數位內容的誕生
儘管數位技術目前還不能算是成熟階段,但是許多應用已經在這種架構下展開摸索與嘗試,最成功的數位內容案例就是電子字典、電子地圖以及數位音樂。電子字典是硬體與內容的完美組合,透過硬體與軟體的設計,使用者可以利用隨身攜帶的電子字典快速搜尋、檢索、紀錄甚至於針對特定文字發音。製造商也把腦筋動到其他領域市場,做出了可以插卡讀「書」的電子字典,或是具備教學能力的課程,讓傳統字典脫胎換骨,藉由一個硬體平台串連起更多產業加值鍊。電子地圖也是轉型數位很成功的案例,靠著衛星定位系統(GPS)微型化與家用化的影響,在最新款的手機、PDA、筆記型電腦、汽車、航空器都可以發現電子地圖與衛星導航的存在,國內許多計程車跟公車上也都有裝設衛星地圖。這裡有個值得探討的現象,以上兩個成功案例都有共通的成功模式,那就是依附在一項決定性硬體技術上,就連數位音樂也是如此。
1989年,35歲的卡勒黑茲•布藍登伯格(Karlheinz Brandenburg)發表一項決定性的技術文件,掀起了全球音樂出版商近乎滅絕的大災難,這就是有名的MP3(MPEG-1 Audio Layer3)編碼技術。這項編碼技術有幾個先驅的想法,比方說原先CD音樂是以44.1KHz的取樣頻率,16bit、雙聲道為設計標準,這區段的音域相當廣泛,但所需要的儲存空間也非常大,這樣嚴苛設計標準當然是為了滿足近乎苛求的愛樂大眾,於是平均74分鐘的音樂就要花680MB的空間(這也成為多數CD的標準容量)。事實上,人類耳朵並沒有這麼靈敏,20Hz到20KHz是人耳接收的範圍,少數特別靈敏的專家可以聽出超過這範圍的聲音。布藍登伯格進一步刪減這些過高、過低頻率的空間,集中處理人類平均最靈敏的2KHz到5KHz部份,而比這區段過高與過低頻率的部分,就要以稍微粗略的取樣值替代。以設計出的128Kbps編碼技術計算,74分鐘僅需要69MB而已,馬上就比CD唱片節省了約90%的空間。
不過這項美妙發明到了11年後的2001年才開始掀起轟動。2001年4月11日,台南地檢署檢察官,指揮警方到國立成功大學學生宿舍搜索,當場查扣14台個人電腦,內有「擅自下載國內版權流行音樂」的檔案。據當時檢方表示,這樣突擊檢查行為肇因於「擅自下載有版權的音樂,違反著作權法的重製罪。」其實早在這個調查之前,全世界的唱片業已經被MP3這個技術欺負多年,網路上發布MP3專輯的速度,往往比消費者到唱片行購買要快上好幾倍。在沒有CD庫存與店面房租的壓力相比之下,網路能下載的音樂檔案更為完整還附帶同步跨國發行,加上搜尋引擎的推波助瀾,網路上的音樂清單比任何一家唱片行都要齊全。MP3這項在1991年才正式取得專利的編碼技術(這年也成為眾所週知的MP3發明年),僅僅10年間就撼動實體世界的唱片經濟,讓全球音樂產值萎縮一半以上。
2003年4月,蘋果電腦推出一項能在麥金塔系統上執行,名為iTunes的音樂商店下載服務。消費者可以透過蘋果電腦作業系統上的應用程式,直接連線到該網站上合法購買數位音樂,並透過蘋果電腦的iPod隨身聽聽歌,整個流程快速又方便。在iTunes上下載MP3歌曲每首僅需要99美分(約新台幣30元),消費者使用時幾乎不需要學習,一端插上麥金塔電腦,一端按幾個鈕,音樂就進了隨身聽,真是個美妙的經驗!推出之後理所當然的效果驚人,六個月內就銷售(下載)了1,300萬首歌(MP3檔案)。同年10月,蘋果電腦推出也可以在微軟Windows上執行的iTunes服務,發生第二次爆炸性成長。到2003年12月為止,一共下載了2,500萬首歌;2004年4月iTunes服務滿一年的時候,已經突破了7,000首歌曲被下載。不管MP3對音樂商人做了什麼,這樣快速的奇異嬗替,對消費者可以說是場大勝利。跟電子字典、電子地圖同樣的一點,要不是出現決定性的關鍵硬體技術,發明與普及之間的鴻溝似乎將永遠存在。
數位出版的萌芽與發展障礙
數位出版的定義一直被狹隘成「傳統出版業的數位化」,數位出版內容則侷限在「電子報、電子書、電子雜誌等等電子出版品」上,這跟目前市場現況有很大的差距。
比較「書」與「電子書」的本質時,會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演化軌跡,就連表現形式都走向兩極化發展。書的內容是2D的圖片與文字,載體也是平面且無法任意更動內容的紙張,這時候紙張書的成本與銷售會隨著紙張價格、印刷成本、通路物流費用、庫存成本、風漬毀損等等影響而波動,一本書的誕生如果要考慮到經濟效應,其實不是單純的「找內容印出來」如此簡單,更是成本與庫存的精密計算結果。
如果電子書可以不必面對上述的成本與庫存,理論上製作電子書應該是件非常輕鬆又有效率的事情,出版電子書似乎沒有任何壓力。不過電子書會面對全新的市場與成本結構,雖然無須負擔與紙張相同的直接成本,卻也衍生出另外一種「電子化」成本。比方製作數位版本需要編排、重新設計的費用、數位檔案在網路空間儲存的費用、電子書防盜版機制的開發費用、行銷推廣、電子檔案傳輸頻寬費用,這一連串的技術又與出版產業所能掌握的差距太大,更讓電子書的出版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為了加速數位出版的效能與降低成本,世界各國都採用較低成本的EP同步模式生產電子書。所謂EP同步是指當實體紙張書印刷的同時,透過印刷前製作業時,同時轉換出編排格式相同的一份電子檔案,這就達成了電子(Electronic)與紙張(Paper)雙版本同步產出的目的,數位出版能有這樣的突破,這都要歸功於PDF技術應用在印刷上的成功。多數印刷機僅能靠四色網片印刷,出版社必須將排版檔案先轉換成四色網片,然後才能送到印刷廠印刷(印刷機套印顏色需要一色印一次,疊印後才形成大家所見到的彩色,這分別是C青、M洋紅、Y黃、K黑四種基本顏色油墨,向印刷機描述每次印刷顏色的工具就是網片,一色需要一張網片)。目前印刷機已經可以全數位化,不必再仰賴實體網片才能印刷,只要靠著解析度夠高的PDF檔案替代網片同樣也能付印,這就是所謂的無版印刷技術。除了解決數位出版成本過高的問題,有了PDF檔案格式的協助,實體印刷不但可省卻一筆輸出網片費用,更解決了如何將實體網片傳遞到遠端的問題,現在透過網路就可以把PDF印刷檔案傳到世界任何一個有網路的地方。
雖然網路上終於大量出現可以被閱讀的電子書,不過這樣EP同步的電子書卻沒有廣受到消費者青睞,最主要有幾個關鍵原因:
一、電子閱讀經驗不足以取代紙本書
以MP3音樂取代錄音帶、CD為例,MP3所帶來的「聽覺經驗」,跟以前黑膠唱片、錄音帶相比,不但聽起來音質相近,甚至於設計上比以往都要方便。儘管MP3格式在聽覺表現上比較粗略,但能夠分辨些微音質變化、且能說清楚CD唱片與MP3兩者差距的耳朵真是不多。從黑膠唱片演化到卡式錄音帶,還有少數人堅持認定黑膠音色與音質比較好,不過進化到CD唱片後就很少有人繼續堅持下去,畢竟耳朵一旦享受更好、收聽與保存更方便的MP3,實在沒有什麼理由不使用它。
電子書的使用經驗還不足以好到與紙本書抗衡,目前利用電腦螢幕看書並不輕鬆,尤其是長篇小說類型的讀物,很容易便讓人失去了耐心。儘管查詢、檢索、超連結、多媒體等全新數位功能創造出全然不同的閱讀體驗,在資料庫型態的電子書、電子字詞典應用上更是前所未有的方便,但畢竟操作上還是有不方便的地方,還是要仰賴電腦才能運作。如果唸書總是需要插座、網路線、電腦三者隨伺在側,想要隨時閱讀還必須攜帶各種器材輔助,那數位閱讀豈不反倒變成了一種自我的折磨。想知道數位出版影響紙本出版有多大,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透過網路尋找非法的數位內容,儘管網路上金庸所著的《倚天屠龍記》共有十萬多個免費下載點,現階段多數人還是寧可花錢買紙本書,也不要虐待自己看螢幕上的數位書。
二、關鍵軟體、硬體尚未出現
想要能突破閱讀的便利性,或許需要相關軟體與硬體的輔助。電子字典有了攜帶方便的硬體(像是無敵、快譯通等等),才有這麼高的使用率;硬體業者推出支援撥放MP3的隨身聽、CD player與DVD player,這才讓數位音樂有了真正發揮的空間。電子書需要另一種「電子紙」的出現(電子紙未必要長得像紙,但功能與經驗一定要比紙張更好),至少不能是目前這樣笨重的電腦,而且要能夠顯示彩色、解析度要有印刷品水準、能隨身攜帶、隨意塗鴨等等優點。
研究室內的電子紙研發計畫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世界的幾家主要電子公司如Sony、Toshiba、Panasonic、PHILIPS每年也都有電子書閱讀機最新技術發表,以維持其數位領域的技術領先地步。世界電子紙先驅E-ink公司,則是很多電子公司幕後的技術來源,它已經設計出薄膜般可折疊的「電子紙」,解析度接近電腦螢幕的兩倍且耗電量非常低,不過這些技術距離量產的階段尚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三、保護機制讓使用更不方便
全球唱片業遭到打擊,主要還是被歸咎在P2P這類檔案交換軟體的推波助瀾。以「分享」為名的檔案交換,可以透過伺服器媒合後直接將兩台個人電腦串聯,其中規避許多法律問題,對緝查人員來說非常難以找到「兇手」,儘管每個人都知道處處有人正在分享他人電腦裡的MP3或是正在提供大家下載。
數位內容如果缺乏複製或使用上的保護,很容易淪落成如同MP3般的盜版慘劇,如此便無法透過銷售達到獲利目的,這是電子書發行最現實的問題。為了保護這些內容,出版商尋求DRM數位著作權保護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的協助,例如Adobe、Microsoft、北京方正、清華同方、超星等等公司所提供的保護機制,幫助數位出版品控制複製、傳送等等以軟體制約盜版的行為。不過這些過度的保護機制,雖然保護了著作權人與出版者的權益,但是相對的,複雜與繁瑣的使用步驟卻增加閱讀的痛苦。
四、形式不對
有經驗的編輯人處理紙本出版品時,會依據紙張特性、內容編排的屬性開始製作,比方說適合移動閱讀的旅遊口袋書,尺寸會比較小,便於放入口袋或大衣中;洗頭髮店或是休閒時容易翻閱的雜誌菊八開開本,已經成為雜誌的標準版本,至於報紙的大小與折疊方式,也是經過許多摸索研究出來的最佳形式。同樣的,電子書應該具備符合特性的尺寸,而不是僅將內容「轉換(converting)」成數位檔案而已,例如亞馬遜網站(http://www.amazon.com)、城邦電子書(http://ebook.cite.com.tw)、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上銷售的電子書與電子雜誌,都是直接來自於出版社EP同步下的檔案,並非依照網路電子環境重新打造。於是要在低解析度螢幕中看到整本書,字體就會變得非常小;想要看清楚字,放大後書頁又超出行寬而溢出畫面,必須繼續用滑鼠拖曳才能慢慢看完「一本」內容。
微軟電子書(eBook Reader)的設計算是比較符合網路使用現況的。這個電子書格式是將內文以純文字方式呈現,字體可以依照讀者喜愛設定大小,就像看網頁一樣。缺點是當配合的圖片過多時,放大字體的結果往往造成圖片位移,同時頁數也會增多(字體大頁數多,字體小頁數少),形成圖文不符的狀況,於是圖片作用僅能當作為文字的裝飾而已。另外網頁呈現的電子內容,例如遠流智慧藏的百科全書(http://www.wordpedia.com)、LiveABC互動學習網(http://www.liveabc.com)等等,也是都是建構在專為網路使用者所設想的最佳模式中。
認知到螢幕尺寸、解析度等等軟硬體限制的數位內容工作者,已經會用Flash技術做出許多依據螢幕4:3比例的電子出版品,不但會隨螢幕大小自動縮放,還針對內文重新編排。例如Kuro的實驗電子雜誌X-plus,就考量到網路上讀者閱讀耐心不佳,還特別設計精簡字數並以超連結(hyper-link)取代閱讀縱深的電子書。不過由於這種格式缺乏DRM保護機制,容易被大量複製傳遞,廣告商面對不確定客群又有些怯步,所以真正的獲利模式還亟待開發。
數位出版的成長趨勢
就像許多產業發展必經的成長軌跡,初期嘗試階段代價高且風險大,成功機率相對較低,這也是數位出版產業剛開始所面臨的狀況。目前數位出版正由「過渡時期」緩慢向「成熟期」邁進,累積之前經驗並作修正,無論在品質與營運模式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包括內容表現形式、軟體、硬體、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改變。不可諱言的,這些變化並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有些技術甚至於比MP3發明的時間(1989年)更早,只不過有時候科技與現實應用是需要相輔相成的,各種技術的支援環環相扣,必須等待某些關鍵技術的出現才能打破僵局。目前數位出版正不斷演化中:
一、內容表現形式漸趨多樣化
重新以數位環境設計的數位內容數量不斷增加,包括應用在教學上的數位學習教材、學習型電子報等,網路電子資料庫形態的期刊庫、百科資料庫等,或是新發展中包含聲音、動畫與影像的電子書、電子雜誌等等,都已經達到「適宜閱讀」的地步,而且內容所具備的互動性愈來愈高,「建構式內容(Constructivist Content)」很可能會變成未來數位出版品的形式之一,這種出版品的特色就是,讀者再也不是從頭到尾一條鞭的閱讀流程,而是不斷利用書中超連結作跳躍、相互連結、相互索引的方式讀完一本書。
電子書早先是影像與動畫的佔比較多,但現在更多聲音型態的書正大行其道中。國外出版公司已經出版純粹以朗誦配上背景音樂的童話故事集,而其格式就是MP3、WMA等等一般最常見的流通檔案,買這些書跟上網買音樂的流程大同小異。國內的語言學習業者也注意到這一點,在光碟中也加入這些可供讀者攜帶學習的素材,把每堂課程分章節剪輯成MP3檔案,利用MP3隨身聽就能隨時隨地聽到搭配學習的「廣播課程」。
另外從幾個合作案例可以看出數位出版品的突破性嘗試:PDA上出現電子地圖與旅遊出版社的結合,擁有技術的一方提供技術、另一方提供內容素材。使用者只要在電子地圖上點擊該地,便可顯示原先彙整好的旅遊資訊。另外像是手機中逐漸增加的電子書、電子音樂、電子漫畫等等,也都為數位出版不斷增加跨平台出版的可能性。
二、商業模式的進步
早期電子書販售常被假性成本低廉的陰影所影響,誤以為電子書的所有成本都已經消失,卻忽略紙本轉換數位與後續頻寬、軟體維護的費用,這樣的結果讓銷售者以單本五元、十元低價賣出,導致製作者難以回收費用因而無以為繼。低單價的政策並非不對,而是這樣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已經有很多消費者已經購買,並且還在不斷購買中,價格的誘因應該先觀察市場需求才對(如果單種電子書總體只賣五百本,那一本一百元售出的營業額也不過五萬元,連稿費都不夠支付,何況電子書要賣出五百本非常難)。當網路上買電子書的需求尚未出現,就表示需求尚未發生,優先將價格調整至谷底,只不過更加減低出版者、作者加入數位出版的意願,直接影響就是讓市面上無電子書可看。
目前包括歐美、台灣所採用的銷售原則大概可分成三種:
(1) 以本為單位銷售(selling by copy)就像實體書的交易規則,每種(title)電子書以本為銷售單位,而且這一本有限度的被控制複製權限(控制的程度視出版者與作者的合約而定)。於是每本書都有其固定的銷售價格,很容易直接反應當時的製作成本,作者也可得到合理的報酬。另一種對比是用月租費的概念購買,每次繳交固定費用當次閱讀就不受限制,這樣的缺點是單本閱讀價格變得不固定,好書壞書價格均一,不但無法鼓勵優秀創作也難以與後端製作者拆賬。
(2) 以個人為單位銷售(selling for single reader)每本電子書被限制在一人閱讀的環境中,無法轉移給另外一個人。但是為了閱讀上的便利,以及考慮目前電腦當機、資料損毀的機率頗高,少數電子書會提供同一帳號可下載數次、數台電腦的政策。例如PC home電腦家庭雜誌、數位時代雙週刊、PC Office電腦上班族雜誌、Smart智富月刊、天下雜誌、遠見雜誌採用的Zinio系統服務,其電子雜誌可以裝在有限數量的電腦中,以利消費者在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上讀取(一般家庭通常會有兩台以上電腦,只限一台安裝似乎不太合理),北大方正電子書也提供每本電子書可用同一帳號下載三次的服務,不過這些書只要複製到另一台沒有帳號的電腦,就立刻變成上了鎖而無法閱讀的書。
(3) 虛擬書價比實體便宜電子書銷售價格從實體書90%到50%之間都有,而且新書偏貴、舊書偏便宜似乎已經是一個常態。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的現象,實體世界的通則在數位時代未必派得上用場。比方說,實體世界的舊報紙,上面所記載的內容在某些角度來說根本沒有價值,於是舊資訊的價值往往偏低(接近廢棄紙張)。虛擬世界卻反其道而行,紐約時報網站(http://www.nytimes.com)上的新聞資料是當天免費,而回溯尋找舊資料卻要付費,變成另一種收費資料庫。在網路上,新的模式會帶來新的收益,而未必要靠複製實體運作模式運作。
數位圖書館開啟時空之門
目前美國有超過五百家數位圖書館,中國有超過一千家的數字圖書館,這些虛擬圖書館的運作跟舊有的經濟模式環環相扣,並不破壞原先的作者、出版者、通路商、圖書館與讀者五者間的關係。不少專家大膽的猜測,未來導致電子書真正發跡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肇因於公共圖書館的強大需求,而不是仰賴目前消費者市場的零星購買。
收藏、諮詢、分類、檢索一直是幾千年來圖書館的重要任務,大多數的書籍只要被圖書館採購,就有了近乎永久的棲息地,讀者再也不怕它絕版而消失,在圖書館中一定可以找到那一份「館藏」。電子書尷尬的地方在於,它是看不見的館藏,並不是隨便都可以翻閱,也不容易清點。如果是資料庫或是租用型態的數位出版品,內容所有權並不屬於圖書館,圖書館只有暫時取用權(access rights),只要停止租用後,所有資料也都會歸還而消失。買斷一本電子書對出版社也很頭痛,基本上電子書如果被透過網路散佈、借閱,紙本銷售、電子書銷售市場一定也會受到影響,畢竟內容相同的「書」,借閱既然不要錢,為什麼還要花錢買?何況買本電子書跟借本電子書在使用上幾乎完全一樣。
國外推出幾種解決方案,讓圖書館與出版社能夠雙贏。基本上圖書館購買電子書還是以每種每本(per title per copy)的方式購買,也就是說每次圖書館就買斷一本電子書的閱讀權利,並直接擁有該書。當有讀者借走該書之後,該書便顯示「出借中」,直到前一位讀者歸還後次位讀者才能繼續借閱,在同一時間裡,圖書館都保持僅有一本的權利(不是在館裡就是在讀者手上)。如果該本書夠搶手,圖書館自然會買兩本以上(2 copies per title)供讀者借閱,圖書館也可以限制每次讀者所借閱的時間,時間到後就算讀者不主動歸還,電子書也會自動歸還到圖書館手裡。這種方式雖然不太合邏輯(數位檔案明明可以輕鬆複製,卻要加以限制),但卻符合上下游市場的機制,各種角色都有合理利潤,也才能說服作者、出版端與製作端積極參與。
結論
熱門小說《達文西密碼》有個跟圖書館相關的橋段,是描述男女主角在「宗教體系研究中心」附設圖書館查詢資料,運用圖書館強大數位搜尋能力找到故事關鍵拱心石的秘密。這種搜尋能力的背後,除了技術已經到位,更要靠不斷累積的內容作後盾,一旦具有豐富的內容資源,確實就能夠幫助讀者快速取得想要的一切知識。如果每個讀者能夠在家連線,透過網路即能與圖書館進行線上諮詢,與館內人員作深入查詢服務,並且透過網路完成借閱動作,那圖書館的功能勢必將由水平、垂直擴張,且能在不同時間內服務更多的讀者。相信這樣的閱讀服務,除了方便既有的讀者外,一定也可以將因時空因素所造成的閱讀環境落差消弭至最低,創造另一種圖書館閱讀新風貌。
訂閱:
文章 (Atom)